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出极组件、电池模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输出极组件、电池模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模组内的电池单体通过输出极板接入外部电路,由于输出极板与电池单体的端子之间通过焊接连接,输出极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易受到外力断开。在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输出底座对输出极板进行限位和保护。
[0003]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电池模组上设置端板,输出底座连接在端板上以实现对输出底座的固定。但在此类方案中,端板需要挤出型材工艺成型,且输出底座的结构需要对应端板的结构加工,生产成本高,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输出极组件,所述输出极组件能够固定支撑输出极板的设置位置,同时能够直接设置在电池单体上。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输出极组件的电池模组。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模组的储能装置。
[000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出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底座(10),所述输出底座(10)包括第一基板(11a)和两个限位板(12),所述第一基板(11a)上设有端子避让孔(111),两个所述限位板(12)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11a)沿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两个所述限位板(12)与所述第一基板(11a)之间围成插配腔(V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底座(10)包括连接所述限位板(12)的第一延伸板(12a),所述第一延伸板(12a)和所述限位板(12)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1a)沿第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基板(11a)的厚度方向平行;两个所述第一延伸板(12a)与所述第一基板(11a)之间围成第一容纳腔(V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极板(20),所述输出极板(20)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V2)内,所述输出极板(20)上设有正对所述端子避让孔(111)设置的端子焊接部(23);防护盖(30),所述防护盖(30)至少部分设于所述输出极板(20)背离所述第一基板(11a)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出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底座(10)还包括第二基板(11b),所述两个限位板(12)连接于所述第二基板(11b)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基板(11a)和所述第二基板(11b)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二基板(11b)位于所述插配腔(V1)沿第三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所述输出极板(20)包括相连的第一板区(20a)和第二板区(20b),所述第一板区(20a)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1a)背离所述插配腔(V1)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V2)内,所述第二板区(20b)位于所述第二基板(11b)背离所述插配腔(V1)的一侧,所述第二板区(20b)上设有铜排连接部(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底座(10)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二基板(11b)上的至少一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二基板(11b)背离所述插配腔(V1)的一侧,所述第二板区(20b)抵接在所述加强筋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出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底座(10)包括连接所述限位板(12)的第二延伸板(12b),所述第二延伸板(12b)和所述限位板(12)位于所述第二基板(11b)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出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加强筋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延伸板(12b)的边缘齐平。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出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112),所述第一加强筋(112)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延伸板(12b);第二加强筋(113),所述第二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亚强,方亚龙,蒋怀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