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5674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其解决了现有试验装置采用螺杆机械施压,无法灵活改变法向压力大小的技术问题,其压力加载装置设有固定板框、左压力加载装置、右压力加载装置、导向装置;左压力加载装置设有左电动推杆,其左端与固定板框连接,左电动推杆、第一推板、左压头加载装置从左向右连接;右压力加载装置设有右电动推杆,其右端与固定板框连接,右电动推杆、第二推板、氮气弹簧、第三推板、压力传感器、第四推板、右压头加载装置从右向左连接;左压头加载装置与右压头加载装置正对间隔设置;导向装置设有导杆,导杆分别贯穿并与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三推板、第四推板滑动连接,可广泛应用于薄板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术领域。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薄板力学性能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机电系统(MEMS)因其具有微型化、智能化、多功能、高集成度和适于大批量生产等特点在电子、医学、工业、汽车和航空航天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MEMS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金属薄板零件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高质量制造金属薄板微型零件是促进MEMS技术发展的关键之一。塑性微成形技术是制造金属薄板微型零件的一种微细加工技术,具有零件性能好、精度高、成本低、装置结构简单,适宜批量化生产等优点,是解决金属薄板微型零件可控制造的关键。然而,随着拉伸试样厚度的减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材料的塑性明显变差,出现了明显的尺度效应现象,严重限制了金属薄板塑性微成形技术在制造金属薄板零件中的应用。通过研究发现,对金属薄板施加法向压力能够提高金属薄板内部的静水压力,降低局部应力集中现象,抑制裂纹萌生和扩展,延迟颈缩过程,从而能够提高金属薄板成形性。因此,通过对金属薄板施加法向压力进而提高成形性的工艺得到了发展。
[0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其设有压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加载装置设有固定板框(5)、设置在所述固定板框(5)内的左压力加载装置(6)、右压力加载装置(7)、导向装置(8),所述左压力加载装置(6)与所述右压力加载装置(7)正对设置;所述左压力加载装置(6)从左到右设有左电动推杆(61)、第一推板(62)、左压头加载装置(63);所述右压力加载装置(7)从右到左设有右电动推杆(71)、第二推板(72)、氮气弹簧(73)、第三推板(74)、压力传感器(75)、第四推板(76)、右压头加载装置(77);所述导向装置(8)设有导杆(81);所述左电动推杆(61)的左端与所述固定板框(5)相连接,所述左电动推杆(61)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推板(62)相连接,所述第一推板(62)与所述左压头加载装置(63)相连接;所述右电动推杆(71)的右端与所述固定板框(5)相连接,所述右电动推杆(71)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推板(72)相连接,所述第二推板(72)与所述氮气弹簧(73)相连接,所述氮气弹簧(73)与所述第三推板(74)相连接,所述第三推板(74)与所述压力传感器(75)相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75)与所述第四推板(76)相连接,所述第四推板(76)与所述右压头加载装置(77)相连接;所述左压头加载装置(63)与所述右压头加载装置(77)左右正对间隔设置;所述导杆(81)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推板(62)、所述第二推板(72)、所述第三推板(74)、所述第四推板(76),且所述导杆(81)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板(62)、所述第二推板(72)、所述第三推板(74)、所述第四推板(76)滑动连接,所述导杆(81)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板框(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压头加载装置(63)从左到右设有压头安装座(1)、压头微调装置(2)、压头支撑旋转装置(3)、压头装置(4);所述压头装置(4)设有压头容置座(41)、压头(42),所述压头(42)安装在所述压头容置座(41)的右侧;所述压头装置(4)分别通过所述压头微调装置(2)、所述压头支撑旋转装置(3)与所述压头安装座(1)的压头容置座(41)相连接;所述压头安装座(1)安装在所述第一推板(62)上;所述压头微调装置(2)设有第一杆体(21)、调整螺母(22)、第一微型弹簧(23)、第二杆体(24),所述第一杆体(21)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杆体(21)的左端与所述压头安装座(1)相连接,所述第一杆体(21)的右端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调整螺母(22)的左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杆体(24)的杆体上连接设有阻挡部(25),位于所述阻挡部(25)左侧的所述第二杆体(24)插入所述调整螺母(22)的右侧内,且与所述第一杆体(21)的右端正对相隔设置;所述第一微型弹簧(23)的左端插入所述调整螺母(22)的右侧内,且与所述第一杆体(21)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微型弹簧(23)的右端套设在位于所述阻挡部(25)左侧的所述第二杆体(24)上,且与所述阻挡部(25)相连接,所述第一微型弹簧(23)处于拉伸状态;位于所述阻挡部(25)右侧的所述第二杆体(24)与所述压头装置(4)的压头容置座(41)通过第一球形转轴(26)转动连接;所述调整螺母(22)的右侧抵靠在所述阻挡部(25)的左侧,通过旋转所述调整螺母(22),实现所述压头装置(4)的微调;所述压头支撑旋转装置(3)设有支撑杆体(31)和支撑块(32),所述支撑杆体(31)的左端与所述压头安装座(1)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体(31)的右端与所述支撑块(32)通过第二球形转轴(3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块(32)安装设有所述压头装置(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的压头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头支撑旋转装置(3)的数量为1个,其四周布设有4个相同的所述压头微调装置
(2),4个所述压头微调装置(2)与所述压头支撑旋转装置(3)的支撑杆体(31)相互之间平行设置,且所述压头微调装置(2)的所述第一杆体(21)与所述压头安装座(1)相垂直,4个所述压头微调装置(2)的第一球形转轴(26)的连线形成矩形,所述矩形两条对角线的连线的交点设置有所述第二球形转轴(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装置(4)还设有电信号接收器(43)、压电陶瓷传感器(44)、连接板(46),所述压头容置座(41)的右侧连接设有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44),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44)由多个压电陶瓷片(441)构成,每个所述压电陶瓷片(441)分别通过线缆(45)与所述电信号接收器(43)电连接;所述压电陶瓷片(441)阵列式连接设置在所述压头(42)的左侧,所述压头(42)为橡胶板;所述压头容置座(41)的右侧开设有压头容腔(411),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44)通过连接板(46)安装在所述压头容腔(411)内,所述电信号接收器(43)安装在所述连接板(46)上;所述连接板(46)开设有安装腔(461),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杰王海洋张鹏陈刚朱强刘康郭斌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