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导流的无纺布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89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向导流的无纺布面料,包括耐磨层、第一无纺层、弹力层、连接纤维层、导流层、第二无纺层和柔肤层;还包括:第一无纺层,其下端与所述耐磨层的上端相互连接;弹力层,安装在所述第一无纺层的上端;锁边层,与所述耐磨层相互连接,且所述锁边层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无纺层和所述弹力层的外表面相互贴合。该双向导流的无纺布面料,通过耐磨层上安装的防滑凸起增加美观性的同时还能避免出现起球磨损的情况,且通过弹力层和连接纤维层可在保证无纺布弹性的同时能保证无纺布的稳定性,通过导流层上设置的横向导流凸起和纵向导流凸起可实现对尿液进行横向以及纵向导流,避免尿液堆积在某一位置,影响后续吸水结构对尿液的吸水效果。吸水效果。吸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导流的无纺布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面料
,具体为双向导流的无纺布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无纺布面料主要用于口罩、尿不湿、服装以及填充材料等领域,因无纺布具有透气、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因此,别广泛的使用在生活中。
[0003]公开号为:CN211942419U的一种高弹性无纺布复合面料,包括亲肤层、无纺布复合层、装饰织物层,所述无纺布复合层在所述亲肤层与所述装饰织物层之间;所述无纺布复合层由所述亲肤层向所述装饰织物层方向依次包括弹性无纺布层、涤氨纶网布层、PP纤维层,所述弹性无纺布层与所述PP纤维层分别粘合在所述涤氨纶网布层两侧表面,所述亲肤层与所述无纺布复合层通过绗缝的方式连接,所述装饰织物层通过弹力线按设计的花纹样式和所述亲肤层、无纺布复合层绗缝连接。亲肤层和身体接触,可以保证穿着的舒适性;弹性无纺布作为保温层,本高弹性无纺布复合面料用无纺布复合层作为防风保暖层,御寒、透湿、重量轻、强度高、弹性好,在内部和亲肤层绗缝连接,保证身体接触的舒适性,在外部和装饰织物层绗缝,保证本高弹性无纺布复合面料的美观性。本高弹性无纺布复合面料的整体重量轻、保暖效果高、弹性佳、强度高,并且价格低,适合作为冬季裤子用面料。
[0004]但在对常见的无纺布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因其缺少双向导流结构,从而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在保证透气的同时不影响水的通过,从而在将无纺布应用在尿不湿中时,因无纺布对水的导流效果以及透气效果不佳,此时尿液易堆积在一处,无法保证尿液均匀的被吸收,从而使婴儿易出现尿疹和红疹现象,影响婴幼儿的舒适感。
[0005]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无纺布面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向导流的无纺布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无法在保证透气的同时不影响水的通过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向导流的无纺布面料,包括耐磨层、第一无纺层、弹力层、连接纤维层、导流层、第二无纺层和柔肤层;
[0008]还包括:
[0009]第一无纺层,其下端与所述耐磨层的上端相互连接;
[0010]弹力层,安装在所述第一无纺层的上端,且所述弹力层上端安装有连接纤维层;
[0011]锁边层,与所述耐磨层相互连接,且所述锁边层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无纺层和所述弹力层的外表面相互贴合;
[0012]导流层,与所述连接纤维层相互连接,且所述导流层与所述锁边层的内表面相互贴合;
[0013]第二无纺层,其下端设置有所述导流层,且所述第二无纺层与所述锁边层相互贴
合;
[0014]柔肤层,设置为抗起球纯棉材质,且所述柔肤层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无纺层的上端相互连接,并且所述柔肤层与所述锁边层相互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弹力层为受到外力拉扯时纱线会产生滑移的针织面料,通过上述结构,便于在弹力层的作用下,增加无纺布的弹力效果。
[0016]优选的,所述连接纤维层内腔交织有冰丝纤维层、复合纤维层和麻纤维层,且所述连接纤维层的厚度为0.05mm,通过上述结构,可保证无纺布的稳定性。
[0017]优选的,所述导流层包含有:横向导流凸起和纵向导流凸起;
[0018]横向导流凸起,等距离设置在所述导流层的上下两端;
[0019]纵向导流凸起,等距离设置在所述导流层的上下两端。
