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接地线煨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665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接地线煨弯装置,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液压顶升活塞、压接上模和位于压接上模侧边的油漆喷涂部件,所述液压顶升活塞上设有压接下模,所述压接下模上设有凸部,所述压接上模上设有用于放置导线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部对齐,所述油漆喷涂部件连接有第一喷嘴。使用时,将导线放置于压接上模的凹槽内,液压顶升活塞将压接下模向上顶升,压接下模上的凸部与凹槽配合,可以将导线煨弯,整体结构简单、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也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此外,油漆喷涂部件可以通过第一喷嘴及时对压接过程中导线破损的镀锌层喷涂防锈漆,从而确保接地装置安装完成后可以安全稳定运行。地装置安装完成后可以安全稳定运行。地装置安装完成后可以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接地线煨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输配电设备接地线加工器具,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接地线煨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电线路接地装置一般包括接地体及接地引下线,接地引下线一端与输电杆塔连接,另一端与接地体连接,其作用是将雷电流经接地装置引入大地,保证电气设备不受雷电冲击损害。据统计,电力系统中60%以上的跳闸事故是由雷电引起的,因此接地装置的安装施工一定要符合规范要求。根据GB50169

2006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接地引下线应紧沿保护帽、基础顺直安装,煨弯部分要求顺畅、美观。埋入地中的接地体作为隐蔽工程,其制作参照接地引下线要求。
[0003]由于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型式尺寸各异,预先加工好的接地引下线及接地体不便于运输,因此接地引下线及接地体煨弯常在输电杆塔塔位完成。传统的采用手工弯制接地引下线的方式,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且手动加工难以控制煨弯角度,容易导致接地引下线安装施工后不能紧贴保护帽、基础表面,不符合规范要求。此外加工过程中,导线(多为圆钢或扁钢结构)表面的镀锌层会受到损坏,影响接地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保证接地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的输电线路接地线煨弯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输电线路接地线煨弯装置,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液压顶升活塞、压接上模和位于压接上模侧边的油漆喷涂部件,所述液压顶升活塞上设有压接下模,所述压接下模上设有凸部,所述压接上模上设有用于放置导线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部对齐,所述油漆喷涂部件连接有第一喷嘴。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于所述压接上模侧边还设有暖风部件,所述暖风部件连接有第二喷嘴。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接上模相对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油漆喷涂部件和所述暖风部件。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和所述凸部均设有多个并一一对应布置。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部为梯形凸部。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接下模与所述液压顶升活塞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接上模与所述机架可拆卸连接。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一侧设有油泵,所述油泵通过输油管
路与所述液压顶升活塞连接。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油管路至少一端为可拆卸连接。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设有提手。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公开的输电线路接地线煨弯装置,使用时,将导线放置于压接上模的凹槽内,液压顶升活塞将压接下模向上顶升,压接下模上的凸部与凹槽配合,可以将导线煨弯,整体结构简单、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也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此外,油漆喷涂部件可以通过第一喷嘴及时对压接过程中导线破损的镀锌层喷涂防锈漆,从而确保接地装置安装完成后可以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输电线路接地线煨弯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的压接上模和压接下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各标号表示:1、机架;11、提手;2、液压顶升活塞;3、压接上模;31、凹槽;4、油漆喷涂部件;41、第一喷嘴;5、压接下模;51、凸部;6、暖风部件;61、第二喷嘴;7、油泵;71、输油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本部分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本部分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0021]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图1至图2示出了本技术输电线路接地线煨弯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输电线路接地线煨弯装置,包括机架1及设于机架1上的液压顶升活塞2、压接上模3和位于压接上模3侧边的油漆喷涂部件4,液压顶升活塞2上设有压接下模5,压接下模5上设有凸部51,压接上模3上设有用于放置导线的凹槽31,凹槽31与凸部51对齐,油漆喷涂部件4连接有第一喷嘴41。
[0023]本实施例的输电线路接地线煨弯装置,使用时,将导线放置于压接上模3的凹槽31内,液压顶升活塞2将压接下模5向上顶升,压接下模5上的凸部51与凹槽31配合,可以将导线煨弯,整体结构简单、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也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此外,油漆喷涂部件4可以通过第一喷嘴41及时对压接过程中导线破损的镀锌层喷涂防锈漆,从而确保接地装置安装完成后可以安全稳定运行。优选的,压接上模3、压接下模5采用可拆卸安装结构(例如通过螺纹紧固件、插销等安装固定),可以通过更换压模压接不同规格的导线,提高适用范围。
[0024]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机架1于压接上模3侧边还设有暖风部件6,暖风部件6连接有第二喷嘴61。第一喷嘴41对压接过程中导线破损的镀锌层喷涂防锈漆之后,暖风部件6启动产生暖风,并通过第二喷嘴61喷出,从而对防锈漆进行加热烘干,缩短等待时间,提高作
业效率。
[0025]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压接上模3相对的两侧均设有油漆喷涂部件4和暖风部件6,对称性好,覆盖全面,任一侧导线出现的镀锌层出现破损时,都能够及时进行防锈和烘干处理。其中,油漆喷涂部件4例如可以是常用的喷枪等,暖风部件6例如可以是带电加热功能的风机等;第一喷嘴41、第二喷嘴61优选采用柔性橡胶材质喷嘴,避免使用时发生磕碰损坏。
[002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凹槽31和凸部51均设有多个并一一对应布置,使得同一时间可以对多根接地线进行加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
[0027]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凹槽31为弧形凹槽,可以同时对圆钢和扁钢进行定位。
[0028]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凸部51为梯形凸部。梯形结构的凸部51,方便与凹槽31配合,且自身机械强度高,力学性能好,结构简单、有效。
[0029]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机架1一侧设有油泵7,油泵7通过输油管路71与液压顶升活塞2连接,即利用油泵7控制液压顶升活塞2的升降。油泵7与机架1为分体结构,有利于避免机架1上的部件(主要是油漆喷涂部件4和暖风部件6)对油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接地线煨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及设于机架(1)上的液压顶升活塞(2)、压接上模(3)和位于压接上模(3)侧边的油漆喷涂部件(4),所述液压顶升活塞(2)上设有压接下模(5),所述压接下模(5)上设有凸部(51),所述压接上模(3)上设有用于放置导线的凹槽(31),所述凹槽(31)与所述凸部(51)对齐,所述油漆喷涂部件(4)连接有第一喷嘴(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接地线煨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于所述压接上模(3)侧边还设有暖风部件(6),所述暖风部件(6)连接有第二喷嘴(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接地线煨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上模(3)相对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油漆喷涂部件(4)和所述暖风部件(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接地线煨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1)和所述凸部(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柯黄肇李飞龙邹长春邱杰唐伟鹏刘香银邓皓苏海泉罗翊君邓胜兰王炳俊唐晓蓉徐浩阳冠群谢熙璇王苗瑜肖阳杨雨薇胡首杨铭张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