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铜线生产用换向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铜线生产
,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铜线生产用换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生活中,实用铜线做导线,导电性很好,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等,导热性好,常用来制造须防磁性干扰的磁学仪器、仪表,如罗盘、航空仪表等,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可制成管、棒、线、条、带、板、箔等铜材,在扁铜线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后续呃加工需要和卷线,通常需要对铜线进行改向,目前主要是通过人工进行改向操作,工作效率低。
[0003]以公开号CN213950197U所示的铜线生产用改向装置,该改向装置具体的包括机架本体,进线模组安装于机架本体的输入端,进线效果好,进线模组包括第一进线组件和第二进线组件,进线稳定,传统的铜线由于场地限制难以对铜线的运输方向进行改变,运输效率低等问题。
[0004]在上述公开文件中,该改向装置只是对铜线进行通过单组改向轮进行简单的改向,在改向过程中容易由于突然改向造成铜线的折断和弯曲,而且在对扁铜线进行使用使用,容易由于扁铜线的宽度导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铜线生产用换向机构,包括改向箱(1)和安装架(2),所述改向箱(1)在安装架(2)的内部设置,且改向箱(1)的一侧嵌合设置有检修门(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向箱(1)远离检修门(1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3),且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同步轮(4),所述第一同步轮(4)的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一同步带(5),且第一同步带(5)的内壁啮合连接有第二同步轮(6),所述第二同步轮(6)的另一侧设置有第六同步轮(34),且第六同步轮(34)的外壁与第一同步带(5)啮合连接,所述第六同步轮(34)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同步轮(7),且第三同步轮(7)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同步轮(33),所述第一同步带(5)在第三同步轮(7)、第五同步轮(33)的外壁啮合套设;所述改向箱(1)的内部设置有多组进线筒(8),且进线筒(8)的一侧设置有导线筒(9),且导线筒(9)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张力筒(31),并且导线筒(9)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张力筒(32),所述第二张力筒(32)的下方设置有输线筒(10);所述输线筒(10)的上方设置有换向机构(12),且换向机构(12)的内部包括有通过第一轴承(1204)与改向箱(1)的相连接的横杆(1201),所述横杆(1201)的外壁在改向箱(1)的内外部分别设置有主动改向辊(1202)和同步带轮(1203),且主动改向辊(1202)在改向箱(1)的内部设置;所述横杆(1201)的外壁通过第二轴承(1206)连接有支架(1207),且支架(120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主动改向辊(1202)相平行的压辊(1208);所述第一轴承(1204)的外壁连接有转动块(1205),且转动块(1205)通过调节转杆(1209)与改向箱(1)相连接,所述调节转杆(1209)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蜗轮(1210),且蜗轮(1210)的外壁啮合连接有蜗杆(1211),并且蜗杆(1211)通过固定板(1212)在改向箱(1)的外壁设置;所述蜗杆(12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213),且第一锥齿轮(1213)的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214),所述第二锥齿轮(1214)的内部设置有操作杆(1215),且第二锥齿轮(1214)在操作杆(1215)的外壁为等差直径设置,所述操作杆(1215)的两端通过第三轴承(1216)与固定块(1217)相连接,且固定块(1217)在改向箱(1)的外壁固定安装;所述换向机构(12)通过第二电机(11)进行驱动,且第二电机(11)在改向箱(1)的另一侧设置;所述安装架(2)的表面设置有第三电机(19),且第三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良,徐恒雷,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康成特导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