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河道明挖隧道顶部回填渡槽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008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8
本申请涉及既有河道明挖隧道顶部回填渡槽施工结构,该方案包括加筋泡沫混凝土墙背回填结构、钢筋网片加筋立体式角钢支架、泡沫混凝土垫层快速找平装置、渡槽底板钢筋原位抬高绑扎胎架、渡槽侧墙钢筋原位绑扎胎架、渡槽侧墙分段浇筑模板体系及渡槽外侧加强肋板顶部吊挂式模板体系。方法为利用该施工结构进行施工。本申请可改善结构安全性,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可靠。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可靠。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既有河道明挖隧道顶部回填渡槽施工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隧道工程领域,适用于明挖隧道回填施工,具体涉及既有河道明挖隧道顶部回填渡槽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明挖法明挖下穿河流隧道施工后,需要对隧道顶部的进行回填,并在隧道上方施工渡槽对河流进行恢复,如果采用常规的土方回填方式,由于回填土方不容易压实,回填土在后期容易出现大范围的沉降,从而导致渡槽出现破坏、河水从渡槽内渗漏至地下的情况。在河道水流的长期冲刷作用下,容易将隧道顶部的回填土掏空,河水渗入隧道外侧的土体内,从而增加了隧道渗漏水风险。因此,需要对明挖法下穿河流隧道上方的土方回填和渡槽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在保证恢复既有河道的过水能力后,还要保证河道下方隧道的安全。
[0003]鉴于此,针对以往明挖隧道回填施工中的不足,亟待一种新的既有河道区域明挖隧道顶部轻质泡沫混凝土回填渡槽的施工方法,以改善结构安全性,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既有河道明挖隧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既有河道明挖隧道顶部回填渡槽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筋泡沫混凝土墙背回填结构、钢筋网片加筋立体式角钢支架、泡沫混凝土垫层快速找平装置、渡槽底板钢筋原位抬高绑扎胎架、渡槽侧墙钢筋原位绑扎胎架、渡槽侧墙分段浇筑模板体系及渡槽外侧加强肋板顶部吊挂式模板体系;所述加筋泡沫混凝土墙背回填结构包括明挖隧道(2)、泡沫混凝土(5)及钢筋网片(4),所述明挖隧道(2)在穿过既有河道(1)处设有渡槽(3),所述钢筋网片(4)和泡沫混凝土(5)回填于所述明挖隧道(2)上部;所述钢筋网片加筋立体式角钢支架连接所述钢筋网片(4)和泡沫混凝土(5),用于支撑并加固所述钢筋网片(4)和泡沫混凝土(5);所述泡沫混凝土垫层快速找平装置设于所述泡沫混凝土(5)上方,用于对铺设于所述泡沫混凝土(5)上方的泡沫混凝土垫层(7)进行整平操作;所述渡槽底板钢筋原位抬高绑扎胎架设于进行整平操作后的所述泡沫混凝土垫层(7)顶部,用于方便进行绑扎钢筋操作;所述渡槽侧墙钢筋原位绑扎胎架设于进行整平操作后的所述泡沫混凝土垫层(7)顶部,用于方便进行绑扎钢筋操作;所述渡槽侧墙分段浇筑模板体系用于对渡槽(3)上方的渡槽侧墙进行施工,包括第一段侧墙(32)、第一段模板(33)、第二段模板(34)、第二段侧墙(35)及钢管(36),所述第一段模板(33)和所述第二段模板(34)分别设于第一段侧墙(32)和第二段侧墙(35)两侧,所述钢管(36)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段模板(33)和所述第二段模板(34)的外侧;所述渡槽外侧加强肋板顶部吊挂式模板体系用于对所述渡槽侧墙分段浇筑模板体系进行支护加强,包括水平支撑杆(40)、吊杆(41)、三角形侧模(42)、顶模(43)、U型带孔卡箍(44)及螺杆(47),所述水平支撑杆(40)通过U型固定件(39)固定于侧墙(38)外侧一边,所述吊杆(41)一端固定于所述水平支撑杆(40)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三角形侧模(42)上,所述三角形侧模(42)设于加强肋板(6)两侧,所述顶模(43)设于所述三角形侧模(42)之间,所述U型带孔卡箍(44)固定两侧的三角形侧模(42)和顶模(43),并通过矩形螺帽(46)固定穿过所述螺杆(47)的螺杆孔(45)进行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河道明挖隧道顶部回填渡槽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加筋立体式角钢支架包括L型角钢(9)、支撑型钢(10)及横向连接型钢(12),所述钢筋网片(4)通过固定铁丝(11)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张超峰吴香薛琳谢茗庄刘明王庆寿余淑萍虞艇翁志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