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体仪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21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美体仪的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逻辑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脉冲转换电路、能量收集电路和电流输出电路,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逻辑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脉冲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脉冲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逻辑门电路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通过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驱动不同数量能量储存器释放脉冲波作用于皮肤,以达到按摩、健身、减肥等功效,相对方波输出,脉冲波作用皮肤体感更柔和,有按摩的感觉,使皮肤更舒适。使皮肤更舒适。使皮肤更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美体仪的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美体仪
,具体涉及一种美体仪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肥胖人数已有13亿之众,用于减肥治疗费用已高达上千亿美元,中国目前肥胖病人数也已超过7千万,且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如何减肥,这已成为大众日益关注的热门话题,各种减肥方法亦五花八门,但大多不能令人满意。例如手术抽脂存在破坏身体组织的危险,药物减肥存在副作用以及造成对药物的依赖,运动减肥见效慢。因此现在市面上出现很多物理疗法来达到快速减肥的美容多功能美体仪器。
[0003]然而,这些美容多功能美体仪器以方波等形式的电子脉冲在作用于人体皮肤时,人体体感强烈,过于刺激,增加肌肉过激反应情况的出现概率,无法给人舒适的使用体验,不能很好地满足各类减肥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体仪的控制电路。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美体仪的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逻辑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脉冲转换电路、能量收集电路和电流输出电路,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逻辑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脉冲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脉冲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流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0007]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逻辑门电路包括通用逻辑门芯片、第一电容器和第一电阻器,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分别与5V电源、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和通用逻辑门芯片的VCC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通用逻辑门芯片的1A端、2A端和控制器的74HC02_5P端连接,所述通用逻辑门芯片的2B端、3A端、3B端与控制器的74HC02_6P端连接。
[0008]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器、第二电阻器、第二电容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与12V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和第一驱动器的的VS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的IN端与通用逻辑门芯片1Y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五电阻器的第一端和第一驱动器的OUT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器的第二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0009]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驱动器、第三电阻器、第六电阻器、第七电阻器、第三电容器、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与12V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容器的第一端和第二驱动器的VS端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器的IN端与通用逻辑门芯片2Y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器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二驱动器的OUT端、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七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器的第二端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七电阻器的第二端连接。
[0010]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脉冲转换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第四场效应管、第八电阻器、第九电阻器、第十电阻器和第十一电阻器,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三端串联第八电阻器后接地,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三端串联第九电阻器后接地,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第一端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第三端串联第十电阻器后接地,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第一端与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第三端串联第十一电阻器后接地。
[0011]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能量收集电路包括第一能量储存器、第二能量储存器、第三能量储存器、第四能量储存器和第四电容器,所述第一能量储存器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二端和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能量储存器的第五端与第四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能量储存器的第二端、第四端和第六端分别与对应与第二能量储存器的第一端、第三端和第五端连接,所述第二能量储存器的第二端、第四端和第六端分别与对应与第三能量储存器的第一端、第三端和第五端连接,所述第三能量储存器的第二端、第四端和第六端分别与对应与第四能量储存器的第一端、第三端和第五端连接,所述第四能量储存器的第二端与3V电源连接,所述第四能量储存器的第四端分别与第三场效应管的第二端和第四场效应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能量储存器的第六端与第四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
[0012]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电流输出电路包括导电端、第五电容器和LED指示灯,所述导电端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与第一能量储存器的第三端、第五电容器的第一端、LED指示灯的第一端和3V电源连接,所述第五电容器的第二端和LED指示灯的第二端均接地。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逻辑门电路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通过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驱动不同数量能量储存器释放脉冲波作用于皮肤,以达到按摩、健身、减肥等功效,相对方波输出,脉冲波作用皮肤体感更柔和,有按摩的感觉,使皮肤更舒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美体仪的控制电路中控制器的电路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美体仪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美体仪的控制电路,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控制器U1、逻辑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脉冲转换电路、能量收集电路和电流输出电路,
所述控制器U1的信号输出端与逻辑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脉冲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脉冲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流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逻辑门电路包括通用逻辑门芯片U2、第一电容器C1和第一电阻器R1,所述第一电容器C1的第一端分别与5V电源、第一电阻器R1的第一端和通用逻辑门芯片U2的VCC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R1的第二端分别与通用逻辑门芯片U2的1A端、2A端和控制器U1的74HC02_5P端连接,所述通用逻辑门芯片U2的2B端、3A端、3B端与控制器U1的74HC02_6P端连接。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器U3、第二电阻器R2、第二电容器C2、第四电阻器R4、第五电阻器R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体仪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逻辑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脉冲转换电路、能量收集电路和电流输出电路,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逻辑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脉冲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脉冲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流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门电路包括通用逻辑门芯片、第一电容器和第一电阻器,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分别与5V电源、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和通用逻辑门芯片的VCC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通用逻辑门芯片的1A端、2A端和控制器的74HC02_5P端连接,所述通用逻辑门芯片的2B端、3A端、3B端与控制器的74HC02_6P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美体仪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器、第二电阻器、第二电容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与12V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和第一驱动器的VS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的IN端与通用逻辑门芯片1Y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五电阻器的第一端和第一驱动器的OUT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器的第二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美体仪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驱动器、第三电阻器、第六电阻器、第七电阻器、第三电容器、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与12V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容器的第一端和第二驱动器的VS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的IN端与通用逻辑门芯片2Y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器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二驱动器的OUT端、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七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林陈雄
申请(专利权)人:同芙集团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