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沉井的后背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095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顶管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圆形沉井的后背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穿过挡板,所述挡板两面均与所述通槽内壁相抵接,所述挡板通过升降机构与所述底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确保了支撑板不与沉井内壁相接触,对沉井内壁起到保护的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沉井的后背墙


[0001]本技术涉及顶管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圆形沉井的后背墙。

技术介绍

[0002]在圆形成井的下端进行顶管施工时,通过采用顶管机对管道进行顶出,将土壤进行挤压,从而形成隧道,在顶管机进行工作时,需要采用后背墙对顶管机进行支撑,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浇筑的方式与圆形沉井的内壁相抵接,形成后背墙,对顶管机进行支撑,但是这种操作方式需要等混凝土进行凝固,导致完成的周期较长,影响了施工的进度,为了加快施工的进度,通过采用钢板来代替这样混凝土结构,但是由于在圆形沉井的内径是不相同,钢板的弧度不能发生改变,导致在钢板不能与不同尺寸的沉井内壁完全相抵接,从而导致受力面积较小,导致单位面积受到较大的压力,在进行支撑时,容易对圆形沉进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板不能与不同尺寸的沉井内壁完全相抵接,从而导致受力面积较小,导致单位面积受到较大的压力,在进行支撑时,容易对圆形沉进造成损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圆形沉井的后背墙。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沉井的后背墙,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所述底座(2)上开设有通槽(10),所述通槽(10)内穿过挡板(4),所述挡板(4)两面均与所述通槽(10)内壁相抵接,所述挡板(4)通过升降机构与所述底座(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沉井的后背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纹杆(3)、连接部(6),所述挡板(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部(6),两个所述连接部(6)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所述螺纹杆(3),两个所述螺纹杆(3)螺纹贯穿所述底座(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沉井的后背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银许俊锋宋科程汪凡程豪陈建伟梁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