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600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外壳,第一侧壁上开设有开口;石墨电极;防护壳,置于外壳内,防护壳包括挡板和围边,挡板平行于第一侧壁,挡板的底部连接于外壳的内底壁,围边沿挡板的周向延伸并连接于挡板与第一侧壁之间,挡板、围边以及外壳之间围成安装腔,开口与安装腔正对连通;打磨机,置于安装腔内并与外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打磨机嵌入安装在外壳内的安装腔中,无需长距离运输石墨电极,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避免了打磨机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降低了检测需要的空间成本。测需要的空间成本。测需要的空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料通常使用光谱仪进行检测。光谱仪包括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石墨电极,光谱仪通过石墨电极放电的方式实现对油料的检测。石墨电极放电过程中,外表面会发生积碳现象,每次检测样品油料前,均需要利用打磨机打磨石墨电极,才能保证油料样品在检测时被激发。现有技术中,光谱仪与打磨机为相互独立的两个仪器,通常分开单独放置,检测时占用的空间较大,而且若光谱仪与打磨机之间的间距过大,还需要在两个仪器之间运输石墨电极,不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0003]基于此,亟需一种检测装置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以将打磨机嵌入安装在外壳内的安装腔中,无需长距离运输石墨电极,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避免了打磨机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减少了检测需要的空间。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0007]外壳,第一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开口;...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第一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开口;石墨电极(2),可拆卸置于所述外壳(1)内,用于检测待检测物;防护壳(3),置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防护壳(3)包括挡板(31)和围边(32),所述挡板(31)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挡板(31)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外壳(1)的内底壁,所述围边(32)沿所述挡板(31)的周向延伸并连接于所述挡板(31)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所述挡板(31)、所述围边(32)以及所述外壳(1)之间围成安装腔(5),所述开口与所述安装腔(5)正对连通;打磨机(4),置于所述安装腔(5)内并与所述外壳(1)连接,用于打磨所述石墨电极(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承载座(6),所述承载座(6)置于所述安装腔(5)内,所述承载座(6)连接于所述防护壳(3),所述承载座(6)与所述内底壁之间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承载座(6)上开设有通孔(61),线缆(7)的一端能够依次穿过所述外壳(1)和所述通孔(61)并与所述打磨机(4)的电机(41)电连接,所述线缆(7)的另一端连接于外部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4)与所述承载座(6)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连接螺栓(8),所述打磨机(4)的机壳(42)的侧壁上凸出设置有底座板(43),所述连接螺栓(8)的螺柱依次穿过所述底座板(43)和所述承载座(6)并与螺母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4)的磨削组件(44)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荣网黄建永李玉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书豪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