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3D打印生物医用镁合金丝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611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生物医用镁合金丝材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过程:熔炼制坯:将Mg锭熔化,于7777737℃加入Zn锭和Z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3D打印生物医用镁合金丝材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镁合金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生物医用镁合金丝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镁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比刚度、良好的散热性能、电磁屏蔽性能及阻尼减震性等优点,是实现结构材料减重的首选材料,是21世纪备受关注的绿色金属结构材料。同时,生物体内可降解吸收材料正成为生物材料的一个研究热点,而镁及镁合金在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上都有良好的表现。但是,镁合金产品生产主要采用压铸工艺、重力铸造等传统工艺技术,容易造成缩孔缩松、成分偏析、夹杂物和裂纹等缺陷,无法展现镁合金的性能优势。
[0003]近年来,伴随着增材制造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几乎可以消除传统铸造工艺带来的缺陷,并且3D打印技术可以通过三维实体分层拆解为二维平面,逐层叠加的方法,制造出尺寸精度更高、形状更加复杂的工件。但是,目前高强韧合金丝材缺乏相关制备技术,很难制备出等径细长的、组织均匀的镁合金丝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生物医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3D打印生物医用镁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熔炼制坯:将Mg锭熔化,于700~730℃加入Zn锭和Zn

Ca中间合金,再升温至760~780℃,依次加入Mg

Sn中间合金和Mg

Mn中间合金,待Mg

Sn中间合金和Mg

Mn中间合金完全熔化后进行静置除渣、浇铸、去皮,得到棒坯;热处理:对所述棒坯进行均质化处理;加工成型:将均质化处理后的棒坯依次进行挤压和拉拔加工处理,得到最终尺寸的用于3D打印生物医用镁合金丝材;以质量百分数计,所述用于3D打印生物医用镁合金丝材中各元素含量如下:Zn:3.2%~4%,Ca:0.5%~1%,Sn:0.1%~0.5%,Mn:0.1%~0.3%,余量为M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3D打印生物医用镁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熔炼制坯时,熔炼过程在SF2+CO2气体保护下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3D打印生物医用镁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棒坯进行均质化处理时,将马弗炉升温至300℃

320℃后放入铸锭,保温10h

12h后取出,然后空冷至室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3D打印生物医用镁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茹左君茹房大庆丁向东孙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