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古树移植装置,所述古树移植装置包括外框壳、推进板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外框壳用于围设在树根的外周,所述外框壳的一侧板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推进板设于所述外框壳的开口侧;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推进板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推进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口移动,以使所述推进板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外框壳内,并形成所述外框壳的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古树移植装置在挖掘工作坑的时候,外框壳围设在树根的外周,可以防止挖掘的过程中损坏树根,对树根起到保护作用;并且通过驱动装置的逐渐推进,完成对树根底部的切断,实现对古树的移植,相比于多次试探挖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古树移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大型苗木移植
,具体涉及一种古树移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在施工的时候,当施工场地长有年数较久的老树或者名木,不能直接破坏树木,需要对树木从根部移植,目前常见的树木移植技术是通过人工或机械一次次试探,不仅容易造成误挖破坏树木,影响古树移植后的再生长;过程还比较繁琐,移植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古树移植装置,旨在不损坏树根的同时实现对古树的高效移植。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古树移植装置,包括:
[0005]外框壳,用于围设在树根的外周,所述外框壳的一侧板底部设有开口;
[0006]推进板,设于所述外框壳的开口侧;以及
[0007]驱动装置,与所述推进板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推进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口移动,以使所述推进板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外框壳内,并形成所述外框壳的底板。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框壳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侧板内侧面凹陷形成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用于与所述推进板卡接;
[0009]所述推进板沿其移动路径的相对两侧分别卡接于所述开口和所述卡接槽。
[00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框壳的顶部设有吊钩。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0012]背板,用于靠设于工作坑的内壁;以及
[0013]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推进板连接。
[00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固接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的横梁,所述横梁能抵接并推动所述推进板。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推进板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辅助刃。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古树移植装置还包括:
[0017]导向组件,设于所述推进板的底部,且与所述推进板滑动连接,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外框壳的避让槽。
[00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推进板的移动路径依次插接配合的导向板。
[00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的顶部设有导轨,所述推进板上设有能置于所述导轨内的滑轮。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框壳包括四个首尾相接的连接板,所述开口设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均分别设有插入段,所述插入段的壁厚
从上至下逐渐减薄。
[0021]本申请实施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古树移植装置在挖掘工作坑的时候,外框壳围设在树根的外周,可以防止挖掘的过程中损坏树根,对树根起到保护作用;并且通过驱动装置的逐渐推进,完成对树根底部的切断,实现对古树的移植,相比于多次试探挖掘,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古树移植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古树移植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连接板之间的拆卸状态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导向组件的拆解状态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
‑
外框壳;11
‑
开口;12
‑
卡接槽;13
‑
吊钩;14
‑
连接板;141
‑
连接件;142
‑
通孔;15
‑
插入段;
[0028]20
‑
推进板;21
‑
辅助刃;22
‑
滑轮;
[0029]30
‑
驱动装置;31
‑
背板;32
‑
液压缸;33
‑
横梁;
[0030]40
‑
导向组件;41
‑
导向板;411
‑
导向柱;412
‑
导向孔;42
‑
导轨;43
‑
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2]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以古树为工作对象进行陈述,但其实本申请实施例可用于各种大型树木的移植。
[0033]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古树移植装置进行说明。所述古树移植装置,包括外框壳10、推进板20以及驱动装置30,外框壳10用于围设在树根的外周,外框壳10的一侧板底部设有开口11;推进板20设于外框壳10的开口11侧;驱动装置30与推进板20连接,驱动装置30用于带动推进板20靠近或远离开口11移动,以使推进板20通过开口11进入外框壳10内,并形成外框壳10的底板。
[0034]本实施例提供的古树移植装置,在使用前,需要先在古树的周围挖出工作坑,工作坑挖掘之前,先在古树的树根四周确定土球的范围,然后进行标记,根据标记将外框壳10插入土中,然后分段打入土内(每次宜打入40
‑
50cm),直至打入预定深度,然后将外框壳10外一定范围内的土挖出,此时工作坑形成;将驱动装置30放入工作坑内并固定,推进板20处于驱动装置30和外框壳10的开口11之间,启动驱动装置30,驱动装置30推动推进板20靠近开口11移动,直至推进板20通过开口11进入外框壳10内,并形成外框壳10的底板,完成对古树的挖掘,然后将外框壳10拆除或不拆,直接对古树吊运即可。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古树移植装置在挖掘工作坑的时候,外框壳10围设在树根的外周,可以防止挖掘的过程中损坏树根,对树根起到保护作用;并且通过驱动装置30的逐渐推进,完成对树根底部的切断,实现对古树的移植,相比于多次试探挖掘,效率更
高。
[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外框壳10与推进板20的一种具体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外框壳10与开口11相对的一侧板内侧面凹陷形成有卡接槽12,卡接槽12用于与推进板20卡接;推进板20沿其移动路径的相对两侧分别卡接于开口11和卡接槽12。当推进板20进入外框壳10内,由于推进板20两相对侧与开口11和卡接槽12的卡接,使得推进板20形成外框壳10的底板,进而在外框壳10不拆卸的情况下对古树起吊,推进板20可在土球的底部起承托作用,防止古树掉出。
[003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外框壳10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至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1至图2,外框壳10的顶部设有吊钩13。在不拆卸外框壳10对古树进行吊运的时候,可以通过机械夹住树干的同时,通过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树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壳,用于围设在树根的外周,所述外框壳的一侧板底部设有开口;推进板,设于所述外框壳的开口侧;以及驱动装置,与所述推进板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推进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口移动,以使所述推进板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外框壳内,并形成所述外框壳的底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树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壳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侧板内侧面凹陷形成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用于与所述推进板卡接;所述推进板沿其移动路径的相对两侧分别卡接于所述开口和所述卡接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古树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壳的顶部设有吊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树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背板,用于靠设于工作坑的内壁;以及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推进板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古树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刘锡尧,郭洪宾,马谦群,刘旭潮,武威,黄武,吴翼锴,陈斯祺,魏向阳,王春华,耿东生,邓华勇,周瑜,张湛,王代兵,覃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水兆业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