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收卷机的收卷机构,包括第一收卷导轨、第二收卷导轨以及收卷轴,在第一收卷导轨上设置有第一导槽,在第二收卷导轨上设置有第二导槽,在收卷轴两端部分别设置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在收卷轴两端部均设置移动夹持组,在收卷轴的一端部设置收卷驱动组件;当处于收卷状态时,收卷离合器带动第一收卷转动件驱动收卷轴转动;当处于收卷轴移动状态时,收卷离合器带动第一收卷转动件与收卷轴端部分离,移动夹持组驱动收卷轴实现位移。通过移动夹持组可实现收卷轴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上的移动;同时,通过收卷驱动组件实现对收卷轴的转动,实现离合效果,为整体分切收卷系统提供了全自动化的基础,大大减少人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收卷机的收卷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收卷机收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收卷机的收卷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收卷机是一种用于将加工后的膜材收卷形成卷材,主要应用于分切机之后,常被用于无纺布、云母带、纸张、绝缘材料及各种薄膜材料等的收卷操作。
[0003]目前市面上的收卷机主要包括机架、若干导辊、摩擦辊以及收卷辊,并通过电机进行驱动,在进行收卷时,需要通过人工起卷将膜材料先附着于收卷轴上,之后收卷轴转动进行收卷,在收卷完成之后需要将膜材料切断并进行下卷操作,取走卷材之后再安装新的收卷轴在进行起卷操作,以此循环进行生产;而在收卷方式中需要通过人工卸卷后在进行起卷进行收卷,当新卷上机后,需要人工连接动力源进行驱动,实现了半自动收卷,不能够实现全自动的上卷、驱动以及卸卷操作,大大增加了人工与时间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全自动驱动连接以及卸卷操作的全自动收卷机的收卷机构。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收卷机的收卷机构,设置于收卷机的机架上,包括第一收卷导轨、第二收卷导轨以及横跨在第一收卷导轨与第二收卷导轨上的收卷轴,在所述第一收卷导轨上设置有第一导槽,在所述第二收卷导轨上设置有第二导槽,在所述收卷轴两端部分别设置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第一导槽内并可在所述第一导槽内滚动,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第二导槽内并可在第二导槽内滚动,在所述收卷轴两端部均设置有用于夹持并驱动收卷轴移动的移动夹持组,在所述收卷轴的一端部设置用于驱动收卷轴旋转的收卷驱动组件,所述收卷驱动组件包括收卷电机、用于与收卷轴接触的收卷离合器以及设置于收卷离合器上的第一收卷转动件;当处于收卷状态时,所述收卷离合器带动第一收卷转动件与所述收卷轴端部接触并驱动收卷轴转动;当处于收卷轴移动状态时,所述收卷离合器带动第一收卷转动件与所述收卷轴端部分离,所述移动夹持组驱动收卷轴实现位移。
[0006]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移动夹持组包括移动夹持座、设置于移动夹持座与机架之间的第一滑轨滑块组、驱动移动夹持座运动的移动电机组件、设置于移动夹持座上的夹持气缸、设置于夹持气缸轴部的收卷夹持板,所述夹持气缸驱动收卷夹持板向下抵住所述收卷轴上;所述收卷驱动组件设置于移动夹持座上。
[0007]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收卷轴上设置有第三轴承,所述收卷夹持板抵在第三轴承上。
[0008]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收卷夹持板与第三轴承接触的位置设置为弧形。
[0009]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移动电机组件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若干收卷移动带轮、设置于若干收卷移动带轮上的收卷移动皮带以及驱动所述收卷移动带轮转动的移动电机,所述
移动夹持座固定于所述收卷移动皮带上。
[0010]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收卷离合器包括固定于移动夹持组上的第一收卷套筒、固定于第一收卷套筒上的第二收卷套筒、设置于第一收卷套筒内的转动套筒、设置于转动套筒内的收卷转动轴、设置于第二收卷套筒内的收卷滑块、设置于第二收卷套筒上的收卷顶出气缸,在所述转动套筒与第一收卷套筒之间设置第四轴承,所述收卷滑块连接收卷转动轴,所述收卷顶出气缸驱动收卷滑块以及收卷转动轴在轴向方向移动。
[0011]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收卷滑块与收卷转动轴之间通过第五轴承连接。
[0012]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转动套筒上设置第一收卷带轮,在所述移动夹持座上设置第二收卷带轮,在所述第一收卷带轮与第二收卷带轮上设置有收卷皮带,所述收卷电机驱动第二收卷带轮转动。
[0013]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移动夹持座上设置有收卷张紧轮,所述收卷张紧轮用于调节收卷皮带的张力。
