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620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包含:内循环单元,所述内循环单元提供传热介质;外循环单元,所述外循环单元通过能够独立测控的第一温控管路模组和第二温控管路模组分别对第一被控器件和第二被控器件进行温度控制;第一温控管路模组中流动第一状态的传热介质,第二温控管路模组中流动第二状态的传热介质。据此,能够独立地对第一被控器件和第二被控器件进行温度控制。进行温度控制。进行温度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度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测试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减少污染和碳排放,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获得各方大力支持,各车企也在利好的环境下不断研发新结构电机及控制器。各种大功率、新结构的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研发,对电机性能的测试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直接影响电机的运行效率。
[0003]现有技术中,在电机测试行业,常规的冷却方式是使用比例阀与换热器组合,直接对冷却液降温,再将冷却液通过串联方式依次进入电机及电机控制器,存在控温范围小、无法对电机及电机控制器分别控制冷却条件的难题。
[0004]中国专利CN202210492338.8公开了一种电机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涉及空调
,上述电机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当电机启动运行后,监测电机的电机温度;其中,电机上覆盖有降温装置;当电机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降温装置开启;周期性计算电机温度的温度变化值,基于温度变化值控制电机的转速。本专利技术能够避免电机温度过高而损毁,还可以使电机能够在保证温度不会过高的同时发挥出最大能效,提升了电机温度控制的可靠性。该方案增加了降温装置,虽然能扩大温控范围但是其温控范围还是手打电机覆盖降温装置降温能力的限制,并且增加了其他结构,对于电机测试来说造成了环境改变,不利于维持测试环境的单一性。
[0005]中国专利CN201210057682.0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温度控制系统,其包括驱动电机、电动水泵、电机散热器、电机控制器、加热器、管道及控制装置。该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加热器、电动水泵及电机散热器通过该管道依次连结形成一个循环通路,该管道内有冷却液在该通路中流动。该控制装置,设置于该加热器和驱动电机之间,该控制装置根据需要控制该加热器的工作。该方案直接对冷却液降温,再将冷却液通过串联方式依次进入电机及电机控制器,存在控上述控温范围小、无法对电机及电机控制器分别控制冷却条件的技术问题。
[0006]现有技术的温度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在于:温度控制范围较小,温度控制系统耦合性高、独立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实现不同的被控温器件独立的控制温度,且能够扩大温度控制范围。
[0008]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其目的在于实现被控器件的独立温度控制,扩大温度控制范围。
[000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包含:
[0010]内循环单元,所述内循环单元提供传热介质;
[0011]外循环单元,所述外循环单元通过能够独立测控的第一温控管路模组和第二温控管路模组分别对第一被控器件和第二被控器件进行温度控制;第一温控管路模组中流动第一状态的传热介质,第二温控管路模组中流动第二状态的传热介质。
[0012]优选地,所述内循环单元包含:
[0013]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中存储传热介质;
[0014]加热器,加热器设置于储液罐处设置,通过加热器将储液罐中传热介质加热到第一温度,第一温度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并反馈控制加热器;
[0015]内循环泵,内循环泵能够将第一温度的传热介质泵出;
[0016]换热器,内循环泵出口的第一路的第一温度的传热介质的管路经过换热器,通过热交换将第一路中的传热介质变为第二温度的传热介质;
[0017]比例阀,比例阀的第一入口连接内循环泵直接泵出的第二路的第一温度的传热介质,比例阀的第二入口连接经过换热器的第二温度的传热介质,通过控制混合的比例后成为第三温度的传热介质。
[0018]优选地,当第一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启动加热器;加热器具有超温保护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到第一温度达到最高允许温度时,在控制器中设定最高允许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器立即断电,停止加热;第一温度最高能达到120℃;
[0019]换热器采用冷却循环模块,接入的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接入的冷却液的温度位于7~32℃;
[0020]当第一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启动内循环泵,比例阀出口的第三温度的传热介质流入储液罐中,与第一温度的传热介质混合成为新的第一温度的传热介质,
[0021]在比例阀的出口处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PID控制方法,以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值、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值为反馈值,与传热介质的设定温度的温度值进行比较,调节比例阀的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的开度比例,控制第一路传热介质和第二路传热介质的混合量比例,循环直至第一温度至设定温度。
[0022]优选地,先启动加热器,将温度加热到设定温度附近,允许有超调量,即允许测得的第一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再启动内循环泵将测得的第一温度最终精准控制在设定温度处。
