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层带式干燥机,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自然干燥污染环境,机械化干燥设备故障率高、效率低等问题,其特征在于:炉内设置上下交错设置五层网带,每层网带有独立的传动电机均可以电磁调速,网带两侧有挡料板,网带下部有撑杆托住,托杆两端固定在两侧轨道上的链条上,托杆与网带用铆钉固定住,在进出料的两头有两根主轴,主链轮就固定在主动滚筒两端,工作时与链条同步运行。由于原料在五层网带上匀速转动,单层网带负荷不大,不容易损坏电机和减速机等设备,并且是连续运转,干燥效率高。具有结构科学、运行平稳、便于调控、保护环境等优点,干燥效果明显,推广价值很大。推广价值很大。推广价值很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五层带式干燥机
[0001]本技术属于热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到一种五层带式干燥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还原铁厂有很多的还原剂煤和铁粉需要进行干燥,且水分必须控制在3%以下。由于国家对环保的要求很严,不允许大型还原铁厂在阳光下对还原剂煤粉和铁矿粉进行集中裸晒,原因是北方风力过大,导致扬尘的出现,裸露在空场地上的原料很可能变成新的污染源。因此,利用阳光暴晒达到干燥水分的目的基本不允许出现。为了达到铁粉和煤粉干燥的目的,很多大型还原铁厂利用烘干机进行原料的干燥处理,效果不错。具体办法是:将原料通过料斗放入烘干机滚筒内,在减速机的作用下,带动原料在滚筒内匀速转动。其热源是通过外加热的形式,对筒体进行外加热,筒体内的原料因受热而导致水分流失,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此办法部分解决了还原铁厂干燥原料的需求,但也有其局限性。因为烘干机筒体较大,空载负荷本来就很大,加上原料自身的重量,导致烘干机负载更大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市场提供一种结构科学、运行平稳、便于调控、保护环境的五层带式干燥机。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炉体、燃烧系统、排湿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在炉体的炉膛内设置了五层网带,每层网带两端均设置了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之间通过链条相连,主动滚筒一端部设置了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减速机输出轴相连。上下相邻两层网带一前一后,相互交错排列在炉体的炉膛内,即第一、三层网带从动滚筒靠近炉体一端炉墙,末端主动滚筒离开炉体另一端炉墙一段距离,并在炉顶上设置了进料漏斗,第二、四层网带的从动滚筒离开炉体一端炉墙一段距离,末端主动滚筒靠近炉体另一端炉墙,第五层网带从动滚筒靠近炉体一端炉墙,主动滚筒设置在另一端炉体的炉墙之外,并在端部下方设置了出料漏斗。燃烧系统的烧嘴设置在炉体底部两侧相对应炉墙上,炉底设置了地风板,并在风道的一侧设置送风机。排湿系统是由排湿风管、排湿网罩、排湿阀门和排湿风机构成,排湿网罩设置在炉体顶部,通过设置排湿阀门的排湿支管与设置炉体上部的排湿风管相连,设置在排湿风管上的排湿风机将湿气排出炉外。
[0005]进一步的,所述炉体每2米为一个干燥单元,使用一对燃气烧嘴点燃加热,每个干燥单元设置一台送风机,顶部设置一只排湿网罩,并在炉体一侧壁设置了观察门,炉底每侧设置出灰口。
[0006]进一步的,每层网带设置独立的传动电机,对网带进行有效的匀速控制。
[0007]进一步的,每层网带两侧设有挡料板,可以防止物料在上循环单元吹到轨道和链条上来。
[0008]更进一步的,网带背面设有撑杆托住,托杆两端固定在两侧轨道上的链条上,由于
链条上的滚珠运转灵活,链条往前移动就是靠滚珠与轨道间的滚动摩擦实现的,托杆用铆钉固定在网带背面,防止相对滑动,延长网带的使用寿命。
[000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湿物料加入加料斗内,均匀地铺在网带上, 下到网带上的物料在传动电机驱动下匀速向前运动.煤气点燃加热后的热风经循环风机吹入干燥机箱体下部,并均匀地向上穿透物料层. 热风与湿物料接触后温度迅速下降,湿物料吸收热风中的热量后迅速进行传热传质交换,将内部的水分迅速向外部转移,并由热风将表面水分带走。带走的湿空气由排湿风机排出室外,干燥后的物料由出料端排出机外。干燥一开始, 煤气点燃加热后与湿物料温差较大,是一个恒速过程,干燥速度很快,随着干燥进行,物料中的水分越来越低, 煤气点燃加热后与物料的温差也相对降低,干燥速度也越来越慢,同时物料的温度也逐渐升高。