[0020]优选的,所述纵向导流凸起与横向导流凸起呈相互交织分布,且所述纵向导流凸起与横向导流凸起均与所述第二无纺层相互连接,并且所述纵向导流凸起与横向导流凸起均与所述连接纤维层相互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实现横向以及纵向导流的效果。
[0021]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的下端等距离设置有防滑凸起,且所述防滑凸起设置为橡胶材质,并且所述防滑凸起外表面设置为雾面,通过上述结构,便于在防滑凸起的作用下对耐磨层进行防滑保护。
[0022]优选的,所述柔肤层设置为100%棉材质,且所述柔肤层其细度为416dtex,并且所述柔肤层的经密度为110根/10cm,纬密度为114根/10cm,通过上述结构,便于保证使用时的舒适性。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该双向导流的无纺布面料,设置有耐磨层、第一无纺层和第二无纺层,从而通过耐磨层上安装的防滑凸起增加美观性的同时还能避免出现起球磨损的情况,且通过弹力层和连接纤维层可在保证无纺布弹性的同时还能保证无纺布的稳定性;
[0025](2)该双向导流的无纺布面料,设置有导流层、横向导流凸起和纵向导流凸起,此时通过导流层上设置的横向导流凸起和纵向导流凸起可实现对尿液进行横向以及纵向导流,避免尿液堆积在某一位置,从而影响后续吸水结构对尿液的吸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导流层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锁边层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防滑凸起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横向导流凸起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锁边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耐磨层;2、防滑凸起;3、第一无纺层;4、弹力层;5、连接纤维层;6、导流层;601、横向导流凸起;602、纵向导流凸起;7、第二无纺层;8、柔肤层;9、锁边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双向导流的无纺布面料,包括耐磨层1、第一无纺层3、弹力层4、连接纤维层5、导流层6、第二无纺层7和柔肤层8;
[0034]还包括:
[0035]第一无纺层3,其下端与耐磨层1的上端相互连接;
[0036]弹力层4,安装在第一无纺层3的上端,且弹力层4上端安装有连接纤维层5;
[0037]锁边层9,与耐磨层1相互连接,且锁边层9的内表面与第一无纺层3和弹力层4的外表面相互贴合;
[0038]导流层6,与连接纤维层5相互连接,且导流层6与锁边层9的内表面相互贴合;
[0039]第二无纺层7,其下端设置有导流层6,且第二无纺层7与锁边层9相互贴合;
[0040]柔肤层8,设置为抗起球纯棉材质,且柔肤层8的下端与第二无纺层7的上端相互连接,并且柔肤层8与锁边层9相互连接;
[0041]本例中弹力层4为受到外力拉扯时纱线会产生滑移的针织面料;连接纤维层5内腔交织有冰丝纤维层、复合纤维层和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向导流的无纺布面料,包括耐磨层(1)、第一无纺层(3)、弹力层(4)、连接纤维层(5)、导流层(6)、第二无纺层(7)和柔肤层(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无纺层(3),其下端与所述耐磨层(1)的上端相互连接;弹力层(4),安装在所述第一无纺层(3)的上端,且所述弹力层(4)上端安装有连接纤维层(5);锁边层(9),与所述耐磨层(1)相互连接,且所述锁边层(9)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无纺层(3)和所述弹力层(4)的外表面相互贴合;导流层(6),与所述连接纤维层(5)相互连接,且所述导流层(6)与所述锁边层(9)的内表面相互贴合;第二无纺层(7),其下端设置有所述导流层(6),且所述第二无纺层(7)与所述锁边层(9)相互贴合;柔肤层(8),设置为抗起球纯棉材质,且所述柔肤层(8)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无纺层(7)的上端相互连接,并且所述柔肤层(8)与所述锁边层(9)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导流的无纺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层(4)为受到外力拉扯时纱线会产生滑移的针织面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导流的无纺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纤维层(5)内腔交织有冰丝纤维层、复合纤维层和麻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艺志刘日华郑志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格菲林卫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