[0023]优选地,所述内循环单元还包含:
[0024]安全阀,所述安全阀安装在储液罐的顶部,安全阀的许用压力值能够调节,安全阀的许用压力值为1~3bar,当储液罐中的压力高于设定的许用压力值时,安全阀自动打开释放压力;在储液罐的顶部还设置压力表,用以观察储液罐中的压力;在储液罐的顶部还设置阻火器;
[0025]磁翻板液位计,所述磁翻板液位计设置在储液罐的侧面,并将液位通过变送器将液位信号传输至控制器,并显示在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装置上;
[0026]排液阀,所述排液阀设置在储液罐的侧面中下部;
[0027]内循环过滤器,设置在内循环泵和储液罐之间;
[0028]内循环入口压力表和内循环出口压力表,内循环入口压力表设置在内循环泵和内循环过滤器之间,内循环出口压力表设置在内循环泵出口处。
[0029]优选地,储液罐,用以存储设定温度的传热介质;所述内循环单元能够提供传热介
质至设定温度;
[0030]第一温控管路模组与第二温控管路模组并联连接到储液罐;
[0031]第一温控管路模组包含:第一外循环泵、第一流量计、第一外循环温度传感器、第一外循环压力传感器、第一调节阀;根据第一流量计、第一外循环温度传感器、第一外循环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与控制器中设定值进行比较,调节第一外循环泵、第一调节阀;从第一调节阀回流至储液罐;
[0032]第二温控管路模组包含:第二外循环泵、第二流量计、第二外循环温度传感器、第二外循环压力传感器、第二调节阀;根据第二流量计、第二外循环温度传感器、第二外循环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与控制器中设定值进行比较,调节第二外循环泵、第二调节阀;从第二调节阀回流至储液罐;
[0033]第一外循环泵与第二外循环泵相互独立,第一调节阀与第二调节阀相互独立。
[0034]优选地,用于分别的控制第一被控器件和第二被控器件的温度;
[0035]第一温控管路模组在第一被控器件处设置第一交换器;第一外循环温度传感器包含:设置在第一交换器的上游的第一外循环进入温度传感器和设置在第一交换器的下游的第一外循环流出温度传感器;第一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内循环单元,所述内循环单元提供传热介质;外循环单元,所述外循环单元通过能够独立测控的第一温控管路模组和第二温控管路模组分别对第一被控器件和第二被控器件进行温度控制;第一温控管路模组中流动第一状态的传热介质,第二温控管路模组中流动第二状态的传热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单元包含: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中存储传热介质;加热器,加热器设置于储液罐处设置,通过加热器将储液罐中传热介质加热到第一温度,第一温度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并反馈控制加热器;内循环泵,内循环泵能够将第一温度的传热介质泵出;换热器,内循环泵出口的第一路的第一温度的传热介质的管路经过换热器,通过热交换将第一路中的传热介质变为第二温度的传热介质;比例阀,比例阀的第一入口连接内循环泵直接泵出的第二路的第一温度的传热介质,比例阀的第二入口连接经过换热器的第二温度的传热介质,通过控制混合的比例后成为第三温度的传热介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启动加热器;加热器具有超温保护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到第一温度达到最高允许温度时,在控制器中设定最高允许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器立即断电,停止加热;第一温度最高能达到120℃;换热器采用冷却循环模块,接入的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接入的冷却液的温度位于7~32℃;当第一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启动内循环泵,比例阀出口的第三温度的传热介质流入储液罐中,与第一温度的传热介质混合成为新的第一温度的传热介质,在比例阀的出口处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PID控制方法,以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值、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值为反馈值,与传热介质的设定温度的温度值进行比较,调节比例阀的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的开度比例,控制第一路传热介质和第二路传热介质的混合量比例,循环直至第一温度至设定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先启动加热器,将温度加热到设定温度附近,允许有超调量,即允许测得的第一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再启动内循环泵将测得的第一温度最终精准控制在设定温度处。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单元还包含:安全阀,所述安全阀安装在储液罐的顶部,安全阀的许用压力值能够调节,安全阀的许用压力值为1~3bar,当储液罐中的压力高于设定的许用压力值时,安全阀自动打开释放压力;在储液罐的顶部还设置压力表,用以观察储液罐中的压力;在储液罐的顶部还设置阻火器;磁翻板液位计,所述磁翻板液位计设置在储液罐的侧面,并将液位通过变送器将液位信号传输至控制器,并显示在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装置上;排液阀,所述排液阀设置在储液罐的侧面中下部;内循环过滤器,设置在内循环泵和储液罐之间;
内循环入口压力表和内循环出口压力表,内循环入口压力表设置在内循环泵和内循环过滤器之间,内循环出口压力表设置在内循环泵出口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储液罐,用以存储设定温度的传热介质;所述内循环单元能够提供传热介质至设定温度;第一温控管路模组与第二温控管路模组并联连接到储液罐;第一温控管路模组包含:第一外循环泵、第一流量计、第一外循环温度传感器、第一外循环压力传感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磊夏慧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和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