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化储能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659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集成化储能热管理系统,其包括冷却模块、第一制冷模块以及第二制冷模块,其中冷却模块用于冷却剂循环,以对储能设备进行冷却,且其通过三通阀与中间换热器及第二制冷模块连通,第一制冷模块用于提供制冷剂循环,以通过中间换热器采用制冷剂对冷却剂进行冷却,第二制冷模块则对所述冷却剂进行直接冷却。通过在常规的散热系统中增加一套辅助散热系统,以在储能设备低热负荷时可采用实现空气直接换热,可以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提升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化储能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化储能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管理,是指对总系统、分立部件或其环境的温度进行管理和控制,其目的是维护各部件的正常运行或提高其性能或寿命。当前,在诸如电化学储能等领域中通常都需要进行热管理,热管理对储能系统的性能、寿命、安全性都有显著影响。由于液冷的热管理系统的换热能力较强,电芯温差可以做到3℃以内,因此,相对于风冷系统而言,液冷可以显著提升储能系统的寿命。鉴于此,目前在储能领域多采用液冷系统。
[0003]现有的用于储能的热管理系统中,通常采用制冷剂冷却这一方式对冷却液进行冷却。但是这一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而言,在中低负荷时,若采用压缩机制冷循环对电池进行冷却,则此时压缩机运行在低效区间,同时,热量需要通过板换与制冷系统进行交换,这就使得系统效率较低。而在低负荷时,电池冷却需求较小,但是电池进水又要求一定的温度,还会出现压缩机不断起停的情况,而频繁起停将降低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部分或全部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集成化储能热管理系统,其在原有制冷系统集成上增加了一套自然冷却的结构,进而克服现有储能热管理系统中存在的制冷方式单一的问题,所述集成化储能热管理系统包括:
[0005]冷却模块,用于冷却剂循环,以对储能设备进行冷却,其通过三通阀与中间换热器及第二制冷模块连通;
[0006]第一制冷模块,其用于制冷剂循环,以通过中间换热器采用制冷剂对冷却剂进行冷却;以及
[0007]第二制冷模块,用于对所述冷却剂进行直接冷却。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直接冷却”是指不采用中间换热的情况下由冷源直接对带冷却部件(如储能部件、例如电池)进行冷却。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模块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出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支路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支路及第三支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制冷模块及所述中间换热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制冷模块包括:
[0011]压缩机,其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压缩,以形成第一状态的制冷剂;
[0012]冷凝器,其入口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用于对所述第一状态的制冷剂进行降温,以形成第二状态的制冷剂,所述第二状态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状态,但压力相同;以及
[0013]节流装置,连接至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以对所述第二状态的制冷剂进行节流,使其
膨胀至第三状态,所述第三状态的压力低于所述第二状态,但温度相同。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制冷模块还包括风扇,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第一侧,用于将空气引入所述冷凝器以实现热交换。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换热器包括:
[0016]制冷剂管路,包括第一入口及第一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冷模块的出口及入口连通;以及
[0017]冷却剂管路,其设置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周围,使得冷却剂与制冷剂能够进行热交换,且与冷却模块的管路连通,包括第二入口及第二出口。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入口与第二出口设置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入口与第一出口设置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制冷模块包括低温散热器,所述低温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所述风扇运行时,空气经由所述低温散热器到达所述冷凝器。
[0020]基于如前所述的集成化储能热管理系统,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集成化储能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0021]采集储能设备的温度,并计算其温度变化率;
[0022]根据所述冷却模块的出口及入口的温差、及冷却液的质量流量计算所述储能设备的发热量;
[0023]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率、发热量及环境温度选择制冷模块:
[0024]若所述温度变化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或所述储能设备的发热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制冷模块的散热功率,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开通所述压缩机,关闭所述三通阀与所述第二制冷模块连通的支路;以及
[0025]若所述温度变化率小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储能设备的发热量小于所述第二制冷模块的散热功率,且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关闭所述三通阀与所述中间换热器连通的支路,并关闭压缩机。
[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设值及第二预设值通过标定得到。
[002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制冷模块的散热功率根据所述压缩机制冷效率小于1时,所述储能设备的散热需求确定。
[002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0029]根据所述储能设备的发热量控制所述水泵、和/或风扇、和/或压缩机的转速。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化储能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常规的散热系统中增加了一套辅助散热系统,以在储能设备低热负荷时可采用实现空气直接换热,可以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提升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所述系统可通过一种基于系统设计的简化控制方案来控制,所述控制方案原理简单、易实现,经过简单的标定之后,即可实现精准的控制,能够高效的实现模式切换,从而提升系统效率。
附图说明
[0031]为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的以上和其它优点和特征,将参考附图来呈现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因此将不被认为是对其范围的限制。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明了,相同或相应的部件将用相同或类似
的标记表示。
[0032]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集成化储能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33]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集成化储能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的描述中,参考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没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细节的情况下或者与其它替换和/或附加方法、材料或组件一起实施各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中,未示出或未详细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免模糊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点。类似地,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特定数量、材料和配置,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特定细节。此外,应理解附图中示出的各实施例是说明性表示且不一定按正确比例绘制。
[0035]在本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该实施例”的引用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各处中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并不一定全部指代同一实施例。
[0036]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以特定顺序对方法步骤进行描述,然而这只是为了阐述该具体实施例,而不是限定各步骤的先后顺序。相反,在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的调节来调整各步骤的先后顺序。
[0037]针对现有储能热管理系统存在制冷方式单一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在现有的常规制冷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化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模块,其被配置为提供冷却剂循环,以对储能设备进行冷却,其通过三通阀与中间换热器及第二制冷模块连通;第一制冷模块,其被配置为提供制冷剂循环,以通过中间换热器采用制冷剂对冷却剂进行冷却;以及第二制冷模块,其被配置为对所述冷却剂进行直接冷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出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支路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支路及第三支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制冷模块的入口及所述中间换热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模块包括:压缩机,其被配置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以形成第一状态的制冷剂;冷凝器,其入口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且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状态的制冷剂进行降温,以形成第二状态的制冷剂,所述第二状态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状态,但压力相同;以及节流装置,连接至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以对所述第二状态的制冷剂进行节流,使其膨胀至第三状态,所述第三状态的压力低于所述第二状态,但温度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化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模块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第一侧,且被配置为将空气引入所述冷凝器以实现热交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换热器包括:制冷剂管路,包括第一入口及第一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冷模块的出口及入口连通;以及冷却剂管路,其设置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周围,使得冷却剂与制冷剂能够进行热交换,且与冷却模块的管路连通,包括第二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松冯福金宋云建舒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涧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