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管网底泥沉积点位的智能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6740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管网底泥沉积点位的智能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通过污水管网流速或液位的实时监测数据定位潜在沉积区段,判断潜在沉积区段支管接入的影响,根据沉积区段起点和终点的COD浓度、氨氮浓度、底泥氧化还原电位、甲烷气体的实时监测数据及沉积区段识别条件确定底泥沉积程度;还提供了一种污水管网底泥沉积点位的智能识别方法中采用的识别系统,包括实时监测装置、云端处理平台和信息接收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可实现污水管网底泥沉积点位的高效诊断与智能识别。与智能识别。与智能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管网底泥沉积点位的智能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管网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管网底泥沉积点位的智能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全面提升污水收集效能,仍是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领域的重点工作。城市污水管网是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和污染物收集处理的主要通道,也是居民生活污水污染物收集效能提升的关键要素。
[0003]我国在排水管网建设运维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欠账”和短板问题较为突出,诸多城市存在污水管道低流速沉积问题,城市管网普查发现,部分污水管网和合流制管网的旱季流速只有0.1~0.3 m/s甚至更低,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物沉积问题比较突出,部分高水位低流速合流管道雨季来临前的泥位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管径的50%,每年通过降雨进入河道的污泥与污水厂年污泥产量呈现相同量级。而污水中颗粒物携带有机物在管道内沉积,不仅影响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和碳氮磷比例,还会引发严重的降雨溢流污染并导致水体雨后黑臭。
[0004]国内外科研机构在污水管网污染物的迁移特征、转化机理及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管网底泥沉积点位的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污水管网流速或液位的实时监测数据定位潜在沉积区段,潜在沉积区段识别条件为:污水管网某区段内的平均流速小于0.6 m/s或平均液位与污水管网管径的比值大于0.75时,确定为底泥潜在沉积区段;S2.判断潜在沉积区段支管接入的影响,潜在沉积区段支管接入影响判断条件为:确定潜在沉积区段无其他支管接入或接入支管混合后污水的COD与氨氮浓度比值与起点的COD与氨氮浓度比值的差值范围在

0.1~0.1之间,则直接进行底泥沉积区段识别,若不满足上述要求,则通过缩短潜在沉积区段排除支管接入的影响,或选择接入支管排水量较小的时段进行沉积区段识别;S3.根据沉积区段起点和终点的COD浓度、氨氮浓度、底泥氧化还原电位、甲烷气体的实时监测数据及沉积区段识别条件确定底泥沉积程度,沉积区段识别条件为:若终点与起点的COD比值范围为0.8~0.9且氨氮比值范围为1.1~1.2,则判定该区段为轻度沉积区段;若终点与起点的COD比值小于等于0.8且氨氮比值大于等于1.2,则判定该区段为中度沉积区段;满足中度沉积区段识别条件基础上,底泥氧化还原电位值小于等于

330 mV且有甲烷气体产生,则判定该区段为重度沉积区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管网底泥沉积点位的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监测数据应获取多个旱天连续24小时不同时段的数据结果,且满足识别条件的数据数量占有效数据总数的80%以上。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管网底泥沉积点位的智能识别方法中采用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时监测装置、云端处理平台和信息接收终端,其中云端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晨晨穆莹张玮嘉孙永利陈子璇李思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