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定位U型FPC的载台,包括载台本体和定位台;所述载台本体位于用于获取U型FPC图像的相机上方;所述定位台为透明结构,卡设于载台本体上表面;所述载台本体上设置有拍摄通孔;所述拍摄通孔位于定位台的下方,并与相机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U型FPC的插接效率。用新型提高U型FPC的插接效率。用新型提高U型FPC的插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定位U型FPC的载台
[0001]本技术属于显示面板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定位U型FPC的载台。
技术介绍
[0002]在显示面板生产过程中经常要对其进行点灯检查,检查时需要将显示面板与信号发生器电性连接以输入检测信号,通常显示面板通过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模组与信号发生器进行电性连接,通过信号发生器向显示面板输入电和信号,以到达点亮显示面板从而进行各项检测的目的,显示面板的PCB模组上具有接口(通常为连接器),测试连接用线路板(通常为柔性线路板,如FPC)一端与PCB模组上的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治具连接。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自动流程实现FPC与PCB板的插接,但现有技术插接FFC和FPC效率低,无法满足生产时效,主要因为在FP插接的自动化过程中缺乏一种视觉对位辅助定位平台,在执行插接动作之前,无法准确定位U型FPC的坐标信息,FPC从上料工位至插接工作的过程中缺乏中转平台,导致自动化设备无法在工位间精准执行FPC获取和插接动作,导致插接FPC过程错误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定位U型FPC的载台,提高U型FPC的插接效率。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定位U型FPC的载台,包括载台本体和定位台;所述载台本体位于用于获取U型FPC图像的相机上方;所述定位台为透明结构,卡设于载台本体上表面;所述载台本体上设置有拍摄通孔;所述拍摄通孔位于定位台的下方,并与相机相配合。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台的上表面与载台本体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U型FPC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中间连接部;所述定位台用于支承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位于定位台一侧的载台本体用于支承中间连接部。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载台本体的一侧边缘设置对称开设有两个轨道;每个轨道内部均设置有移动块;位于两个轨道之间的载台本体和两个移动块用于支承中间连接部。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轨道底部设置有沟槽;所述移动块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移动块与沟槽与螺母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的螺帽与移动块的顶面相配合;所述螺母与沟槽两侧的载台下表面相配合。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用于支承中间连接部的载台本体连通有真空气管,所述真空气管通过载台本体作用于中间连接部。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载台本体下方设置有向拍摄通孔照射的光源。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支架;所述载台本体固定于支架顶端。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架顶端上方的载台本体上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向载台
本体的另一侧边缘延伸;所述支架顶端设置有与腰型孔对应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腰型孔内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底部穿过腰型孔固定于螺纹孔内;所述第二螺栓的螺帽与腰型孔外侧的载台本体上表面相互配合。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中部设置有加强件。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透明的定位台和相机的配合,有效获取U型FPC的坐标位置,为后续的插接过程提供有效新型,进而提高插接动作的准确度。通过定位台的上表面与载台本体的上表面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保证U型FPC方式的稳定性。通过两个移动块之间的间距调节,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U型FPC的支承。所述载台本体用于支承中间连接部的中部,两个移动块用于支承中间连接部的两端,保证支承的稳定性。移动块与载台本体之间的间距便于夹持结构作用于中间连接部,从而实现U型FPC的转移。本技术可基于U型FPC的尺寸调整移动块的间距,调整完毕后实现移动块在轨道内的固定,保证载台在流水线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当U型FPC放置于载台且相机工作过程中,本技术通过真空气管实现真空吸附功能,减小产品的平整误差,并使U型FPC不在载台上发生位移,保证图像信息的获取准确度,满足相机的取像要求。本技术通过补充光源,保证图像信息的获取准确度。本技术通过腰型孔和螺纹孔的配合可以实现载台本体的位置调节,保证相机可以获得最佳的视野,保证像信息的获取准确度。本技术通过在支架中部设置加强件,保证载台的整体的平衡和稳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a;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b。
[0018]其中,1
‑
载台本体,2
‑
定位台,3
‑
支架,4
‑
移动块,41
‑
沟槽,5
‑
轨道,6
‑
腰型孔,7
‑
U型FPC,71
‑
第一连接端,72
‑
第二连接端,73
‑
中间连接段,8
‑
真空气管,9
‑
固定孔,10
‑
拍摄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技术,但它们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定。
[0020]如图1
‑
2所示,本技术一种用于定位U型FPC的载台,包括载台本体1、支架3、定位台2;所述载台本体1固定于支架3顶端并位于用于获取U型FPC7图像的相机上方;所述定位台2为透明结构,卡设于载台本体1上表面;所述载台本体1上设置有拍摄通孔10;所述拍摄通孔10位于定位台2的下方,并与相机相配合。所述U型FPC7放置于定位台2上,相机透过拍摄通孔10和定位台2拍摄U型FPC7的图像,从而获取其坐标信息。
[0021]优选地,所述定位台2的上表面与载台本体1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保证U型FPC7方式的稳定性。
[0022]优选地,所述U型FPC7包括第一连接端71和第二连接端7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连接端71和第二连接端72的中间连接部;所述定位台2用于支承第一连接端71和第二连接端72;位于定位台2一侧的载台本体1用于支承中间连接部,有效定位第一连接端71和第二连接端72的坐标位置。当用于转移U型FPC7的设备为吸取机构时,载台本体1和定位台2形成一个平
面结构。
[0023]优选地,当用于转移U型FPC7的设备为夹持机构时,所述载台本体1的一侧边缘设置对称开设有两个轨道5;每个轨道5内部均设置有移动块4;位于两个轨道5之间的载台本体1和两个移动块4用于支承中间连接部。通过两个移动块4之间的间距调节,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U型FPC7的支承。所述载台本体1用于支承中间连接部的中部,两个移动块4用于支承中间连接部的两端,保证支承的稳定性。移动块4与载台本体1之间的间距便于夹持结构作用于中间连接部,从而实现U型FPC7的转移。
[0024]优选地,所述轨道5底部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定位U型FPC的载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台本体和定位台;所述载台本体位于用于获取U型FPC图像的相机上方;所述定位台为透明结构,卡设于载台本体上表面;所述载台本体上设置有拍摄通孔;所述拍摄通孔位于定位台的下方,并与相机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定位U型FPC的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的上表面与载台本体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定位U型FPC的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FPC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中间连接部;所述定位台用于支承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位于定位台一侧的载台本体用于支承中间连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定位U型FPC的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本体的一侧边缘设置对称开设有两个轨道;每个轨道内部均设置有移动块;位于两个轨道之间的载台本体和两个移动块用于支承中间连接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定位U型FPC的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底部设置有沟槽;所述移动块设置有第一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精濑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