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疗仪的电疗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61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疗仪的电疗电路,包括控制器和微电流电路,所述微电流电路包括盆底肌微电电疗电路、腹直肌微电电疗电路、催乳贴片微电电疗电路和经络刷微电电疗电路,所述盆底肌微电电疗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腹直肌微电电疗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催乳贴片微电电疗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经络刷微电电疗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盆底肌微电电疗电路、腹直肌微电电疗电路、催乳贴片微电电疗电路和经络刷微电电疗电路,可以应对不同需求所使用不同的功能,由于其电路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制造所得的电疗仪结构较小,便于家用。便于家用。便于家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疗仪的电疗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疗仪
,具体涉及一种电疗仪的电疗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应用的电疗仪有低、中、高频电疗仪;其中,低频脉冲电流主要有兴奋神经肌肉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镇痛的作用。低频脉冲电流电路输出采用治疗仪专用的贴片,能模拟人手各种按摩手法,强度可调,而且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中频治疗仪适用于医院、家庭等场所的中频理疗治疗仪;对常见的颈椎、膝、脊柱等负重关节易产生的骨性关节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止痛、改善血液循环和消炎的作用。高频电流的振动率很高,一方面会产生热力而且会产生紫外光,另一方面则不会令肌肉收缩,高频电疗仪是一种重要的美容护理工具。但是现有的高频电疗仪体积庞大,携带很不方便,而且只能去医疗场所才能治疗,费用昂贵,一般消费者很难经常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疗仪的电疗电路。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疗仪的电疗电路,包括控制器和微电流电路,所述微电流电路包括盆底肌微电电疗电路、腹直肌微电电疗电路、催乳贴片微电电疗电路和经络刷微电电疗电路,所述盆底肌微电电疗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腹直肌微电电疗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催乳贴片微电电疗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经络刷微电电疗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0006]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微电流电路包括信号放大电路和变压电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07]本技术优选的,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一电容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器和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12V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电阻器的第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0008]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变压电路包括第五电阻器、第六电阻器第七电阻器、变压器和贴片接口,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第五电阻器后分别与第六电阻器的第一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二端、第六电阻器的第二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变压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二端与12V电源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七电阻器的第一端和贴片接口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变压器的第五端分别与第七电阻器的第二端和贴片接口的第二端连接。
[0009]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微电流电路为盆底肌微电电疗电路时,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的PDJ_BI01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的PDJ_BI02端连接。
[0010]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微电流电路为腹直肌微电电疗电路时,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的FZJ_BI01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的FZJ_BI02端连接。
[0011]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微电流电路为催乳贴片微电电疗电路时,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的CR_BI01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的CR_BI02端连接。
[0012]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微电流电路为经络刷微电电疗电路时,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的JRS_BI01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的JRS_BI02端连接。
[0013]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N76E003AT20。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盆底肌微电电疗电路、腹直肌微电电疗电路、催乳贴片微电电疗电路和经络刷微电电疗电路,可以应对不同需求所使用不同的功能,由于其电路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制造所得的电疗仪结构较小,便于家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疗仪的电疗电路的电路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疗仪的电疗电路中控制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疗仪的电疗电路,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控制器U1和微电流电路,所述微电流电路包括盆底肌微电电疗电路、腹直肌微电电疗电路、催乳贴片微电电疗电路和经络刷微电电疗电路,所述盆底肌微电电疗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腹直肌微电电疗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催乳贴片微电电疗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经络刷微电电疗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U1的输出端连接。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微电流电路包括信号放大电路和变压电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U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器R1、第二电阻器R2、第三电阻器R3、第四电阻器R4、第一电容器C1、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所述第一电阻器R1的第一端与控制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R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器R2和第一电容器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R2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12V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
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R3的第一端与控制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R3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电阻器R4的第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变压电路包括第五电阻器R5、第六电阻器R6第七电阻器R7、变压器T1和贴片接口J1,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联第五电阻器R5后分别与第六电阻器R6的第一端和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R4的第二端、第六电阻器R6的第二端和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变压器T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端与12V电源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七电阻器R7的第一端和贴片接口J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五端分别与第七电阻器R7的第二端和贴片接口J1的第二端连接。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微电流电路为盆底肌微电电疗电路时,所述第一电阻器R1的第一端与控制器U1的PDJ_BI01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R3的第一端与控制器U1的PDJ_BI02端连接。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微电流电路为腹直肌微电电疗电路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疗仪的电疗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和微电流电路,所述微电流电路包括盆底肌微电电疗电路、腹直肌微电电疗电路、催乳贴片微电电疗电路和经络刷微电电疗电路,所述盆底肌微电电疗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腹直肌微电电疗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催乳贴片微电电疗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经络刷微电电疗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疗仪的电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流电路包括信号放大电路和变压电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疗仪的电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一电容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器和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12V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电阻器的第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疗仪的电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电路包括第五电阻器、第六电阻器第七电阻器、变压器和贴片接口,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第五电阻器后分别与第六电阻器的第一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林马铭泽
申请(专利权)人:同芙集团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