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包括恒温罩,所述恒温罩上方这有储水室,所述储水室设有进水口,所述恒温罩周围设有循环管道,所述储水室内设有水泵一,所述水泵一和循环管道连通设置,所述循环管道一侧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内设有加热棒和控制面板一,所述循环管道另一侧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在散热器外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外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底部设有控制面板二,所述加热器下方出口设有温度感应器一,所述散热器上方出口设有温度感应器二,所述循环管道底部设有水泵二,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同时对同一种导热介质,根据需要进行升温和降温。根据需要进行升温和降温。根据需要进行升温和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分光光度计
,具体是指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分光光度计,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测量范围一般包括波长范围为380~780nm的可见光区和波长范围为200~380nm的紫外光区。不同的光源都有其特有的发射光谱,因此可采用不同的发光体作为仪器的光源。钨灯的发射光谱:钨灯光源所发出的380~780nm波长的光谱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可得到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连续色谱;该色谱可作为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分光光度计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温度恒定,现有的装置大多都是通过最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外部手段对内部的温度进行干扰改变,但是现有的装置升温和降温的方式往往是分开的,导致加热的部位不能直接进行降温散热,需要温度缓慢的传导过去进行升温或者降温,虽然最终达到了恒温的目的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同一种导热介质,根据需要进行升温和降温的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恒温罩,所述恒温罩上方这有储水室,所述储水室设有进水口,所述恒温罩周围设有循环管道,所述储水室内设有水泵一,所述水泵一和循环管道连通设置,所述循环管道一侧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内设有加热棒和控制面板一,所述循环管道另一侧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在散热器外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外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底部设有控制面板二,所述加热器下方出口设有温度感应器一,所述散热器上方出口设有温度感应器二,所述循环管道底部设有水泵二。
[000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装置在恒温罩周围设有循环管道,循环管道内可以加入水等导热介质,循环管道一侧设有加热器,另一侧设有散热器,在加热器和散热器的出口处分别设有温度感应器一和温度感应器二,能够实时检测从加热器和散热器中出来的水的实时温度,通过控制面板对加热棒和散热风扇进行调控,保证温度恒定,外部设有保温层减少外部温度的影响。
[0006]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室一侧设有蓄电池,所述控制面板一和加热棒电性连接,所述散热风扇和控制面板而电性连接,所述加热棒、散热风扇、控制面板一、控制面板二、温度感应器一、温度感应器二、水泵一、水泵二和蓄电池之间均为电性连接。保证实时检测温度的变化和调节。
[0007]进一步地,所述恒温罩外部设有保温层。减少外部温度的影响。
[0008]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设有基层和保温泡沫板。保证保温效果。
[0009]进一步地,所述恒温罩底部开放设置。保证恒温罩的安装。
[0010]进一步地,所述恒温罩底部周围设有橡胶垫。进一步增加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4]如图所示:1、恒温罩;2、储水室;3、进水口;4、循环管道;5、水泵一;6、加热器;7、加热棒;8、控制面板一;9、散热器;10、散热片;11、散热风扇;12、控制面板二;13、温度感应器一;14、温度感应器二;15、水泵二;16、蓄电池;17、保温层;18、基层;19、保温泡沫板;20、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16]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8]结合附图1和附图3所示,所述恒温罩1上方这有储水室2,所述储水室2设有进水口3,所述恒温罩1周围设有循环管道4,所述储水室2内设有水泵一5,所述水泵一5和循环管道4连通设置,所述循环管道4一侧设有加热器6,所述加热器6内设有加热棒7和控制面板一8,所述循环管道4另一侧设有散热器9,所述散热器9在散热器9外设有散热片10,所述散热片10外设有散热风扇11,所述散热风扇11底部设有控制面板二12,所述加热器6下方出口设有温度感应器一13,所述散热器9上方出口设有温度感应器二14,所述循环管道4底部设有水泵二15。
[0019]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将恒温罩从底部扣在分光光度计上,从进水口往储水室内加水,,打开水泵一将水泵入循环管道内,在水泵二的作用下,水在循环管道内循环,根据需要的温度,通过加热器对水进行加热,通过散热器对水进行散热,水通过加热器加热后温度达到标准时,温度感应器一不做反应,当温度低于标准时,温度感应器一将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一,控制面板一控制增大加热棒的功率,进行加热,当温度高于设定值的时候,减小加热棒功率的同时,对已经流出的水进行通过散热片和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即可,加热器和散热器的出口处分别设有温度感应器一和温度感应器二,能够实时检测从加热器和散热器中出来的水的实时温度,通过控制面板对加热棒和散热风扇进行调控,保证温度恒定。在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0]结合附图1所示,所述储水室2一侧设有蓄电池16,所述控制面板一8和加热棒7电性连接,所述散热风扇11和控制面板二12电性连接,所述加热棒7、散热风扇11、控制面板一8、控制面板二12、温度感应器一13、温度感应器二14、水泵一5、水泵二15和蓄电池16之间均为电性连接。保证实时检测温度的变化和调节。
[0021]结合附图1所示,所述恒温罩1外部设有保温层17。减少外部温度的影响。
[0022]结合附图2所示,所述保温层17设有基层18和保温泡沫板19。保证保温效果。
[0023]结合附图2所示,所述恒温罩1底部开放设置。保证恒温罩的安装。
[0024]结合附图1所示,所述恒温罩1底部周围设有橡胶垫20。进一步增加保温效果。
[0025]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6]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包括恒温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罩(1)上方这有储水室(2),所述储水室(2)设有进水口(3),所述恒温罩(1)周围设有循环管道(4),所述储水室(2)内设有水泵一(5),所述水泵一(5)和循环管道(4)连通设置,所述循环管道(4)一侧设有加热器(6),所述加热器(6)内设有加热棒(7)和控制面板一(8),所述循环管道(4)另一侧设有散热器(9),所述散热器(9)在散热器(9)外设有散热片(10),所述散热片(10)外设有散热风扇(11),所述散热风扇(11)底部设有控制面板二(12),所述加热器(6)下方出口设有温度感应器一(13),所述散热器(9)上方出口设有温度感应器二(14),所述循环管道(4)底部设有水泵二(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光度计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恒星,刘晓旭,谭正泽,陈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海纳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