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小型立体定向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00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多功能小型立体定向仪。由相互独立的固定系统、坐标系统和手术器械运载系统组成。其特征是固定系统由固定于头颅的框架和放置在其上的滑杆、滑板组成。滑板和滑杆可分别作X、Y方向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适用于X线定向手术,又能在CT扫描下行定向手术。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摄片条件可保持恒定,计算精度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手术或诊断用辅助设备,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X线、CT扫描的多功能小型立体定向仪。中国专利局于88年8月17日公布了申请号为87216014,名称为直接固定在颅骨上的脑立体定向仪,由相互独立的固定系统、坐标系统和手术器械运载系统组成。其坐标系统是在一金属圆盘的上部,通过支架固定有两面相互垂直的扇形坐标盘,两面扇形坐标盘上分别安装有可沿扇面平行移动的活动盘。其手术器械运载系统是通过活动盘上的定位孔和导向孔固定连接。其不足之处在于,固定系统采用卡爪和螺钉。固定时,在人脑的颅骨表面钻孔,通过卡爪和螺钉将其上部的坐标系统和手术器械运载系统直接固定在颅骨表面。由于颅骨表面形状不规则,没有恒定坐标系,摄片时,位置不能恒定产生明显误差。其不足之处还在于功能单一,手术范围小,又只能用于X线,不能兼顾CT扫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改进现有技术中小型立体定向仪的固定系统,从而保证摄片位置恒定,提高精度。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适用于X线和CT的小型立体定向仪,使其多功能化。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由相互独立的固定系统、坐标系统和手术器械运载系统组成。所述的坐标系统是在一金属圆盘的上部,通过支架固定有两面相互垂直的扇形坐标盘,两面扇形坐标盘上分别安装有可沿扇面平行移动的活动盘。所述的手术器械运载系统通过活动盘上的定位孔和导向孔固定连接。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固定系统。所述的固定系统由框架、滑杆和滑板组成。滑板固定在金属圆盘的底部,并放置在滑杆上,滑杆放置在框架上。滑板能在滑杆上作X方向平行移动,滑杆则能在框架上作Y方向平行滑动。所述的框架为多边形,其前、后、左、右四面板上分别各嵌有四个小铅点。所述的小铅点作为X线定向手术时,正位片和侧位片的基点,用以计算出正、侧位片的放大系数K,确定靶点角度和深度,该铅点还可作为常规立体定向术,求Z数值参考线。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多边形框架的左、右面板和滑杆上分别标有刻度线,并且在框架左、右面板上分别嵌有“N”形金属条。CT扫描时,可用CT测量尺在图像上直接测出Z坐标值,根据定向仪中心零点及靶点在由滑杆和框架组成的坐标内的坐标值,便可准确得出定向仪中心零点至靶点的距离,以及前后左右偏转角度。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既可适用于X线定向手术,又可在CT扫描下行定向手术,从而为小型定向仪与CT相结合开辟一条新途径。2、由于采用由滑板、滑杆和框架组成的固定系统,并以框架固定,使摄片条件易保持恒定,消除了由于摄片条件不恒定产生的误差。3、本技术在框架侧边设置小铅点,在计算方法上,放大系数采用两侧放大系数平均值,使计算精度大大提高。4、本技术可同时进行双侧、多靶点毁损和活检术,扩大了小型定向仪使用范围。5、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携带方便,在手术过程中,病人可随时起坐或行走,对术中产生不良反应容易护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滑板、滑杆及框架位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框架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滑板,2、滑杆,3、框架,4、金属圆盘,5、支架,6、扇形坐标盘,7a、7b、活动盘,8、手术器械运载系统,9、固定螺钉,10、小铅点,11、金属条,12、固定孔。