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7567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9
一种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端盖组件包括支架、安装件和盖板,支架包括底板和侧挡板,底板和侧挡板连接,侧挡板沿底板的厚度方向弯曲延伸,支架相对对称面呈面对称结构,侧挡板靠近对称面,底板和侧挡板围成容纳空间;安装件包括呈夹角连接的顶板和第一边板,顶板和底板相对间隔设置,第一边板与侧挡板相对设置且具有间隔距离,以形成第一气道;盖板连接顶板,并位于顶板背向底板的一侧,盖板与侧挡板具有间隔距离以形成第二气道,第二气道分别与第一气道和容纳空间相连通;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与上述中的容纳空间连通,使得空气可以通过气道向容纳空间聚集,从而提高端盖组件和防爆阀下方气体聚拢的效果。组件和防爆阀下方气体聚拢的效果。组件和防爆阀下方气体聚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
,具体涉及一种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储能装置用于将能量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能量。目前的储能装置主要为可充电的二次电池,目前常见的二次电池主要包括壳体、电极组件和端盖组件,电极组件收容在内,端盖组件封闭壳体,电极组件的极耳与盖板组件上的极柱连接。
[0003]二次电池由于自身制造缺陷,或受外界温度、机械、充电异常等激励,电池内部会发生不可逆的副反应,如 SEI 膜分解、正极材料分解和电解液的分解,产生大量热,并释放出小分子气体,在特殊条件下(如高温、短路、振动、挤压和撞击等),容易出现气胀、冒烟,甚至着火等热失控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供安全性的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0005]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端盖组件,用于储能装置,包括支架、安装件和盖板,支架包括底板和侧挡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挡板连接,所述侧挡板沿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弯曲延伸,所述支架相对对称面呈面对称结构,所述对称面垂直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所述侧挡板靠近所述对称面,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挡板围成容纳空间;安装件包括呈夹角连接的顶板和第一边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边板与所述侧挡板相对设置且具有间隔距离,以形成第一气道;盖板连接所述顶板,并位于所述顶板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盖板与所述侧挡板具有间隔距离以形成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容纳空间相连通。
[0006]通过设计底板和呈面对称结构的侧挡板可以围成一个容纳空间,防爆阀支架可以容置于该容纳空间内,以此防爆阀支架可以通过底板和侧挡板的包裹而被保护;并且,设计第一边板与侧挡板之间形成第一气道,盖板和侧挡板之间形成第二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与上述中的容纳空间连通,使得空气可以通过气道向容纳空间聚集,从而提高端盖组件和防爆阀下方气体聚拢的效果,确保防爆阀能够产生相应的效用,进一步提升储能装置的寿命和安全性能。
[000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挡板沿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且背向所述对称面的一侧延伸,所述侧挡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和第三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第三弯折段的比例为(2~3.5):(1.2~1.8):1。通过设置形面曲折程度由小到大的蜿蜒气路,使气体流动更加平缓。
[000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侧板和凸块,所述侧挡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凸块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同侧,所述凸块位于所述侧挡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凸块靠近所述对称面;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
边板呈夹角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开设有延伸至所述顶板的配合槽,所述凸块与所述配合槽配合连接。通过在支架上设计凸块,在安装件上设计配合槽,使得凸块可以和配合槽配合对接,从而提高支架和安装件的连接稳固性;同时凸块还可以关于对称面呈镜像对称,使得凸块可以和安装件配合对端盖组件的中部起到支撑作用,防止长条状的支架中部因自身重量下坠变形。
[000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挡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盖板的之间的间隔距离H1为0.01mm~0.95mm。将上述间隔距离H1设计在该范围内,有利于气体通过第二气道流至容纳空间,并且可以防止其他异物通过该气道。当间隔距离H1小于上述范围时,间距尺寸过小,不足以形成供气体自由流动的气道;当间隔距离H1大于上述范围时,间距尺寸过大,端盖组件内的异物也容易通过该气道流通,如破碎的极耳或绝缘膜,容易顺气流方向漂入容纳空间使得防爆阀失效。
[00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块靠近所述对称面的一侧与所述侧挡板在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上具有间隔距离H2为1.5mm~4.5mm。将上述间隔距离H2设计在该范围内,可以保证侧挡板两侧最边沿与安装件最靠近防爆阀支架之间的间隙,确保第一边板和侧挡板之间能够具有足够的空间以形成第一气道;同时还方便凸块与配合槽卡接装配,设计有配合余量。当间隔距离H2小于上述范围时,间距尺寸过小,不足以形成供气体自由流动的气道;当间隔距离H2大于上述范围时,间距尺寸过大,端盖组件内的异物也容易通过该气道流通,如破碎的极耳或绝缘膜,容易顺气流方向漂入容纳空间使得防爆阀失效。
[00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块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为梯形,所述凸块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为梯形的短顶边,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的一端为梯形的长底边。通过在支架上设置凸块,且凸块在底板上的正投影为梯形,有以利于凸块与安装件对接时的平顺度,提高端盖组件装配时的可靠性。
