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限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7261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限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中,所述轨道限位装置包括:轨道本体和至少一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安装于轨道本体的端部,且轨道本体上可移动地安装有一移动部;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套,限位套设置于轨道本体的端部;弹性伸缩件,弹性伸缩件设置于限位套内;转动件,转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弹性伸缩件的上端,转动件上形成有相对设置的阻挡面和倾斜面,阻挡面和倾斜面分别可操作地朝向移动部设置。通过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用于对轨道上的移动部进行安全限位以防止意外滑动的限位装置,通过转动件的转动以实现对移动部的阻挡或容许移动部的通过,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工作效率,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限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限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通常的,空中悬挂式摩擦驱动生产线依靠升降机将悬挂吊具平移输送至维修钢平台的摩擦滚道上,从而在维修钢平台上完成对悬挂吊具的修理。同样的,悬挂吊具进入维修平台后,需要在安全模式下进行维修作业。然而,现有的悬挂吊具进入维修区域时,需要为进行维修的悬挂吊具提供用于平移的动力,但这也使得维修吊具在轨道支撑轮上仍存在自由滑动甚至脱出轨道的可能,这也使得在维修吊具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即人为错误操作将导致悬挂吊具越过维修钢平台边界的一侧并与升降机碰撞或直接脱出而造成设备及人身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限位装置,包括:轨道本体和至少一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安装于所述轨道本体的端部,且所述轨道本体上可移动地安装有一移动部;
[0004]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0005]限位套,所述限位套设置于所述轨道本体的端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本体和至少一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安装于所述轨道本体的端部,且所述轨道本体上可移动地安装有一移动部;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套,所述限位套设置于所述轨道本体的端部;弹性伸缩件,所述弹性伸缩件设置于所述限位套内,所述弹性伸缩件具有沿竖直方向的伸缩量;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弹性伸缩件的上端,所述转动件上形成有阻挡面和倾斜面,所述阻挡面和所述倾斜面分别可操作地朝向所述移动部设置;当所述阻挡面朝向所述移动部设置时,所述阻挡面沿水平方向阻挡所述移动部通过所述轨道本体的端部;当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移动部设置时,所述移动部可移动地与所述倾斜面相接触并带动所述转动件向下移动以使得所述移动部通过所述轨道本体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把手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转动件的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包括:第一把手部,所述第一把手部与所述转动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还包括:第二把手部,所述第二把手部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二把手部和所述第一把手部均沿所述转动件的径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把手部和所述第二把手部之间形成有一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组件和控制系统,所述开关组件设置于所述轨道本体的端部,所述第二把手部可操作地与所述开关组件相抵,所述开关组件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移动部的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接触头和连接柱,所述接触头设置于所述连接柱的上端,所述连接柱的下端伸入于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涛姚金荣闾海冬杜海鹏林春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贝思特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