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头风丸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623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头风丸及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配方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且丸剂在制备过程中单粒重量偏差大从而引起用药不精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菊花: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头风丸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治疗偏头痛的头风丸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表现为单侧或两侧搏动样严重头痛,多为单侧发病,且反复发作,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畏光及畏声等。
[0003]偏头痛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随症状,预防头痛复发。
[0004]西医治疗偏头痛主要以健康教育、按摩、理疗等非药物干预以及钙离子拮抗剂、非甾体类消炎药等药物治疗方式为主,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甚微,且因胃肠道反应重等副作用限制其使用。众多久治不愈患者求助于中医治疗。
[0005]中药治疗具有药性温和,副作用小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且出现了大量用于治疗或缓解该疾病的药方,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有缓解,治疗的长效性和及时性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提升。
[0006]另一方面,对于药物剂型,汤剂熬制比较麻烦且不能完全吸收中药有效成分,丸剂包装和服用都很方便,但中药丸剂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颗粒重量不均匀,从而影响到品质以及服用的精准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配方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且丸剂在制备过程中单粒重量偏差大从而引起用药不精确。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头风丸,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份的中药原料:
[0010]菊花:10

14份,天麻:8

10份,钩藤:10

14份,防风:10

14份,蔓荆子:10

14份,藁本:10

14份,香附:10

14份,延胡索:14

16份,乳香:8

10份,没药:8

10份,川芎:4

6份,藿香:10

14份。
[0011]本专利技术的药用原理为:
[0012]方中天麻平肝潜阳、祛风通络为君药;菊花清肝明目,钩藤平肝潜阳,川芎上行巅顶、行气化瘀止痛,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共为臣药;藁本、防风疏散外风,香附、延胡索一为气中血药,一为血中气药,为止痛常用药对,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消肿止痛,相须为用共为佐药;藿香芳香醒脾,防上述药物碍胃之嫌为使药。
[0013]本专利技术优选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头风丸,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份:
[0014]菊花:12份,天麻:9份,钩藤:12份,防风:12份,蔓荆子:12份,藁本:12份,香附:12份,延胡索:15份,乳香:9份,没药:9份,川芎:5份,藿香:12份。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进一步精细配合12味中药的用量,得到了改良效果的头风中药,对治疗偏头痛具有优良的效果。
[0016]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头风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步骤1:将中药原料进行混合;
[0018]步骤2:干燥步骤1得到的中药原料;
[0019]步骤3:粉碎步骤2得到的中药原料并过筛得到中药粉末;
[0020]步骤4:向所述步骤3的中药粉末中加入水混合均匀得到中药湿坨;所述中药湿坨的含水量为35

45%;
[0021]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中药制成头风丸;
[0022]步骤6:干燥步骤5的头风丸。
[0023]进一步地,上述药物的起始原料为中药饮片。
[002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将菊花和藿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药物一,剩余的药材一起进行混合得到混合药物二。
[002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分别干燥混合药物一和混合药物二。
[0026]进一步地,分别对步骤2得到的混合药物一和混合物二进行粉碎,并对混合药物一进行120

200目过筛得到中药粉末一,对混合药物二进行100目过筛得到中药粉末二。
[0027]过筛后,按照配方重量称取中药粉末一和中药粉末二,然后将二者混合在一起。
[0028]本专利技术考虑到菊花和藿香形状为花瓣类或者含叶类药物,这类中药原料在粉碎时,容易因为太薄而粉碎不彻底,因此导致过筛不通过,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将菊花和藿香单独选出进行干燥和粉碎处理,并且在干燥时采用了更高的烘干温度,使得干燥更彻底,更容易进行粉碎,保证均匀过筛。
[0029]并且在选择具体的用量时,是以粉碎过筛后的称量为准,这样减少了因为粉碎和过筛不彻底而导致的实际用量不准,或者为了能完全使用起初称量的中药材原料而需要反复粉碎和过筛。
[0030]进一步地,所述混合药物一的干燥采用80℃,所述混合药物二的干燥采用60℃,所述混合药物一和混合药物二的干燥时间相同。混合药物一干燥温度更高,在相同的干燥时间下,去水率会更好,从而使得混合药物一更易粉碎。
[0031]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一边搅拌,一边抽真空至

0.2MPa,这样可以使得中药粉末在与水的混合过程,将空气排除,使得中药湿坨更为紧致。
[0032]在加水搅拌的过程中,由于中药粉末一和中药粉末二的粒径不同,形成粗细配合,其中中药粉末一为薄片颗粒,粒径更小,能更好地贴敷在中药粉末二上形成致密排列,且在抽真空的作用下,更好地形成致密的中药湿坨。
[003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所述采用加热的石英砂对头风丸进行干燥,所述石英砂的粒径小于所述头风丸的粒径,所述石英砂的温度为70℃。
[003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35]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12味中药并进行精确的用量配比,得到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0036]2、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制备中药水丸的方法,得到了一种单粒重量偏差小的头风丸,对于精确用量,在不增加筛选步骤的前提下,实现了精确控药。
附图说明
[003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
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
[0038]在附图中: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临床实验技术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41]实施例1
[0042](1)准备原材料
[0043]菊花:12g,天麻:9g,钩藤:12g,防风:12g,蔓荆子:12g,藁本:12g,香附:12g,延胡索:15g,乳香:9g,没药:9g,川芎:5g,藿香:12g。
[0044](2)头风丸的制备
[0045]步骤1:将中药原料进行混合;
[0046]选出菊花和藿香进行混合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头风丸,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份的中药原料:菊花:10

14份,天麻:8

10份,钩藤:10

14份,防风:10

14份,蔓荆子:10

14份,藁本:10

14份,香附:10

14份,延胡索:14

16份,乳香:8

10份,没药:8

10份,川芎:4

6份,藿香:10

1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头风丸,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份:菊花:12份,天麻:9份,钩藤:12份,防风:12份,蔓荆子:12份,藁本:12份,香附:12份,延胡索:15份,乳香:9份,没药:9份,川芎:5份,藿香:12份。3.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头风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原料进行混合;步骤2:干燥步骤1得到的中药原料;步骤3:粉碎步骤2得到的中药原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