【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板装配式筏板基础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筏板基础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平板装配式筏板基础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力行业中,变电站等建筑中使用的大多为现浇基础,现浇基础具有施工复杂、工期较长、施工质量难以控制以及对环境影响较大等缺点。目前,装配式基础逐渐用于输电线路上,能够缩短施工工期,便于保证施工质量,且能够节省人工。但是,现有的装配式基础多存在结构强度不足、预制率低、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影响了筏板基础的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一种平板装配式筏板基础及施工方法,能够提供标准化的预制件,增强结构强度,保证装配质量,提高装配速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平板装配式筏板基础,包括:
[0005]四个柱下板块,分别承托于四个矩形排布的柱体下方,柱下板块内设有横向延伸至凸出于柱下板块的相对两侧壁的第一型钢以及纵向延伸至凸出于柱下板块的另相对两侧壁的第二型钢;
[000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平板装配式筏板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柱下板块,分别承托于四个矩形排布的柱体下方,所述柱下板块内设有横向延伸至凸出于所述柱下板块的相对两侧壁的第一型钢以及纵向延伸至凸出于所述柱下板块的另相对两侧壁的第二型钢;若干个柱间板块,顺次沿横向或纵向排布于相邻两个所述柱下板块之间,所述柱间板块内设有沿其排布方向延伸至凸出于所述柱间板块的相对两侧壁的第三型钢;若干个跨中板块,设置于所述柱间板块围合成的矩形空间内,所述跨中板块内贯穿设有纵向延伸的连接钢筋,纵向排布的两个所述跨中板块通过所述连接钢筋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型钢与所述第三型钢、所述第二型钢与所述第三型钢以及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型钢之间均通过钢连接组件相连,纵向排布的所述钢连接组件通过纵向延伸的第一钢筋相连,横向排布的所述钢连接组件通过横向延伸的第二钢筋相连,横向排布的所述跨中板块之间以及横向排布的所述柱间板块和所述跨中板块之间分别通过跨中连接件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装配式筏板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抱合部、插设于所述抱合部上部的上扣座以及插设于所述抱合部下部的下扣座,两个所述抱合部用于抱合于所述第一型钢、所述第二型钢或所述第三型钢的两侧,所述上扣座和所述下扣座分别与所述抱合部通过水平贯穿的第一连接件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装配式筏板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合部的上缘具有向上延伸的上缘板,所述上扣座扣合于所述上缘板上、且具有两个向下延伸的下插板,两个所述下插板一一对应贯穿两个所述抱合部的顶部、并贴合于两个所述抱合部的中部外侧,所述第一连接件贯穿所述下插板与所述抱合部设置;所述抱合部的下缘具有向下延伸的下缘板,所述下扣座扣合于所述下缘板的下方、且具有两个向上延伸的上插板,两个所述上插板一一对应贯穿两个所述抱合部的底部、并贴合于两个所述抱合部的中部外侧,所述第一连接件贯穿所述上插板与所述抱合部设置;所述第一钢筋在上下方向上分布有两组,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钢筋贯穿纵向排布的所述钢连接组件的上扣座和上缘板设置,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钢筋贯穿纵向排布的所述钢连接组件的下扣座和下缘板设置;所述第二钢筋在上下方向上分布有两层,位于上层的所述第二钢筋贯穿横向排布的所述钢连接组件的上扣座和上缘板设置,位于下层的所述第二钢筋贯穿横向排布的所述钢连接组件的下扣座和下缘板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装配式筏板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扣座的宽度等于所述抱合部的宽度,所述上扣座向两侧凸出于所述下插板设置,所述上扣座上设有开口向下以供所述第一钢筋或所述第二钢筋贯穿的上贯穿槽,所述上缘板上贯穿设有与所述上贯穿槽对应设置的上槽孔,所述上贯穿槽位于所述下插板的外侧;所述下扣座的宽度等于所述抱合部的宽度,所述下扣座向两侧凸出于所述上插板设置,所述下扣座上设有开口向上以供所述一钢筋或所述第二钢筋贯穿的下贯穿槽,所述下缘板上贯穿设有与所述下贯穿槽对应设置的下槽孔,所述下贯穿槽位于所述上插板的外侧。5.如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平板装配式筏板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跨中板块的内部设有横向延伸的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两个开口相对设置的主槽钢以及连接于
两个主槽钢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琳,吴海亮,张戊晨,苏佶智,王丽欢,邵华,杨宏伟,李明富,王亚敏,程楠,王宁,王朔,王子刚,贡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