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底部加热的形式,干燥机两侧布置烧嘴进行加热,通过风机进行处理变成热风,热风自下而上对每一层的原料进行干燥,原料析出的水分通过顶部排湿风机将其排出干燥机之外。煤气点燃加热提供的热量主要用于: 蒸发水份, 物料升温,设备热损失和尾气带走的热量这四大部分。本技术利用流水生产线的形式进行连续作业,能有效替代大型烘干机进行原料加热干燥处理。原料在五层网带上匀速转动,单层网带上铺满100mm厚原料,工作负荷不大,不容易损坏电机和减速机等设备,并且是连续运转,干燥效率高。并且炉体四周用钢板围起来,即使有部分粉尘也不会溢出来,影响周围环境,底部设置了出灰口,可集中收集少量粉尘。具有结构科学、运行平稳、便于调控、保护环境等优点,干燥效果明显,推广价值很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为炉体,2为主动滚筒
Ⅴ
,3为从动滚筒
Ⅴ
,4为底层减速机,5为主动滚筒Ⅳ,6为从动滚筒Ⅳ,7为主动滚筒Ⅲ,8为从动滚筒Ⅲ,9为主动滚筒Ⅱ,10为从动滚筒Ⅱ,11为主动滚筒Ⅰ,12为从动滚筒Ⅰ,13为顶层减速机,14为第五层网带,15为第四层网带,16为第三层网带,17为第二层网带,18为第一层网带,19为排湿风管,20为排湿网罩,21为排湿风机,22为送风机,23为地风板,24为加料漏斗,25为出料漏斗,26为烧嘴,27为排湿阀门,28为出灰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建造一条长度为22m、高度为3.5m的炉体1为例,炉体1底部采用16号槽钢与四周骨架8号方管焊接成整体,保温墙厚100mm,采用优质硅酸铝棉,尽量减少设备热损失。设备内壁为1.2mm 镀锌板,拉铆钉,外部为1.5mmA3钢板。每2米为一个干燥单元,共分十个干燥单元,每个干燥单元使用一对燃气烧嘴26点燃加热,设置一台送风机22,并在顶部设置一只排湿网罩20。排湿风管为A3制作,并在炉体1一侧均开有观察门,可以及时了解物料干燥运行情形。 炉内装有热电偶,由XMT仪表在控制柜上显示腔内的工作温度。如图1、图2所示,五层带式干燥机包括炉体1、燃烧系统、排湿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在炉体1的炉膛内设置了,
每层网带两端设置了均设置了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之间通过链条相连,主动滚筒一端部设置了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设置在炉体1上的减速机相连,每层网带设置独立的传动电机,均以电磁调速。上下相邻两层网带一前一后,相互交错排列在炉体1的炉膛内,即第一层网带18的从动滚筒Ⅰ12靠近炉体1左端炉墙,末端主动滚筒Ⅰ11离开炉体右端炉墙一段距离,由设置在炉体1一侧的13通过链条驱动设置在该主动滚筒端部的主动链轮,并在炉顶上设置了进料漏斗24;第二层网带17的从动滚筒Ⅱ10离开炉体左端炉墙一段距离,末端主动滚筒Ⅱ9靠近炉体右端炉墙;第三层网带16的从动滚筒Ⅲ8靠近炉体左端炉墙,末端主动滚筒Ⅲ7离开炉体另一端炉墙一段距离;第四层网带15的从动滚筒Ⅳ6离开炉体左端炉墙一段距离,末端主动滚筒Ⅳ5靠近炉体右端炉墙,第五层网带14的从动滚筒
Ⅴ
3靠近炉体左端炉墙,主动滚筒
Ⅴ
2设置在右端炉体的炉墙之外,主动滚筒
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层带式干燥机,它包括炉体(1)、燃烧系统、排湿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炉体(1)的炉膛内设置了五层网带,每层网带两端均设置了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之间通过链条相连,主动滚筒一端部设置了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设置在炉体(1)上的减速机相连,上下相邻两层网带一前一后,相互交错排列在炉体(1)的炉膛内,即第一、三层网带从动滚筒靠近炉体一端炉墙,末端主动滚筒离开炉体另一端炉墙一段距离,并在炉顶上设置了进料漏斗(24),第二、四层网带的从动滚筒离开炉体一端炉墙一段距离,末端主动滚筒靠近炉体另一端炉墙,第五层网带从动滚筒靠近炉体一端炉墙,主动滚筒设置在另一端炉体的炉墙之外,并在端部下方设置了出料漏斗(25);燃烧系统的烧嘴(26)设置在炉体(1)底部两侧相对应炉墙上,炉底设置了地风板(23),并在风道的一侧设置送风机(22);排湿系统是由排湿风管(19)、排湿网罩(20)、排湿阀门(27)和排湿风机(21)构成,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林,陈正东,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市中基窑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