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4H
‑
SiC的振动
‑
温度集成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MEMS传感器制备
,特别是涉及基于4H
‑
SiC的振动
‑
温度集成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于微机电系统(Micro
‑
Electro
‑
Mechanical System,简称MEMS)技术的微型化传感器已经成为当前传感器
中最为重要且极具发展空间的传感器类型,由于其微型化、可集成化、批量化生产等特点,现在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传感器。但是在MEMS传感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当前主体材料硅的限制,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合,如高温、高腐蚀、高辐射等环境下难以应用。其中最为典型的如高温环境,硅材料在超过500℃环境中将产生不可逆的塑化蠕变效应,由硅材料作为主要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器件将无法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正常工作,因此能够忍受更高温度和可承受条件更为恶劣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开始作为MEMS器件的主体材料来进行传感器的制备和加工。碳化硅材料相对于硅材料来说,本身衬底有着显著的耐高温特性,同时在制作基于PN结的传感器时其PN结的耐温性能也更加优异,在高温下也不会产生明显的漏电现象,再者其目前是和微电子工艺集成度较好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因此在高温领域的传感器制造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0003]当前基于全碳化硅材料的MEMS振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有相应的技术方案。碳化硅MEMS振动传感器大多基于压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4H
‑
SiC的振动
‑
温度集成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备片及清洗,即在4H
‑
SiC晶圆衬底上生成外延层,并对整体晶圆进行清洗;S2.正面电阻刻蚀形成,即进行表面工艺,完成晶圆上表面的压敏电阻的制备,同时留下温度传感模块的N型接触区,打开P型接触区制备金属掩膜等待光刻;S3.热氧化绝缘,即在暴露出N型电阻和接触区域后,在晶圆上表面沉积氧化层;S4.打开介质孔,即将需要进行刻蚀的区域和需要进行金属电极接触的区域的氧化层打开;S5.正面深槽刻蚀,即通过体加工工艺,通过正反两面配合刻蚀的方式,实现弹性梁的厚度控制,同时释放质量块;S6.欧姆接触,即进行金属导线和表面半导体的欧姆接触;S7.金属布线;S8.正面临时键合,即采用高温蜡进行临时键合,将晶圆整体键合在蓝宝石托片;S9.背面深槽刻蚀,从背面完成深槽刻蚀,释放质量块和弹性梁;S10.进行芯片分离和释放,得到所述集成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4H
‑
SiC的振动
‑
温度集成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所述外延层自上而下分别为:N型掺杂电阻层、P型掺杂隔离层、N型掺杂buffer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4H
‑
SiC的振动
‑
温度集成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为:在晶圆上表面电镀Ni掩膜,同时旋涂光刻胶,进行显影曝光后将金属Ni掩膜图形化,遮挡需要保留的N型区域,暴露出其余位置,之后采用干法刻蚀,通过刻蚀深度的控制,去除多余区域的N型SiC,暴露出P型层,刻蚀深度需要稍大于N型外延层原有的厚度,刻至P型层内部;采用磁控溅射设备制备金属Ni掩膜,采用5点膜厚测试法,保证掩膜均一性在3%以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4H
‑
SiC的振动
‑
温度集成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具体为:首先从正面保护梁的区域不被刻蚀,其余穿透位置刻蚀深度和弹性梁的厚度保持一致,之后从背面整体刻蚀至穿透。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彤,李海旺,翟彦欣,陶智,曹晓达,王恒毅,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智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