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适应性防疫消杀用超声雾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适应性防疫消杀用超声雾化器,其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消杀气体的排出方向和排出压力进行调整,以有效大幅提升防疫消杀的适应性。
技术介绍
[0002]有些场合,比如医院的门诊大厅、或写字楼楼梯间通道等,经常出现人员聚集的情况,为防止人员聚集而导致出现疾病传播,这些场合经常需要进行病菌消杀。传统的消杀方式是通过人工进行消毒液体喷洒,通过人工进行消毒液喷洒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存在消毒液喷洒量难以把握、以及消毒液喷洒不均匀、不稳定等问题,且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也相对较大,因此实际的消杀效果并不理想。
[0003]为避免人工消杀所存在的问题,目前,有部分场所开始采用超声雾化器对消毒液进行雾化并输出,从而实现较为充分的病菌消杀作业。现有的防疫消杀用超声雾化器一般包含用于贮存消毒液的容腔、以及装置在容腔内用于将消毒液雾化成消杀气溶胶的超声雾化片,在相应的风机的作用下,将雾化后的消杀气溶胶排入相应的空间内以进行病菌消杀。雾化成消杀气体的气溶胶一般能够有效于空气中形成较长时间的停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适应性防疫消杀用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固定容器(1),通过相应的环状分隔板(2)将所述筒状固定容器(1)分为中心出雾区(101)、以及围设于所述中心出雾区(101)的环形产雾区(102);环形封板(3),密封连接于所述环形产雾区(102)的底部,所述环形封板(3)的上表面按间隔固定装置有多个超声雾化片(4);出雾罩(5),密封连接于所述中心出雾区(101)的底部,所述出雾罩(5)的侧壁上按间隔向下倾斜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一出雾孔(6)和第二出雾孔(7),所述第一出雾孔(6)和第二出雾孔(7)交错设置,且第一出雾孔(6)的向下倾斜角度大于第二出雾孔(7)的向下倾斜角度;排雾机构(8),所述环状分隔板(2)的高度低于所述筒状固定容器(1),所述排雾机构(8)包含按间隔设置于所述筒状固定容器(1)的侧壁上的多个进风口(801)、以及固定装置于所述环状分隔板(2)上的排雾风扇(802),所述排雾风扇(802)由固定装置于所述筒状固定容器(1)上的驱动电机(803)进行驱动;挡位件(9),通过相应的升降驱动机构(10)可升降安装于所述出雾罩(5)的下侧,所述挡位件(9)包含固定部(901)、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部(901)上的用于对所述第二出雾孔(7)进行封闭的若干个抵接凸起部(902),所述挡位件(9)上升到位时,所述抵接凸起部(902)分别封闭抵接在相应的第二出雾孔(7)的外端部;电控制器(11),用于对所述超声雾化片(4)、驱动电机(803)、以及升降驱动机构(10)的工作进程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防疫消杀用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罩(5)包含水平底板(501)、以及连接于所述水平底板(501)与环状分隔板(2)之间的斜面侧板(502),所述第一出雾孔(6)和第二出雾孔(7)分别倾斜贯穿设置于所述斜面侧板(50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防疫消杀用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件(9)的固定部(901)呈板状设置,所述抵接凸起部(902)呈杆件设置,且所述抵接凸起部(902)的顶部设置成与所述斜面侧板(502)的外侧壁相适配的斜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明树,李永嘉,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名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