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圈距超前和爬振横移的风冷辊道的控制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625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圈距超前和爬振横移的风冷辊道的控制系统和方法,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包括风冷辊道速度控制及圈距控制调节系统、辊道超前率控制及风冷辊道操作控制系统、辊道分段控制及辊道爬正振控制系统、尾部辊道横移控制及辊道尾部速调系统,所述风冷辊道速度控制及圈距控制调节系统,根据精轧机出口速度和设定的圈距以及超前率决定风冷辊道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风冷辊道进行速度控制和圈距调节,可以有效避免盘卷在风冷辊道上不能够动态位置调整的问题,实现了对成品盘卷间隔距离的最优控制,并对风冷辊道进行超前率控制和分段控制,当在盘卷的运输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时候,可以进行相匹配的控制调整及优化,实现了精准量化及高效匹配控制。化及高效匹配控制。化及高效匹配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圈距超前和爬振横移的风冷辊道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圈距超前和爬振横移的风冷辊道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线风冷辊道是吐丝出来的成品与集卷区域的关键衔接区域,直接关系到集卷区域能够正常的成型以及下钢,但是现有技术存在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风冷辊道只有固定速度控制,这就造成盘卷在风冷辊道上不能够进行动态的位置调整;然后是风冷辊道没有个性化的控制系统,当在盘卷的运输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时候,没有相匹配的控制系统可以及时调整优化;接着是没有尾部辊道横移系统,不能根据集卷区域的动态情况对落卷的中心位置进行调整,这样就会造成异常情况下的盘卷落卷不规整,进而导致乱线、卡钢;最后是现有技术没有辊道尾部速调系统,不能根据现场的实际需求对盘卷的动态间隔进行调整,进而不能实现动态最优间隔的调整;
[0003]上述弊端对整个的正常的成品盘卷在风冷辊道上的运输影响非常大,会造成在集卷区域的卡钢以及乱线,导致成品盘卷的表面损伤以及相关乱线的剪废,进而降低成材率,同时会造成吨钢成本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圈距超前和爬振横移的风冷辊道的控制系统,包括风冷辊道速度控制及圈距控制调节系统、辊道超前率控制及风冷辊道操作控制系统、辊道分段控制及辊道爬正振控制系统、尾部辊道横移控制及辊道尾部速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辊道速度控制及圈距控制调节系统,根据精轧机出口速度和设定的圈距以及超前率决定风冷辊道速度,并在HMI中手动设定或者通过以太网自动获取,还用于在HMI中手动设定圈距,以此决定风冷辊道主速度;所述辊道超前率控制及风冷辊道操作控制系统,用于设置超前率改变每一段辊道的速度,辊道速度由头部辊道开始向后级联,还用于在风冷辊道诊断画面所有起动条件满足时,操作辊道;所述辊道分段控制及辊道爬正振控制系统,用于分别控制头部辊道及1~5段辊道起停、控制头部辊道升降、控制6~10段及尾部辊道起停,还用于控制所有风冷辊道爬行、振荡;所述尾部辊道横移控制及辊道尾部速调系统,用于控制尾部辊道横移,还用于控制辊道尾部加速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圈距超前和爬振横移的风冷辊道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风冷辊道指位于吐丝机与集卷之间的散卷运输辊道,精轧机出口速度指精轧机组对成品进行传动的速度,HMI中手动设定指通过设计人机画面导入系统及数据传输系统,进而对关键数据的导入以及动态调节;圈距指在风冷辊道上面的成品散卷之间的距离,圈距控制调节指通过对速度以及间隔时间逻辑的综合调控进而达到调节在风冷辊道上面的成品散卷之间的距离的过程,风冷辊道主速度指风冷辊道各段的驱动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圈距超前和爬振横移的风冷辊道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辊道速度控制及圈距控制调节系统由风冷辊道速度控制分区段控制系统、风冷辊道速度控制轧线联锁控制系统、风冷辊道速度控制设定及导入控制系统、圈距控制调节位置识别系统、圈距控制调节精准量化距离调节系统、圈距控制调节偏差修正系统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圈距超前和爬振横移的风冷辊道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辊道速度由头部辊道开始向后级联,即:下游辊道速度超前上游辊道速度,每段辊道的超前率均在HMI中进行设置;还用于风冷辊道操作,包括就地操作,集卷操作室集中操作以及轧线操作室集中操作;辊道超前率指风冷辊道各段的速度基于前段辊道的速度比例系数,每一段辊道的速度均基于本辊道前一段辊道的速度进行关联系数控制,风冷辊道操作控制系统指基于风冷辊道的各项控制功能以及现场的执行功能而设计的输入输出操作时序以及操作指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圈距超前和爬振横移的风冷辊道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超前率控制及风冷辊道操作控制系统由辊道超前率控制前段辊道速度控制系统、辊道超前率控制中段辊道速度控制系统、辊道超前率控制后段辊道速度控制系统、风冷辊道操作控制信号集成系统、风冷辊道操作控制模式选择系统、风冷辊道操作控制执行指令输出系统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圈距超前和爬振横移的风冷辊道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分段控制及辊道爬正振控制系统中,头部辊道及1~5段辊道“起/停”灯钮分别控制头部辊道及1~5段辊道起停,头部辊道“上升”、“下降”灯钮控制头部辊道升降,6~10段辊道及尾部辊道“起/停”灯钮分别控制6~10段及尾部辊道起停;辊道“爬行_正常_振荡”选择开关控制所有风冷辊道爬行、振荡,爬行和振荡均为非正常操作模式;
辊道分段控制指基于现场的工艺布局而设计的各个辊道分段以及基于分段逻辑而设计的匹配性控制;“起/停”指在正常的生产轧制过程中,对风冷辊道进行起动及停止操作,“起/停”灯钮用于对风冷辊道实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韶朱国俊胡秋竻梁鉴彦
申请(专利权)人: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