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掺杂多孔碳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3616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分析测试或临床医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N掺杂多孔碳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形貌均匀的聚吡咯纳米棒PPy作为前驱体,在氩气的气氛中进行碳化,得到氮掺杂多孔纳米碳棒。将N掺杂碳纳米棒的分散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N掺杂碳纳米棒修饰玻碳电极,修饰的玻碳电极同时检测多巴胺。由于N掺杂碳纳米棒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导电性、强的吸附能力及好的传质效应,利用该N掺杂碳纳米棒修饰玻碳电极对多巴胺进行了同时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具有回收率高,灵敏度较高,方法简便和结果准确的优点。方法简便和结果准确的优点。方法简便和结果准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掺杂多孔碳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是属于电化学分析测试或者临床医学
,提供了一种N掺杂多孔碳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形貌均匀聚吡咯纳米棒为前驱体,制备出尺寸均一的N掺杂多孔碳纳米棒NNR,其作为电极修饰材料,可以采用电化学检测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多巴胺。

技术介绍

[0002]多巴胺是一种脑部分泌物,是一种含有儿茶酚胺的神经递质,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生理功能的作用。它与人的情欲、感觉有关,能传达激动和快乐的讯息。比如,产生爱情时就会分泌出多巴胺,让人面红心跳,兴奋不已;但是诸如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注意力缺陷过动症,以及垂体肿瘤等疾病都因多巴胺系统调节失调产生的。所以,对其测定方法的研究在临床医学应用或者是相关疾病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由于采用电化学传感器对羟基进行检测,使得裸电极无法满足低灵敏度的要求,因此,采用改性材料对裸电极进行改性,可以有效地减少传感器的表面电阻,从而提高检测效率,也是当前电化学研究中制备电化学传感器的热门方向。
[0004]聚吡咯(PPy)是近几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掺杂多孔碳纳米棒,其特征在于:以形貌均匀的聚吡咯纳米棒PPy作为前驱体,在氩气的气氛中进行碳化,得到氮掺杂多孔纳米碳棒。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N掺杂多孔碳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导电聚合物PPy纳米棒粉末的制备:将80~85μL吡咯单体Py溶解于1 mL异丙醇中,搅拌20 min,获得均匀的A溶液;然后将0.274g的过硫酸铵APS、2mL的水以及0.003g~0.024g的磷酸三(1


‑2‑
丙基)酯即TMCPP混合均匀得到B溶液;再将制得的两种溶液分别冷却至4℃后取出,快速混合均匀;Py持续聚合6h,然后抽滤过滤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洗涤除去未反应的氧化剂和单体,最后在60℃下干燥12 h得到导电聚合物PPy纳米棒粉末;(2)N掺杂多孔碳纳米棒的制备:步骤(1)所制得的导电聚合物PPy纳米棒粉末在真空管式炉中碳化;在氩气气氛下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900℃并保温2~5 h即为N掺杂多孔碳纳米棒NPC。3.权利要求1所述的N掺杂多孔碳纳米棒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制备的N掺杂多孔碳纳米棒在检测多巴胺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N掺杂碳纳米棒的分散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上,得到N掺杂碳纳米棒修饰的玻碳电极,然后利用该修饰了的玻碳电极检测多巴胺;具体步骤如下:(1)N掺杂碳纳米棒修饰的玻碳电极NNR/GCE:将玻碳电极GCE依次用1.0,0.3和0.05μM的α

Al2O3粉浊液抛光处理,接着依次用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1的HNO3和丙酮分别超声3min清洗获得干净的玻碳电极;将N掺杂多孔碳纳米棒NPC分散在高纯水中并超声,制得浓度为2.0mg/mL的NNR分散液,将5.0μL的NNR分散液滴涂在清洗干净的GCE表面并在红外灯下烘干获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美玲刘智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