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高效匹配的供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系统及其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热高效匹配的供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消纳不稳定的电能,通常将其储存起来,而储热的成本较低,因而将电能转化成热能,可用于电采暖。电采暖将电转化成热来实现采暖,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电加热技术,该技术可以将储热介质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具有功率稳定用途广泛,成本低等优点,在加热过程中实现电与热等比例转化。另一种是利用热泵技术,仅消耗少量的逆循环净功,就可以得到较大的供热量,电与热可以不等比例转化,是一种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高效节能装置
[0003]但是,对于电加热技术,其热电等比例转换的特点导致其转化效率低;另对于热泵技术,其虽然可以实现热电不等比例转化,但只能转化成较低温度,热能品位低,应用场景受限。因此,现有的方法存在着高加热温度和高效率热电转化无法同时实现的矛盾,且目前仍未得到解决,领域技术人员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造成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是电能和热能品位不一致。现存的储热方式不能充分发挥储热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高效匹配的供热控制方法,其特征为:当在谷电时段,控制电热泵和电加热器联合加热驱动吸收式热泵工作;若联合加热量大于吸收式热泵为用户供热所需的驱动热源吸热量,产生的多余热量用相变储热装置储存;当在峰电时段,控制相变储热装置为吸收式热泵的驱动热源加热,不足的驱动热源由电热泵与电加热器联合加热供给;当在平电时段,控制电热泵和电加热器进行加热,驱动吸收式热泵工作,;对相变储热装置的蓄热量进行补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高效匹配的供热控制方法,其特征为:压缩机将电热泵从环境吸收的热压缩为高温高压状态进入第二冷凝器,载热剂吸收第二冷凝器中工质的热量后进入电加热器从四通阀上侧流入、右侧流出作为吸收式热泵的驱动热源,利用吸收式热泵完成制热循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高效匹配的供热控制方法,其特征为: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通过四通阀下侧流出,经过相变蓄热装置放热后回到第二冷凝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高效匹配的供热控制方法,其特征为:相变储热装置作为吸收式热泵的驱动热源,通过泵后,从四通阀左侧流入,右侧流出,进入吸收式热泵,利用吸收式热泵的原理完成制热循环。5.一种电热高效匹配的供热控制装置,其特征为:包括:谷电时段子模块:当在谷电时段,控制电热泵和电加热器联合加热驱动吸收式热泵工作;若联合加热量大于吸收式热泵为用户供热所需的驱动热源吸热量,产生的多余热量用相变储热装置储存;峰电时段子模块:控制相变储热装置为吸收式热泵的驱动热源加热,不足的驱动热源由电热泵与电加热器联合加热供给;平电时段子模块:控制电热泵和电加热器加热驱动吸收式热泵工作,对相变储热装置的蓄热量进行补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高效匹配的供热控制装置,其特征为:压缩机将电热泵从环境吸收的热压缩为高温高压状态进入第二冷凝器,载热剂吸收第二冷凝器中工质的热量后进入电加热器从四通阀上侧流入、右侧流出作为吸收式热泵的驱动热源,利用吸收式热泵完成制热循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高效匹配的供热控制装置,其特征为: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通过四通阀下侧流出,经过相变蓄热装置放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桂芝,马美秀,胡晓,陈梦东,邓占锋,吕洪坤,姚文卓,丁历威,国旭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