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空气沟道二极管的混频及倍频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60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波、毫米波、太赫兹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纳米空气沟道二极管的混频及倍频源。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利用纳米空气沟道二极管作为非线性器件实现混频及倍频功能,使混频/倍频源具有了低损耗、高频率、高效率、高功率等优点。由于纳米空气沟道二极管的电子在空气沟道中稳定性好,电子输运不受材料的影响,因此其温度稳定性好、抗辐射性能优异,使得基于该器件提的混频/倍频源能在严苛环境工作。解决了传统晶体管载流子在固态沟道中输运时由于散射、载流子复合等引起的损耗以及饱和迁移率等问题,能显著降低损耗并提高工作频率和工作效率,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纳米空气沟道二极管的混频及倍频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毫米波、太赫兹波
,具体涉及基于纳米空气沟道二极管的混频及倍频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种通信应用场景对信息带宽、频率等要求不断提升,雷达、通信等信息系统对信号源的性能要求也随之提高。作为一种信号源实现途径,混频及倍频源利用非线性器件产生新的频率分量,倍频源可以将频率较低的本振信号通过倍频方式得到高频信号,混频源可以将高频信号转换为较低的中频信号。
[0003]在微波射频、毫米波太赫兹波领域,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肖特基二极管构成的混频及倍频器。由于肖特基二极管截止频率本征部分的结电容、结电阻及与它们串联接触产生的电阻将会影响整个器件的截止频率和损耗,当所处应用场景要求其截止频率是电路工作频率的十倍以上时,该结构的混频及倍频器难以实现在提升器件截止频率的同时获得大的功率输出。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器件,具有明显的非线性效应能够实现混频及倍频功能,并在拥有高的截止频率下能够有较小的损耗和较大的效率,从而实现大的功率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纳米空气沟道二极管的混频源,包括耦合器、射频信号输入电路、本振信号输入电路、非线性器件、第二阻抗匹配、带通滤波器、输出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接射频信号、第二输入端接本振信号,第一输出端经射频信号输入电路连接非线性器件的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经本振信号输入电路连接非线性器件的输入端,非线性器件的输出端连接输第二阻抗匹配的输入端,第二阻抗匹配的输出端经带通滤波器后与输出连接线后相连;所述非线性器件为纳米空气沟道二极管,用于根据接收的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处理产生中频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空气沟道二极管的混频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信号输入电路与本振信号输入电路相同,都由依次串联的输入连接线、微带线、高通滤波器和第一阻抗匹配组成,输入连接线的输入端为该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端为该电路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空气沟道二极管的混频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为微带环形耦合器、金属波导或同轴探针耦合器。4.一种基于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沫黄瑞涵张健陈飞良赵海全魏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