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平台升降与舱门收放联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75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7
一种光电平台升降与舱门收放联动机构,包括线索组、电机驱动的同心滑轮、光电平台、舱门导轨及舱门,其中,所述电机驱动的同心滑轮包括小直径滑轮、大直径滑轮及旋转电机,所述舱门一端通过线索组与小直径滑轮连接,所述舱门另一端与舱门导轨连接,所述光电平台通过线索组与大直径滑轮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分别与小直径滑轮、大直径滑轮连接,且小直径滑轮和大直径滑轮的直径比例与光电平台升降行程和舱门导轨运动行程的比例相同;采用一套动力源实现舱门开启与光电平台的升降,有效节约成本,降低重量,减少能源需求。减少能源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平台升降与舱门收放联动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光电平台升降与舱门收放联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光电平台作为主要的侦察设备,已成为航空器上常用设备。光电平台在飞机上总体布置不仅对其自身执行侦察任务影响极大,且对整机的气动、隐身等多个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低速、非隐身无人机光电平台采用无舱盖的升降形式,这种不具备隐身特性,飞行中由于气动噪声扰动,不适合高速飞行,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高速、隐身性能,光电平台还可以采用非升降类形态,如:内置式、外置式光电平台,内置式是光电设备处于机身内部的一种安装形式,采用这种形式的光电设备视角易受到限制,还需要其它设备进行补充, F

117的机头安装有内置式的传感器,窗口采用保形布置,覆盖有细小格栅,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前机身下部还安装有升降式的光电设备用于补充视角不足,如图2所示;高速、隐身飞机的外置光电平台采用光窗形式, F

35战斗机的传感器在光窗内,为了保证光学特性,窗口由表面镀膜的蓝宝石玻璃组成,提供 360 度全向视野,同时不会影响全机的隐身性能,但是蓝宝石玻璃成本昂贵且重量较高,如图3所示;为实现高速、隐身飞机光电传感器的探测需求,同时避免内置非升降光电平台视角受限与外置光窗成本、重量不足;飞机使用带舱门的光电平台收放机构(如图4 所示,起落架舱右侧下视红外探测系统),这类收放机构是设备与舱门均采用独立的收放机构,使得机上至少需要专门配置两套动力驱动机构,从而增加飞机结构重量及能量消耗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平台升降与舱门收放联动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光电平台升降与舱门收放联动机构,包括线索组、电机驱动的同心滑轮、光电平台、舱门导轨及舱门,其中,所述电机驱动的同心滑轮包括小直径滑轮、大直径滑轮及旋转电机,所述舱门一端通过线索组与小直径滑轮连接,所述舱门另一端与舱门导轨连接,所述光电平台通过线索组与大直径滑轮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分别与小直径滑轮、大直径滑轮连接,且小直径滑轮和大直径滑轮的直径比例与光电平台升降行程和舱门导轨运动行程的比例相同。
[000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光电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索组的紧固件。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舱门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索组的锁紧件。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小直径滑轮与大直径滑轮共用一根转动轴,旋转电机为其驱动,使同心滑轮旋转,小直径滑轮直径与大直径滑轮直径对应光电平台运动行程与舱门导轨收
起的运动行程,以保证舱门开启与光电平台下落的同步性。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光电平台下降过程中,旋转电机驱动同心滑轮转动,同心滑轮通过线索组同时带动光电平台与舱门,光电平台因重力向下运动,舱门被线索拉拽沿着舱门导轨向上收起;光电平台升起过程中,旋转电机驱动同心滑轮转动,同心滑轮通过线索组同时带动光电平台与舱门,舱门因重力沿着舱门导轨下滑,光电平台被线索拉拽向上收起,从而实现光电平台升降与舱门收放联动。
[0009]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电平台升降与舱门收放联动机构,采用一套动力源实现舱门开启与光电平台的升降,有效节约成本,降低重量,减少能源需求。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常规飞机的光电平台安装示意图。
[0011]图2为座舱前方前视红外探测系统安装示意图。
[0012]图3为外置光电平台采用光窗形式安装示意图。
[0013]图4为飞机起落架舱右侧下视红外探测系统安装示意图。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的联动机构收起状态示意图。
[001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的联动机构放下状态示意图。
[001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左视图。
[0017]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的电机驱动的同心滑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9]参见图5~8所示的一种光电平台升降与舱门收放联动机构,包括线索组1、电机驱动的同心滑轮2、光电平台3、舱门导轨4、舱门5、小直径滑轮6、大直径滑轮7及旋转电机8,其中,所述电机驱动的同心滑轮2包括小直径滑轮6、大直径滑轮7及旋转电机8,所述舱门5一端通过线索组1与小直径滑轮6连接,所述舱门5另一端与舱门导轨4连接,所述光电平台3通过线索组1与大直径滑轮7连接,所述旋转电机8分别与小直径滑轮6、大直径滑轮7连接,且小直径滑轮6和大直径滑轮7的直径比例与光电平台3升降行程和舱门导轨4运动行程的比例相同。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平台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索组1的紧固件。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舱门5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索组1的锁紧件。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小直径滑轮6与大直径滑轮7共用一根转动轴,旋转电机8为其驱动,使同心滑轮2旋转,不同直径的滑轮通过线索组1分别连接光电平台3与舱门5,小直径滑轮6直径R1与大直径滑轮7直径R2对应光电平台3运动行程与舱门导轨4收起的运动行程,以保证舱门5开启与光电平台3下落的同步性。
[0023]在本实施例中,光电平台下降过程中,旋转电机8驱动同心滑轮2转动,同心滑轮2通过线索组1同时带动光电平台3与舱门5,光电平台3因重力向下运动,舱门5被线索拉拽沿着舱门导轨4向上收起;
光电平台3升起过程与下降过程相反,旋转电机8驱动同心滑轮2转动,同心滑轮2通过线索组1同时带动光电平台3与舱门5,舱门5因重力沿着舱门导轨4下滑,光电平台3被线索拉拽向上收起,光电平台升降与舱门收放联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平台升降与舱门收放联动机构,包括线索组、电机驱动的同心滑轮、光电平台、舱门导轨及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的同心滑轮包括小直径滑轮、大直径滑轮及旋转电机,所述舱门一端通过线索组与小直径滑轮连接,所述舱门另一端与舱门导轨连接,所述光电平台通过线索组与大直径滑轮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分别与小直径滑轮、大直径滑轮连接,且小直径滑轮和大直径滑轮的直径比例与光电平台升降行程和舱门导轨运动行程的比例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平台升降与舱门收放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索组的紧固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平台升降与舱门收放联动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松海吴德广张素忠冷智辉辛荣提闫会明吴洪骞李泰安何飞孙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