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消毒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35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消毒机器人,涉及消毒机器人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专利中消毒液雾气的喷射半径较小,单位时间内消毒面积小,消毒效率低,且无法调节雾化喷头工作位置的高度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激光雷达对消毒机器人的周边环境进行扫描,使消毒机器人在消毒过程中自动进行避障,增强消毒机器人的智能性,利用摄像头视频记录消毒过程,便于进行实时监控与事后回看,了解消毒工作完成情况,优化消毒流程,通过使用消毒液产生雾团与紫外线消毒灯相结合,使消毒形式多样,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利用喷气仓将消毒液雾团向外吹开,扩大了单次的消毒覆盖面积,可减少消毒机器移动次数,提高消毒效率。提高消毒效率。提高消毒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消毒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消毒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消毒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消毒是指将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清除或杀灭,使其达到无公害的要求,并非杀死所有的微生物,常规消毒方法有几种类型有物理法、化学法、机械法。
[0003]医院、车站等易感区域的消毒对疫情防控显得格外重要,由于该类场景时常有人员进出,不适用于紫外线灯消毒模式和脉冲灯消毒模式,传统人工喷洒消毒液的方式又会导致消毒不彻底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4]消毒机器人使用机器人为载体,在机器人内部装置消毒系统产生消毒气体,利用机器人的气动系统将消毒气体快速的在室内空间扩散,增加消毒的覆盖面和均匀性,能有效、无死角地杀灭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消毒机器人能够根据设定的路线自动、高效、精准的对室内进行消毒防疫。
[0005]消毒机器人最大的优势和功能在于实现空气和物表一体化全面消毒,目前,彻底全面的常态化消毒是保障大家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0006]消毒机器人应用的环境越加多种多样,因此,需要增加消毒机器人的功能,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消杀环境,中国专利CN202011491580.0公开了一种雾化消毒机器人,包括雾化消毒模块、紫外线消毒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行走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可触控显示屏和红外热传感摄像头,所述雾化消毒模块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雾化单元,所述雾化单元包括三个直径不同的雾化喷头,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雾化单元均匀分布于雾化消毒机器人的机身的第一高度位置,所述雾化消毒模块支持360度旋转和升降工作,以实现无死角消毒,大幅度提高消毒机器人消毒效率和防治效果。
[0007]现有专利中消毒液雾气的喷射半径较小,单位时间内消毒面积小,消毒效率低,且无法调节雾化喷头工作位置的高度,不能满足不同环境的消毒工作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消毒机器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移动底盘,所述移动底盘的底部设有行进轮与导向轮,所述移动底盘内设有蓄电池、驱动机构与转向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行进轮,所述转向机构连接所述导向轮,所述移动底盘的顶部设有基座,所述基座内设有储液箱、液泵、气泵、控制模块,所述基座的侧壁上设有控制面板、摄像头、激光雷达,所述摄像头可以对消毒机器人的移动过程进行视频记录,便于后期检查消毒过程,所述激光雷达有多组且均匀分布,所述激光雷达可在消毒机器人移动时对周边环境进行扫描,使消毒机器人可自行躲避障碍,所述基座上设有喷气仓,所述气泵连接所述喷气仓,所述喷气仓可向所述基座的外侧喷射出气流,将上方落下的消毒液雾滴送向更远的地方,从而扩大消毒的单位面积,所述基座的顶面上设有滑动连接的伸缩筒,所述伸缩筒的顶部设有消毒台,所述消毒台上设有紫外线消毒仓、雾化喷
头,所述雾化喷头通过所述液泵连接所述储液箱,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气泵、所述液泵、所述摄像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行进电机、传动辊,所述移动底盘内设有转动连接的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辊,所述传动辊有两组且位于所述传动轴的两端,所述传动辊与所述行进轮滑动连接,所述行进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行进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导向电机、导向齿轮,所述导向轮的顶部设有圆台,所述圆台与所述移动底盘转动连接,所述圆台上设有同轴的所述导向齿轮,所述导向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导向齿轮相啮合,所述导向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液箱的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基座上设有铰接的箱盖,所述箱盖与所述进液口的尺寸相匹配位置相对应,所述箱盖在所述进液口中滑动连接,打开所述箱盖可对所述储液箱添加消毒液,所述储液箱为中部设有空腔的环状结构,所述空腔与所述伸缩筒的尺寸相匹配位置相对应,便于所述伸缩筒在所述空腔中滑动,所述基座的外壁上设有液位窗,所述液位窗与所述储液箱的内部相连通,可通过所述液位窗对所述储液箱中的消毒液液位进行观察,便于了解所述储液箱中的消毒液余量,利于定量添加消毒液。