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69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3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包及车辆,该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壳体、电芯和支撑梁,电池包壳体包括上盖板和下壳体,上盖板盖设在下壳体上并与下壳体共同围成容纳空间;电芯位于容纳空间内,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和极柱,电芯本体的上表面安装于上盖板的下表面,极柱向下凸出于电芯本体的下表面,极柱与下壳体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支撑梁位于下壳体的底部与电芯之间,支撑梁的上表面支撑电芯本体的下表面,支撑梁的下表面与下壳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极柱的下表面与下壳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支撑梁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下壳体的侧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梁能够止挡下壳体的底部朝向于电芯发生的变形,从而对电芯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对电芯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对电芯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及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电池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撞击低矮障碍物、底部剐蹭及底托障碍物等情况,容易造成动力电池壳体的底部发生变形,动力电池壳体向上变形容易撞击或者挤压电芯本体,特别是在电芯倒置的动力电池中,电芯的极柱布置在电芯的下部,在动力电池壳体受到下方的撞击而产生变形时,动力电池壳体容易和电芯的极柱接触而造成电芯的短路,导致电池失控,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包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
[0005]电池包壳体,包括上盖板和下壳体,所述上盖板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并与所述下壳体共同围成容纳空间;
[0006]电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和极柱,所述电芯本体的上表面安装于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所述极柱向下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下表面,所述极柱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
[0007]支撑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壳体,包括上盖板和下壳体,所述上盖板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并与所述下壳体共同围成容纳空间;电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和极柱,所述电芯本体的上表面安装于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所述极柱向下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下表面,所述极柱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支撑梁,位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与所述电芯之间,所述支撑梁的上表面支撑所述电芯本体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梁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极柱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撑梁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壳体的侧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连接块,所述支撑梁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对应设置有所述连接块,所述支撑梁与所述连接块在所述电池包的上下方向上层叠布置,且所述支撑梁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下壳体的侧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所述支撑梁上形成有通孔,所述连接块上形成有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下壳体的侧部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多个,每个所述电芯的电芯本体的下表面均由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梁支撑,且每个所述电芯对应的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梁分别位于该电芯的极柱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多个电芯组,多个所述电芯组沿与所述电池包的上下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排布,每个所述电芯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电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的电芯本体的下表面相邻的位置由同一所述支撑梁支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芯组包括沿与所述电池包的上下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正平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