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图3,框架(3)为八边形、有机玻璃制品,其前后、左右相对面板分别相互平行,在前、后、左、右各面板上分别各嵌有四个小铅点(10),每面板上相邻两小铅点相距100mm。在框架(3)的左右面板上分别嵌有“N”形金属条(11),其“N”的竖直边与斜边夹角为45°。所述的八边形框架的各面板上均有固定孔(12),并且,在框架左、右面板上表有刻度。参见图2,在框架(3)上放置滑杆(2),所述的滑杆(2)为“ ”形,其上标有刻度。滑杆(2)可在框架(3)上作Y方向平行滑动,其位置可以用固定螺钉(9)固定。在滑杆(2)上,放置滑板(1),滑板(1)亦为“ ”形,可在滑杆(2)上作X方向的平行滑动,滑板(1)的位置同样可用固定螺钉固定。参见图1,滑板(1)固定在金属圆盘(4)的底部,在金属圆盘(4)的上方,通过支架(5)固定有两面相互垂直的扇形坐标盘(6),两面坐标盘(6)上分别连接有活动盘(7a、7b),手术器械运载系统通过活动盘(7a)上的定位孔及导向孔固定连接。使用时,放置框架(3)于头部,其中线与头颅矢状线吻合,并且头顶不超过框架(3)上平面,以避免妨碍框架(3)上放置的滑杆(2)和滑板(1)的滑动。用固定钉通过固定孔(12)将框架(3)固定于头颅。为了在扫描中不产生伪影,固定钉的固定位置应远离靶点层面。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小型立体定向仪,由相互独立的固定系统,坐标系统和手术器械运载系统组成,所述的坐标系统是在一金属圆盘(4)的上部,通过支架(5)固定有两面相互垂直的扇形坐标盘(6),两面扇形坐标盘(6)上分别安装有可沿扇形平行移动的活动盘(7a、7b),所述的手术器械运载系统通过活动盘(7a)上的固定孔和导向孔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固定系统;a、所述的固定系统由框架(3)、滑杆(2)和滑板(1)组成;b、所述的滑板(1)固定在金属圆盘的底部,滑板(1)放置在滑杆(2)上,滑杆(2)放置在框架(3)上;c、所述的框架(3)为多边形,其前、后、左、右四面板上分别各嵌有四个小铅点(10),在其左面板和右面板上,分别嵌有“N”形金属条(11),各面板上均有固定孔(12);d、在滑杆(2)和所述框架(3)的左右面板上分别标有刻度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定向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板(1)与滑杆(2)均为“”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定向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3)为八边形,其前后、左右相对面板分别相互平行,所述框架(3)各面板上相邻两小铅点相距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定向仪,其特征在于,所述“N”形金属条的竖直边与斜边夹角为45°。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多功能小型立体定向仪。由相互独立的固定系统、坐标系统和手术器械运载系统组成。其特征是固定系统由固定于头颅的框架和放置在其上的滑杆、滑板组成。滑板和滑杆可分别作X、Y方向滑动。本技术既可适用于X线定向手术,又能在CT扫描下行定向手术。使用本技术摄片条件可保持恒定,计算精度大大提高。文档编号A61B19/00GK2065893SQ9020372公开日1990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27日专利技术者汪业汉, 董以健, 许建平, 张大新, 崔建国 申请人:安徽省立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小型立体定向仪,由相互独立的固定系统,坐标系统和手术器械运载系统组成,所述的坐标系统是在一金属圆盘(4)的上部,通过支架(5)固定有两面相互垂直的扇形坐标盘(6),两面扇形坐标盘(6)上分别安装有可沿扇形平行移动的活动盘(7a、7b),所述的手术器械运载系统通过活动盘(7a)上的固定孔和导向孔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固定系统;a、所述的固定系统由框架(3)、滑杆(2)和滑板(1)组成;b、所述的滑板(1)固定在金属圆盘的底部,滑板(1)放置在滑杆(2)上,滑杆( 2)放置在框架(3)上;c、所述的框架(3)为多边形,其前、后、左、右四面板上分别各嵌有四个小铅点(10),在其左面板和右面板上,分别嵌有“N”形金属条(11),各面板上均有固定孔(12);d、在滑杆(2)和所述框架(3)的左右面板 上分别标有刻度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业汉董以健许建平张大新崔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