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铸件余热预热废钢的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585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铸件余热预热废钢的系统和方法,涉及余热回收利用领域;该系统包括铸件余热回收系统和废钢输送系统;所述铸件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辐射蓄热余热收集系统和多级对流余热收集系统;所述废钢输送系统包括回转炉,所述铸件余热回收系统和废钢输送系统相互连接,能够通过热交换完成废钢预热和输送。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上述系统的利用铸件余热预热废钢的预热方法,能够直接、高效、充分利用与回收铸件的余热资源。件的余热资源。件的余热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铸件余热预热废钢的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利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铸件余热预热废钢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铸造行业余热利用主要集中在电炉烟气余热方面,且收集技术主要集中在余热发电领域,但由于电炉烟气余热温度波动大、稳定性差、回收成本高且热能需要重复转化,经济效益较低,故而虽然电炉烟气余热技术已形成多年,但尚未在行业内广泛推广应用。而铸造行业中,除了电炉熔炼环节所产生的余热,在铸件浇铸过程中以及脱模落砂后的铸件毛坯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中低温热源。尤其是V法和消失模铸造工艺的落砂铸件,其表面温度在650℃左右,内部温度在750℃左右,均温700℃左右,且因上述工法所生产的铸件多为大中型铸件,余热非常集中。
[0003]因采用V法和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大中型铸件,受工艺限制,无法做到流水生产,其生产工艺特点为间歇性生产,导致铸件热源无法不稳定产出,从而不适应现有的余热利用发电技术,而铸件的余热直用(余热直接交换)技术以往一直未被国内外重视并开发利用。目前国内多少铸造企业均将蕴含大量余热的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铸件余热预热废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铸件余热回收系统和废钢输送系统;所述铸件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辐射蓄热余热收集系统和多级对流余热收集系统;所述废钢输送系统包括回转炉,所述铸件余热回收系统和废钢输送系统相互连接,能够通过热交换完成废钢预热和输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铸件余热预热废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蓄热余热收集系统为直线拱形双层隧道结构,包括保温绝热层,所述保温绝热层内部设有氧化镁蓄热砖内衬,所述氧化镁蓄热砖内衬和保温绝热层之间形成有通风道,所述保温绝热层内设有全封闭的蓄热交换室,所述通风道顶部与所述蓄热交换室连通,所述蓄热交换室位于所述氧化镁蓄热砖内衬上方,所述回转炉的受热部分位于蓄热交换室内,所述蓄热交换室侧壁与回转炉两端密封设置;所述通风道底部连通有送风装置,所述蓄热交换室顶部连通有排风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铸件余热预热废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蓄热余热收集系统一端设有高温进入间,所述高温进入间两端均设置有升降保温门,所述高温进入间内能够用于地轨平车进出,所述地轨平车上用于放置铸件;所述辐射蓄热余热收集系统另一端连通有所述多级对流余热收集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铸件余热预热废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对流余热收集系统包括密封保温设置的对流余热收集间,所述对流余热收集间底部连通有送风管路,所述对流余热收集间顶部连通有排风管路,所述排风管路分别与所述回转炉内部和送风装置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铸件余热预热废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余热收集间包括中温室和低温室,所述中温室和低温室均为直线拱形单层隧道结构,所述中温室一端通过第一双温转换间与所述辐射蓄热余热收集系统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双温转换间与所述低温室连通;所述第一双温转换间和第二双温转换间两端均设有升降保温门,所述低温室远离所述第二双温转换间的一端设有升降保温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铸件余热预热废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路包括与所述低温室底部连通的循环风送风主管和与所述低温室顶部连通的温风送风主管,所述温风送风主管远离所述低温室的一端与所述中温室底部连通,所述排风管路包括与所述中温室顶部连通的热风送风主管,所述热风送风主管通过第一热风送风支管与所述回转炉内部连通,所述热风送风主管通过送风装置与所述通风道底部连通,所述送风装置为第二热风送风支管;所述排风装置连通有主排风管,所述回转炉远离所述第一热风送风支管的一端连通有热对流系统排风管,所述热对流系统排风管与所述主排风管连通,所述主排风管远离所述排风装置和热对流系统排风管的一端依次设有除尘器和主引风机,所述主引风机与所述循环风送风主管远离所述低温室的一端连通;所述主排风管上设有新风入口,所述新风入口处设有新风调节阀。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铸件余热预热废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路包括与所述低温室底部通过多个循环风送风口连通的循环风送风主管和与所述低温室顶部通过多个温风排气罩连通的温风送风主管,所述温风送风主管远离所述低温室的一端与所述中温室底部通过多个温风送风口连通,所述排风管路包括与所述中温室顶部通过多个热风排气罩连通的热风送风主管,所述热风送风主管通过第一热风送风支管与所述回转炉内
部连通,所述热风送风主管通过送风装置与所述通风道底部的多个热风送风口连通,所述送风装置为第二热风送风支管,所述第一热风送风支管和第二热风送风支管上均设有变频引风机;所述蓄热交换室顶部通过多个蓄热室排气罩连通有所述排风装置,所述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忠
申请(专利权)人:达梦达泗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