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镰刀弯缺陷消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6927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轧板形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轧镰刀弯缺陷消除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每架轧机前、后各设置一个辅助轧辊,也称张力辊,张力辊的特点是小辊径,目的是能够与主轧辊的距离近;主轧辊与张力辊的水平距离在1~1.5m;主轧辊入口侧的张力辊用于建立主轧辊与张力辊之间带钢的后张力;主轧辊出口侧的张力辊用于建立主轧辊与张力辊之间带钢的前张力;主轧辊与张力辊的距离比较主轧辊与主轧辊间的距离小很多,各架轧机在带钢头、尾轧制过程中缺失张力的距离比较现有技术变得很短,因此可以很大程度地消除带钢头、尾的镰刀弯。热轧钢卷到冷轧前部工序后只需要对带钢头、为剪切1~2m的长度。的长度。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轧镰刀弯缺陷消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轧板形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热轧镰刀弯缺陷消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张力轧制是带钢获得良好板形的重要条件。张力轧制所以能获得良好的板形是因为轧件在张力条件下能够平整平直地被咬入轧辊,从而保证了带钢横向各点的压下率与延伸率的一致。所谓带钢张力就是带钢所承受的绷紧的力量,是依靠前后传动装置的转速差建立起来的,如2#精轧机速度大于1#精轧机速度,5#精轧机速度大于4#精轧机速度。图1为带钢头部进入卷取机后,轧机处于正常的张力轧制状态。
[0003]如图2所示,现有的头部轧制过程为带钢头部进入每架轧机,都有一段距离是前张力缺失的,直到带头被下一架轧机咬入或是被卷取机缠绕后。由于带钢头部5~6m长度经过各架轧机都是在前张力缺失状态下的轧制,因此带头产生镰刀弯,卷取后成为钢卷的带尾,钢卷到冷轧前部工序后,要对钢卷带尾切除10~12m才能去除镰刀弯缺陷。
[0004]如图3所示,现有的带钢头尾轧制过程,带钢尾部离开每架轧机,都有一段距离是后张力缺失的。由于带钢尾部经过各架轧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轧镰刀弯缺陷消除方法,热轧机组设有N架精轧机,N≥5,N架精轧机沿带钢运行方向依次设置,为1#精轧机、2#精轧机、3#精轧机、4#精轧机、5#精轧机
……
Nq#精轧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1)在1#精轧机主轧辊的后方设置后张力辊R1,在1#精轧机主轧辊的前方设置前张力辊P1;在2#精轧机主轧辊的后方设置后张力辊R2,在2#精轧机主轧辊的前方设置前张力辊P2;在3#精轧机主轧辊的后方设置后张力辊R3,在3#精轧机主轧辊的前方设置前张力辊P3;在4#精轧机主轧辊的后方设置后张力辊R4,在4#精轧机主轧辊的前方设置前张力辊P4;在5#精轧机主轧辊的后方设置后张力辊R5,在5#精轧机主轧辊的前方设置前张力辊
……
N#精轧机主轧辊的后方设置后张力辊Rn,在N#精轧机主轧辊的前方设置前张力辊Pn;2)带头轧制

R1~Rn的初始状态处于打开状态;

带头通过1#精轧机

带头处于前张力缺失状态下轧制

带头行进1~1.5m后进入P1

P1以5%~10%压下率压紧带头

带钢在P1的入口速度大于在1#精轧机的出口速度

1#精轧机与P1之间建立带钢张力

即带头通过P1后,后面的带钢在张力状态下轧制;

带头进入2#精轧机,1#精轧机到2#精轧机之间建立带钢张力,P1任务完成

P1压下打开

带头通过2#精轧机

带头处于前张力缺失状态下轧制

带头行进1~1.5m进入P2

P2以5%~10%压下率压紧带头

带钢在P2的入口速度大于在2#精轧机的出口速度

2#精轧机与P2之间建立带钢张力

即带头通过P2后,后面的带钢在张力状态下轧制;

带头进入3#精轧机,2#精轧机到3#精轧机之间建立带钢张力,P2任务完成

P2压下打开

带头通过3#精轧机

带头处于前张力缺失状态下轧制

带头行进1~1.5m进入P3

P3以5%~10%压下率压紧带头

带钢在P3的入口速度大于在3#精轧机的出口速度

3#精轧机与P3之间建立带钢张力

即带头通过P3后,后面的带钢在张力状态下轧制;

带头进入4#精轧机,3#精轧机到4#精轧机之间建立带钢张力,P3任务完成

P3压下打开

带头通过4#精轧机

带头处于前张力缺失状态下轧制

带头行进1~1.5m进入P4

P4以5%~10%压下率压紧带头

带钢在P4的入口速度大于在4#精轧机的出口速度

4#精轧机与P4之间建立带钢张力

即带头通过P4后,后面的带钢在张力状态下轧制;

带头进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鹏孙晨航马诗曾隋鹏飞侯珍珠
申请(专利权)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