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36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包括:浮体,所述浮体开设有集料槽,且集料槽的槽口朝上;浮体的前端的两侧凸出,以形成围料框;动力装置,设于浮体处,用于驱动浮体移动;垃圾处理装置,设于所述集料槽的槽口处,用于压缩、粉碎垃圾;移料装置,所述移料装置包括托板及驱动机构,所述托板设于围料框内,以承托进入围料框内的垃圾;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托板升降及翻转,以使托板所承托的垃圾倾倒至垃圾处理装置处。可在水面上移动并收集水面上漂浮的垃圾,以及在收集的过程中可对垃圾进行初步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以实现机械化自主垃圾清理作业,且作业效率高、方便快捷的优点。方便快捷的优点。方便快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


[0001]本申请涉及垃圾清理
,具体涉及一种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不管在水库、湖面、河道、河塘、湖泊、江面、风景河道、城区河道,还是水电站,不能不谈的一个问题就是水面垃圾,这些水面垃圾不光有水草、水葫芦、水浮莲、浮萍、绿萍、荷花、芦苇等这些水生植物,更主要的还是漂浮垃圾,如树枝、木头、白色垃圾、泡沫等生活垃圾,这些漂浮垃圾严重影响着水质。
[0003]为此,需要时长对水面垃圾进行清理,但水面垃圾的清理是一项不简单的大工程,目前对主要是依靠人工打捞,但人工打捞的效率十分低下,且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打捞水面垃圾费时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包括:
[0006]浮体,所述浮体开设有集料槽,且集料槽的槽口朝上;浮体的前端的两侧凸出,以形成围料框;
[0007]动力装置,设于浮体处,用于驱动浮体移动;
[0008]垃圾处理装置,设于所述集料槽的槽口处,用于压缩、粉碎垃圾;
[0009]移料装置,所述移料装置包括托板及驱动机构,所述托板设于围料框内,以承托进入围料框内的垃圾;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托板升降及翻转,以使托板所承托的垃圾倾倒至垃圾处理装置处。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0011]第一牵引绳,与托板靠近集料槽的一端连接;
[0012]第二牵引绳,与托板远离集料槽的一端连接;
[0013]绕绳装置,用于同时收卷或同时释放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且收卷第一牵引绳的速度小于收卷第二牵引绳的速度。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绳装置包括:
[0015]绕绳轴,所述绕绳轴的侧壁开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用于收卷第一牵引绳,第二环形槽用于收卷第二牵引绳,且第二环形槽的直径大于第一环形槽的直径;
[0016]电机,与绕绳轴传动连接,以驱动绕绳轴正转或反转;绕绳轴正转时,收卷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以牵引托板上升并朝集料槽翻转;绕绳轴反转时,释放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托板下降并放平。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绳轴的侧壁还开设有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三环形槽用于
收卷第三牵引绳,且第三环形槽的直径与第一环形槽的直径一致;
[0018]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0019]第三牵引绳,所述第三牵引绳与托板连接,且收卷于第三环形槽处,并于绕绳轴收卷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时被释放;于绕绳轴释放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时再次被收卷。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料槽位于围料框的后方;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组,两组驱动机构分别位于浮体的两侧处,以共同驱动托板升降及翻转。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2]距离检测装置,设于浮体处,以检测垃圾与浮体的间距;
[0023]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控制器及推进器,所述控制器与距离检测装置、推进器连接,以控制推进器的推进速度。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5]水质检测装置,设于浮体的底部,用于检测水质;
[0026]终端,与水质检测装置连接,以实时接收水质检测装置的检测数据。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体还设有储物仓,所述储物仓用于存储水质调节剂;储物仓的仓门设有启闭装置,所述启闭装置用于驱动储物仓的仓门开启,以释放水质调节剂。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9]定位装置,设于浮体处,且与终端连接,用于定位,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31]供电装置,用于供电。
[0032]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其浮体可漂浮于水面上,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可在水面上前行;由于浮体的前端的两侧凸出,形成了围料框,因此,在浮体前行的过程中,水面上漂浮的垃圾会被框进围料框内,并被托板所承托,待一定时间后,围料框内会收集有一定量的垃圾,此时移料装置可以将围料框内的垃圾转移至集料槽内,具体地,驱动机构启动,驱动托板上升的同时,逐步地朝集料槽翻转,直至托板将垃圾倾倒至设于集料槽的槽口处的垃圾处理装置处,托板回位,浮体则可以继续收集水面上漂浮的垃圾,此时倾倒至垃圾处理装置处的垃圾会被压缩、粉碎,最后进入集料槽内,因此,所述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可以实现机械化自主垃圾清理作业,且作业效率高、方便快捷。
[0033]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0034]附图仅用于示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原理、实现方式、应用、特点以及效果等,并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5]在说明书附图中:
[0036]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的前斜视图;
[0037]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的后斜视图;
[0038]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0039]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的安装结构图;
[0040]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和托板的连接关系图;
[0041]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绕绳轴的结构图;
[0042]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移料装置倾倒垃圾的状态图。
[0043]上述各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44]1、浮体;100、集料槽;101、凸出部;
[0045]2、垃圾处理装置;200、转轴;201、绞刀;202、齿轮;203、第一电机;
[0046]3、托板;
[0047]4、第一牵引绳;
[0048]5、第二牵引绳;
[0049]6、第三牵引绳;
[0050]7、绕绳轴;700、第一环形槽;701、第二环形槽;702、第三环形槽;
[0051]8、第二电机;
[0052]9、距离检测装置;
[0053]10、推进器;
[0054]11、水质检测装置;
[0055]12、储物仓;1200、仓门;1201、启闭装置;
[0056]13、供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为详细说明本申请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58]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所述浮体开设有集料槽,且集料槽的槽口朝上;浮体的前端的两侧凸出,以形成围料框;动力装置,设于浮体处,用于驱动浮体移动;垃圾处理装置,设于所述集料槽的槽口处,用于压缩、粉碎垃圾;移料装置,所述移料装置包括托板及驱动机构,所述托板设于围料框内,以承托进入围料框内的垃圾;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托板升降及翻转,以使托板所承托的垃圾倾倒至垃圾处理装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牵引绳,与托板靠近集料槽的一端连接;第二牵引绳,与托板远离集料槽的一端连接;绕绳装置,用于同时收卷或同时释放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且收卷第一牵引绳的速度小于收卷第二牵引绳的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绳装置包括:绕绳轴,所述绕绳轴的侧壁开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用于收卷第一牵引绳,第二环形槽用于收卷第二牵引绳,且第二环形槽的直径大于第一环形槽的直径;电机,与绕绳轴传动连接,以驱动绕绳轴正转或反转;绕绳轴正转时,收卷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以牵引托板上升并朝集料槽翻转;绕绳轴反转时,释放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托板下降并放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绳轴的侧壁还开设有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三环形槽用于收卷第三牵引绳,且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萌萌肖顺根邓金霸罗朝政苏泓旖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