[0014]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收卷轴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收卷转动件,所述第二收卷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二花齿,在所述第一收卷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一花齿,所述第一花齿与第二花齿配合。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移动夹持组可实现收卷轴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上的移动,可将收卷轴从收卷位移动至下卷位,实现了自动控制;同时,通过收卷驱动组件实现对收卷轴的转动,并可实现离合效果,为整体分切收卷系统提供了全自动化的基础,大大减少人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膜材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膜材收卷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膜材收卷装置内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收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专利技术移动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与图9是本专利技术飞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下卷接料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下卷拨叉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2是本专利技术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3是本专利技术抬升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4是图13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15与图16是本专利技术移动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定位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机架;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机架支撑杆;2、导向辊;3、摩擦辊;4、收卷轴;41、第一轴承;42、第二轴承;43、第三轴承;5、收卷机构;51、第一收卷导轨;52、第二收卷导轨;53、移动夹持座;54、第一滑轨滑块组;55、夹持气缸;56、收卷夹持板;57、收卷
移动带轮;58、收卷移动皮带;59、移动电机;510、移动连接杆;511、第一收卷套筒;512、第二收卷套筒;513、转动套筒;514、收卷转动轴;515、第一收卷带轮;516、第二收卷带轮;517、收卷电机;518、收卷滑块;519、收卷顶出气缸;5110、第四轴承;5111、第五轴承;5112、第一收卷转动件;5113、第二收卷转动件;5114、收卷张紧轮;5115、收卷减速机;521、第二导槽;522、斜坡;6、飞刀机构;61、飞刀旋转轴;62、第一飞刀旋转板;63、第一飞刀气缸;64、第二飞刀旋转板;65、第二飞刀气缸;66、切膜刀组;67、起卷辊;68、静电组;661、第三飞刀气缸;662、飞刀座;663、飞刀片;7、下卷机构;71、下卷接料组;72、下卷拨叉组;711、下卷转动轴;712、下卷板;713、下卷旋转板;714、下卷气缸;715、下卷凹槽;721、拨叉旋转轴;722、拨叉旋转板;723、拨叉板;724、拨叉旋转气缸;725、拨叉槽;726、第四滑轨滑块组;727、拨叉直线气缸;7251、伸出端;7252、调节块;7253、调节螺钉;7254、第一固定螺钉;7255、第二固定螺钉;72521、第一面;72522、第二面;81、抬升组;811、抬升转动轴;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收卷机的收卷机构,设置于收卷机的机架(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收卷导轨(51)、第二收卷导轨(52)以及横跨在第一收卷导轨(51)与第二收卷导轨(52)上的收卷轴(4),在所述第一收卷导轨(51)上设置有第一导槽,在所述第二收卷导轨(52)上设置有第二导槽(521),在所述收卷轴(4)两端部分别设置第一轴承(41)与第二轴承(42),所述第一轴承(41)设置于第一导槽内并可在所述第一导槽内滚动,所述第二轴承(42)设置于第二导槽(521)内并可在第二导槽(521)内滚动,在所述收卷轴(4)两端部均设置有用于夹持并驱动收卷轴(4)移动的移动夹持组,在所述收卷轴(4)的一端部设置用于驱动收卷轴(4)旋转的收卷驱动组件,所述收卷驱动组件包括收卷电机(517)、用于与收卷轴(4)接触的收卷离合器以及设置于收卷离合器上的第一收卷转动件(5112);当处于收卷状态时,所述收卷离合器带动第一收卷转动件(5112)与所述收卷轴(4)端部接触并驱动收卷轴(4)转动;当处于收卷轴移动状态时,所述收卷离合器带动第一收卷转动件(5112)与所述收卷轴(4)端部分离,所述移动夹持组驱动收卷轴(4)实现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收卷机的收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夹持组包括移动夹持座(53)、设置于移动夹持座(53)与机架(1)之间的第一滑轨滑块组(54)、驱动移动夹持座(53)运动的移动电机组件、设置于移动夹持座(53)上的夹持气缸(55)、设置于夹持气缸(55)轴部的收卷夹持板(56),所述夹持气缸(55)驱动收卷夹持板(56)向下抵住所述收卷轴(4)上;所述收卷驱动组件设置于移动夹持座(5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收卷机的收卷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卷轴(4)上设置有第三轴承(43),所述收卷夹持板(56)抵在第三轴承(4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全自动收卷机的收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夹持板(56)与第三轴承(43)接触的位置设置为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收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龙,陈伟,缪薛建,张金伟,朱春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三信塑胶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