[00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配合槽的深度D1与所述凸块相对所述第一侧板突出的高度H3的比值D1:H3在1.15~3.85。通过设计配合槽的深度D1与凸块的高度H3比大于1,可以确保凸块能够完整的插入到配合槽内。
[00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块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至少相邻两个表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通过设计凸块具有圆弧面连接,可以方便凸块插入配合槽,减少凸块插入过程中的阻力。
[00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块背向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面与朝向所述底板的表面之间具有第一斜面,所述配合槽的开口处具有对应的第二斜面。通过设计凸块具有第一斜面,配合槽的开口出具有第二斜面,有利于凸块在插入时,通过斜面的配合顺利插入,提高凸块安装插入的便捷度。
[001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连接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卡扣位于所述凸块远离所述对称面的一端;所述安装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侧板在同一平面上的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相对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扣穿过所述第一卡孔与所述卡接板连接。通过在支架上设置第一卡扣,在安装件上开设第一卡孔,有利于通过该第一卡扣将支架和安装件相互固定;并且,第一卡扣可以关于对称面呈镜像对称,使得支架上具有两个堆成的第一卡扣,通过两个第一卡扣卡接,即使在支架断裂时,第一卡扣也能够卡接安装件,提高稳固度,从而提升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扣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具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一卡孔的开口处具有对应的第四斜面。通过在第一卡扣上设置第三斜面,在第一卡孔处设置第四斜面,有利于第一卡扣在插入时,通过斜面的配合顺利插入,提高第一卡扣安装插入的快捷度。
[001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板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卡孔自所述第一面贯穿至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一卡孔自所述第一面至所述第二面的方向呈缩口形状。通过设计第一卡孔自第一面至第二面的方向呈缩口形状,使得第一卡孔的四周均可以为引导第一卡扣的斜面状,便于第一卡扣插入扣合。
[001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件还包括凸筋,所述凸筋连接所述第二面和所述顶板,且朝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盖组件(10),用于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1),包括底板(111)和侧挡板(112),所述底板(111)和所述侧挡板(112)连接,所述侧挡板(112)沿所述底板(111)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支架(11)相对对称面(S)呈面对称结构,所述对称面(S)垂直所述底板(111)所在的平面,所述侧挡板(112)靠近所述对称面(S),所述底板(111)和所述侧挡板(112)围成容纳空间(113);安装件(13),包括呈夹角连接的顶板(131)和第一边板(132),所述顶板(131)和所述底板(111)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边板(132)与所述侧挡板(112)相对设置且具有间隔距离,以形成第一气道(114);盖板,连接所述顶板(131),并位于所述顶板(131)背向所述底板(111)的一侧,所述盖板与所述侧挡板(112)具有间隔距离以形成第二气道(115),所述第二气道(115)分别与所述第一气道(114)和所述容纳空间(11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112)沿所述底板(111)的厚度方向且背向所述对称面(S)的一侧延伸,所述侧挡板(1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1121)、第二弯折段(1122)和第三弯折段(1123),所述第一弯折段(1121):第二弯折段(1122):第三弯折段(1123)的比例为(2~3.5):(1.2~1.8):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还包括第一侧板(116)和凸块(117),所述侧挡板(112)、所述底板(111)和所述凸块(117)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116)的同侧,所述凸块(117)位于所述侧挡板(112)背离所述底板(111)的一侧,所述凸块(117)靠近所述对称面(S);所述安装件(13)包括第二侧板(133),所述第二侧板(133)分别与所述底板(111)和所述第一边板(132)呈夹角连接,所述第二侧板(133)与所述第一侧板(116)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133)开设有延伸至所述顶板(131)的配合槽(1331),所述凸块(117)与所述配合槽(1331)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112)远离所述底板(111)的一端与所述盖板的之间的间隔距离H1为0.01mm~0.95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17)靠近所述对称面(S)的一侧与所述侧挡板(112)在所述底板(111)的长度方向上具有间隔距离H2为1.5mm~4.5m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17)在所述底板(111)上的正投影为梯形,所述凸块(117)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16)的一端为梯形的短顶边,所述凸块(117)与所述第一侧板(116)连接的一端为梯形的长底边。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1331)的深度D1与所述凸块(117)相对所述第一侧板(116)突出的高度H3的比值D1:H3在1.15~3.85。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17)连接所述第二侧板(133)的至少相邻两个表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17)背向所述第一侧板(116)的端面与朝向所述底板(111)的表面之间具有第一斜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永锋陈进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