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生产用全自动下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05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电容器生产用全自动下料设备,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焊接有引导槽,所述安装座的顶端焊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一侧设置有搬运机构,所述工作箱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柱,该电容器生产用全自动下料设备,在使用时,由工作箱接受移动指令端开始工作指令,控制伺服电机开始工作,主动轴盘旋转,通过第一旋转轴带动主动杆旋转,进而通过第二旋转轴带动V形杆短端绕第三旋转轴旋转,当V形杆长端绕第三旋转轴旋转时,由于小带轮与皮带紧密贴合,而大带轮与固定槽焊接,使得小带轮发生旋转,进而带动第四旋转轴、拾取座旋转,工作箱与旋转舵机电性连接,控制拾取夹,将引导槽内的电容器芯子,自动拾取至传送带,运输至下一加工阶段。下一加工阶段。下一加工阶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器生产用全自动下料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器加工生产
,尤其涉及电容器生产用全自动下料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一个导体被另一个导体所包围,或者由一个导体发出的电场线全部终止在另一个导体的导体系,称为电容器,其是储存电量和电能的元件,广泛运用在数码电子领域,在电容器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是电容器卷绕机,将电容器薄膜、铝箔或极片按照设计的组合方式卷绕在一起形成电容器芯子,之后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在普通加工厂中这个过程一般通过人工的方式搬运至另外的生产线上,故此,特别需要电容器生产用全自动下料设备。
[0003]但是在普通加工场中,电容器卷绕机生产的电容器芯子,一般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搬运,使其进入下一个工序,这个过程耗时耗力,增加了工作时长,使得工作效率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容器生产用全自动下料设备,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普通加工场中,电容器卷绕机生产的电容器芯子,一般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搬运,使其进入下一个工序,这个过程耗时耗力,增加了工作时长,使得工作效率不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容器生产用全自动下料设备,包括安装座(1)和搬运机构(4),搬运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401)、主动轴盘(402)、第一轴套(403)、第一旋转轴(404)、主动杆(405)、第二轴套(406)、第二旋转轴(407)、第三轴套(408)、第四轴套(409)、V形杆(4010)、第三旋转轴(4011)、第五轴套(4012)、大带轮(4013)、固定槽(4014)、皮带(4015)、小带轮(4016)、第四旋转轴(4017)、第六轴套(4018)、拾取座(4019)、旋转舵机(4020)和拾取夹(402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一侧焊接有引导槽(2),所述安装座(1)的顶端焊接有工作箱(3),所述工作箱(3)的一侧设置有搬运机构(4),所述工作箱(3)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顶端内嵌有副伺服电机(6),所述副伺服电机(6)一侧设置有第五旋转轴(7),所述第五旋转轴(7)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8),所述传送带(8)的另一端内侧设置有第六旋转轴(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生产用全自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401)、主动轴盘(402)、第一轴套(403)、第一旋转轴(404)、主动杆(405)、第二轴套(406)、第二旋转轴(407)、第三轴套(408)、第四轴套(409)、V形杆(4010)、第三旋转轴(4011)、第五轴套(4012)、大带轮(4013)、固定槽(4014)、皮带(4015)、小带轮(4016)、第四旋转轴(4017)、第六轴套(4018)、拾取座(4019)、旋转舵机(4020)和拾取夹(4021),所述工作箱(3)的顶端螺钉连接有伺服电机(401),所述伺服电机(401)的一端设置有主动轴盘(402),所述主动轴盘(40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轴套(403),所述主动轴盘(402)的一侧卡槽连接有第一旋转轴(404),所述第一旋转轴(404)的外侧设置有主动杆(405),所述第一旋转轴(404)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轴套(406),所述主动杆(40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旋转轴(407),所述第二旋转轴(407)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三轴套(408),所述第二旋转轴(407)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柏林大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