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段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506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段施工方法,其包括测量放样、基坑分段开挖、泵房支护施工和泵房基坑开挖等过程,基坑分段开挖和泵房基坑开挖的过程均采用多层开挖的方式,并且每开挖一层均进行挂网喷锚施工,同时挖出临时边坡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测量放样、基坑分段开挖,辅以泵房支护施工和泵房基坑开挖,能够快速有效的完成隧道段的施工,并且分段分层的开挖方式能够更好的完成挖掘任务,开挖过程中挖出临时边坡,可提高稳定性,挂网喷锚的方式可以防止边坡由表及里遭受风化侵蚀和降雨冲刷,同时泵房支护施工以及泵房基坑开挖可以保证泵房的施工完成,保证隧道内的排水效果。道内的排水效果。道内的排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段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导接头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在针对肇庆高新区麒麟湖片区大旺大道快速化立体交通升级改造的工程中,现有的隧道施工方法在开挖、排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隧道段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段施工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可靠的完成隧道段的施工。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隧道段施工方法,包括:
[0006]测量放样;
[0007]基坑分段,将所述基坑分为第一节段、第二节段、第三节段和第四节段,所述第一节段位于所述基坑沿道路延伸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节段位于所述第一节段的两侧,所述第三节段位于所述第二节段的两侧,所述第四节段位于所述第三节段的两侧;
[0008]第一节段开挖,从所述第一节段的边坡线往内开挖,并分三层开挖,每开挖一层进行挂网喷锚施工,在纵断面方向往所述第二节段方向开挖第一临时边坡;
[0009]泵房支护施工,在泵房基坑位置设置冠梁和支撑梁;
[0010]第二节段开挖,从两侧所述第二临时边坡往中间开挖,并分三层开挖,每开挖一层进行挂网喷锚施工,在纵断面方向往所述第三节段的方向开挖第二临时边坡;
[0011]第三节段开挖,从两侧所述第三临时边坡往中间开挖,并分两层开挖,每开挖一层进行挂网喷锚施工,在纵断面方向往所述第四节段的方向开挖第三临时边坡;
[0012]第四节段开挖,从两侧所述第四临时边坡往中间开挖,并分两层开挖,每开挖一层进行挂网喷锚施工;
[0013]泵房基坑开挖,所述冠梁和所述支撑梁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挖泵房处基坑。
[001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段开挖采用两侧出土的方式将土运出,所述第二节段开挖、所述第三节段开挖和所述第四节段开挖均采用单侧出土的方式将土运出,且单侧出土的方向均为背离所述第一节段的方向。
[001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临时边坡、所述第二临时边坡和所述第三临时边坡的坡度均为1:1.5。
[001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坑沿道路延伸方向设有多个集水坑,相邻的两个集水坑之间间隔为20m~40m。
[001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坑的两侧间隔设有多个台阶并且增加前后端放坡
作为进出通道,所述通道的两边设有防护栏。
[001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网喷锚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0019]人工清坡,机械开挖后辅以人工修整坡面;
[0020]预埋PVC管,将PVC管预埋入坡面内;
[0021]初喷砼,将喷料拌合后进行初喷;
[0022]铺设钢筋网,将钢筋网搭设在坡面上;
[0023]复喷砼;
[0024]坡面养护。
[002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网喷锚施工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6]将土钉打入坡内。
[002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坡面养护采用喷水养护的方式。
[002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坑的坡顶线外侧以及所述基坑的坡脚线内侧均设有排水沟。
[002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坑内设有多个疏干井,多个所述疏干井间隔设于所述基坑内。
[0030]本申请的隧道段施工方法,采用测量放样、基坑分段开挖,辅以泵房支护施工和泵房基坑开挖,能够快速有效的完成隧道段的施工,并且分段分层的开挖方式能够更好的完成挖掘任务,开挖过程中挖出临时边坡,可提高稳定性,挂网喷锚的方式可以防止边坡由表及里遭受风化侵蚀和降雨冲刷,同时泵房支护施工以及泵房基坑开挖可以保证泵房的施工完成,保证隧道内的排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申请的隧道段施工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33]图3是本申请的第一节段剖视图;
[0034]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图。
[0035]图中,1、基坑;11、第一节段;12、第二节段;13、第三节段;14、第四节段;15、第一临时边坡;2、泵房基坑;21、冠梁;22、支撑梁;3、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采用的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
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9]如图1

4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隧道段施工方法,包括:
[0040]测量放样;
[0041]基坑分段,将所述基坑1分为第一节段11、第二节段12、第三节段13和第四节段14,所述第一节段11位于所述基坑1沿道路延伸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节段12位于所述第一节段11的两侧,所述第三节段13位于所述第二节段12的两侧,所述第四节段14位于所述第三节段13的两侧;
[0042]第一节段11开挖,从所述第一节段11的边坡线往内开挖,并分三层开挖,每开挖一层进行挂网喷锚施工,在纵断面方向往所述第二节段12方向开挖第一临时边坡15;
[0043]泵房支护施工,在泵房基坑2位置设置冠梁21和支撑梁22;
[0044]第二节段12开挖,从两侧所述第二临时边坡往中间开挖,并分三层开挖,每开挖一层进行挂网喷锚施工,在纵断面方向往所述第三节段13的方向开挖第二临时边坡;
[0045]第三节段13开挖,从两侧所述第三临时边坡往中间开挖,并分两层开挖,每开挖一层进行挂网喷锚施工,在纵断面方向往所述第四节段14的方向开挖第三临时边坡;
[0046]第四节段14开挖,从两侧所述第四临时边坡往中间开挖,并分两层开挖,每开挖一层进行挂网喷锚施工;
[0047]泵房基坑2开挖,所述冠梁21和所述支撑梁22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挖泵房处基坑。
[0048]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放样;基坑分段,将所述基坑分为第一节段、第二节段、第三节段和第四节段,所述第一节段位于所述基坑沿道路延伸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节段位于所述第一节段的两侧,所述第三节段位于所述第二节段的两侧,所述第四节段位于所述第三节段的两侧;第一节段开挖,从所述第一节段的边坡线往内开挖,并分三层开挖,每开挖一层进行挂网喷锚施工,在纵断面方向往所述第二节段方向开挖第一临时边坡;泵房支护施工,在泵房基坑位置设置冠梁和支撑梁;第二节段开挖,从两侧所述第二临时边坡往中间开挖,并分三层开挖,每开挖一层进行挂网喷锚施工,在纵断面方向往所述第三节段的方向开挖第二临时边坡;第三节段开挖,从两侧所述第三临时边坡往中间开挖,并分两层开挖,每开挖一层进行挂网喷锚施工,在纵断面方向往所述第四节段的方向开挖第三临时边坡;第四节段开挖,从两侧所述第四临时边坡往中间开挖,并分两层开挖,每开挖一层进行挂网喷锚施工;泵房基坑开挖,所述冠梁和所述支撑梁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挖泵房处基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段开挖采用两侧出土的方式将土运出,所述第二节段开挖、所述第三节段开挖和所述第四节段开挖均采用单侧出土的方式将土运出,且单侧出土的方向均为背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鹏尹建蓝国雄张坚荣戴立强翁焕凯甘子敬蒋舒曦彭礼钢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