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座中设有伸缩电机,所述基座中设有转动连接的螺杆,所述伸缩电机的输出端传动所述螺杆,所述伸缩筒的底部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在所述螺孔中转动,可带动所述伸缩筒进行升降。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气仓为环状且在所述伸缩筒上滑动连接,所述喷气仓内设有环状的气管,所述气管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气喷头,所述喷气仓的外壁上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可防止外界杂物进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紫外线消毒仓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状,所述紫外线消毒仓的内部设有紫外线灯管,所述紫外线消毒仓的外壁上设有透镜片,所述紫外线灯管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紫外线灯管工作时,所述紫外线会向斜下方照射,对地面进行杀菌消毒。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紫外线消毒仓的底部设有气仓罩,所述气仓罩与所述喷气仓的尺寸相匹配位置相对应,所述紫外线消毒仓落下后,所述气仓罩会扣在所述喷气仓的外部,对喷气仓进行防护,防止外部杂物对所述喷气仓造成破坏。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消毒台内设有分流仓,所述分流仓通过送液管与所述液泵相连接,所述送液管位于所述伸缩筒中,所述分流仓上连接有多组环形阵列分布的所述雾化喷头,可使消毒液形成雾团,散布到周边环境,起到消毒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激光雷达对消毒机器人的周边环境进行扫描,使消毒机器人在消毒过程中自动进行避障,增强消毒机器人的智能性,提高了实用性与便利性,利用摄像头视频记录消毒过程,便于进行实时监控与事后回看,了解消毒工作完成情况,使消毒过程有迹可查,有利于针对消毒工作过程进行技术改进,优化消毒流程,通过使用消毒液产生雾团与紫外线消毒灯相结合,使消毒形式多样,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
利用喷气仓将消毒液雾团向外吹开,扩大了单次的消毒覆盖面积,可减少消毒机器移动次数,提高消毒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移动底座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喷气仓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消毒台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消毒台;2、伸缩筒;3、基座;4、移动底盘;5、紫外线消毒仓;6、摄像头;7、控制面板;8、储液箱;9、螺杆;10、雾化喷头;11、分流仓;12、送液管;30、液位窗;31、箱盖;32、激光雷达;33、喷气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消毒机器人,包括移动底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盘(4)的底部设有行进轮(41)与导向轮(42),所述移动底盘(4)内设有蓄电池(40)、驱动机构与转向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行进轮(41),所述转向机构连接所述导向轮(42),所述移动底盘(4)的顶部设有基座(3),所述基座(3)内设有储液箱(8)、液泵(80)、气泵(36)、控制模块,所述基座(3)的侧壁上设有控制面板(7)、摄像头(6)、激光雷达(32),所述激光雷达(32)有多组且均匀分布,所述基座(3)上设有喷气仓(33),所述气泵(36)连接所述喷气仓(33),所述基座(3)的顶面上设有滑动连接的伸缩筒(2),所述伸缩筒(2)的顶部设有消毒台(1),所述消毒台(1)上设有紫外线消毒仓(5)、雾化喷头(10),所述雾化喷头(10)通过所述液泵(80)连接所述储液箱(8),所述控制面板(7)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蓄电池(40)、所述气泵(36)、所述液泵(80)、所述摄像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行进电机(43)、传动辊(46),所述移动底盘(4)内设有转动连接的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辊(46),所述传动辊(46)有两组且位于所述传动轴的两端,所述传动辊(46)与所述行进轮(41)滑动连接,所述行进电机(43)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行进电机(43)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导向电机(45)、导向齿轮(44),所述导向轮(42)的顶部设有圆台,所述圆台与所述移动底盘(4)转动连接,所述圆台上设有同轴的所述导向齿轮(44),所述导向电机(45)的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导向齿轮(44)相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坚励明月王履洲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顺时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