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金属屋面围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558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屋面围护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金属屋面围护系统,包括金属屋面板、龙骨和檩条组;金属屋面板包括上金属屋面板和下金属屋面板,上金属屋面板与下金属屋面板之间通过龙骨固定支撑,形成双层金属屋面;龙骨下层通过固定于下金属屋面板上表面的固定夹具与下金属屋面板夹紧固定,龙骨上层与上金属屋面板固定;檩条组固定设置于下金属屋面板下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需在下层金属屋面板上打孔穿洞以穿过支撑立柱进而支撑上层金属屋面板导致的漏水隐患和防水失效的问题。水隐患和防水失效的问题。水隐患和防水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金属屋面围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屋面围护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金属屋面围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特殊造型建筑中,金属围护系统为贴合建筑造型需要采用双层金属屋面围护系统。在双层金属屋面围护系统中,上层金属围护系统往往需要比下层金属围护系统高出许多,在以往项目中的施工做法为:在下层金属屋面系统中穿出立柱以支撑上层金属围护,但是穿洞位置的施工处理工序繁琐,导致施工进度缓慢,影响工期,并且穿洞位置处容易产生漏水隐患,导致屋面围护系统防水失效。
[0003]中国专利CN210263651U公开了一种双层屋面系统,所述系统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金属板装置、防水板、隔吸音保温板、檩条和主支撑,所述主支撑上间隔设有多个支撑立柱,所述檩条与所述支撑立柱间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柱依次贯穿所述的隔吸音保温板和防水板,其上端与所述的金属板装置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隔吸音保温板与所述檩条间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柱与所述防水板间形成防水密封结构。该专利即是采用穿过下层金属板的支撑立柱以对上层金属板进行支撑,由于在金属屋面板上进行了打孔,容易产生漏水隐患,进而造成防水失效。
[0004]中国专利CN216428814U公开了一种底板直铺分离承重高性能金属屋面,从底至顶,依次包括主钢结构、底板系统、功能性填充层、柔性防水层、檩条系统和刚性防水层;其中底板系统与主钢结构连接,底板系统上铺设功能性填充层和柔性防水层;檩条系统穿过底板系统、功能性填充层和柔性防水层,直接与主钢结构固定连接,刚性防水层固定在檩条系统上。该专利中檩托穿过防水卷材以支撑屋面板,同样也会由于打孔而产生漏水隐患,进而造成防水失效。
[0005]因而需要提出一种避免打孔、穿洞的双层金属屋面围护系统,在稳定支撑上层金属屋面板的同时,不会产生漏水隐患,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可能的防水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其一而提供一种双层金属屋面围护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在下层金属屋面板上打孔穿洞以穿过支撑立柱进而支撑上层金属屋面板导致的漏水隐患和防水失效的问题,实现了无需在下层金属屋面板穿孔即能够稳定支撑上层金属屋面板。
[0007]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双层金属屋面围护系统,包括金属屋面板、龙骨和檩条组;
[0009]所述的金属屋面板包括上金属屋面板和下金属屋面板,上金属屋面板与下金属屋面板之间通过龙骨固定支撑,形成双层金属屋面;
[0010]所述的龙骨下层通过固定于下金属屋面板上表面的固定夹具与下金属屋面板夹紧固定,所述的龙骨上层与上金属屋面板固定;
[0011]所述的檩条组固定设置于下金属屋面板下表面。
[0012]金属屋面板、龙骨和固定夹具所使用的材料通常不做特别限制,可选用施工常规材料,仅需要保证各部件之间不会发生电化学反应,防止电化学腐蚀即可。
[0013]优选地,所述的金属屋面板为铝镁锰屋面板。
[0014]优选地,所述的金属屋面板为不锈钢屋面板或钢屋面板。
[0015]优选地,所述的龙骨为铝合金龙骨。
[0016]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夹具为铝合金夹具。
[0017]优选地,所述的檩条组包括主檩条和次檩条;所述的主檩条至少设有一根,所述的次檩条至少设有四根,且各次檩条平行设置,主檩条垂直于次檩条设置。
[0018]优选地,上金属屋面板与下金属屋面板填充有防尘层、吸音层和保温层的一层或多层。
[0019]优选地,所述的防尘层为无纺布。
[0020]优选地,所述的吸音层为玻璃丝棉。
[0021]优选地,所述的保温层为岩棉。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通过直接在下金属屋面板上设置固定夹具,通过固定夹具和铝合金龙骨来稳定支撑和固定上金属屋面板,避免了在下金属屋面板上开孔或额外加工,从而避免了后期的漏水隐患。同时该系统的设置方式减少了施工工序(打孔、开孔处的后处理等步骤),可以缩短工期,减少施工成本,提升项目的总体经济性。该系统对选用的金属材质限制较小,仅需避免各部件之间由于材质而发生的电化学反应造成的电化学腐蚀即可。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金属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下金属屋面板与檩条组和固定夹具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双层金属屋面维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

金属屋面板;2

龙骨;3

角铝;4

固定夹具;5

次檩条;6

主檩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双层金属屋面围护系统,如图1

4所示,包括金属屋面板1、龙骨2和檩条组;
[0032]金属屋面板1包括上金属屋面板和下金属屋面板,上金属屋面板与下金属屋面板之间通过龙骨2固定支撑,形成双层金属屋面;
[0033]龙骨2下层通过固定于下金属屋面板上表面的固定夹具4与下金属屋面板夹紧固定,龙骨2上层与上金属屋面板固定;
[0034]檩条组固定设置于下金属屋面板下表面。
[0035]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
[0036]如图1所示的金属屋面板1可选用铝镁锰屋面板、不锈钢屋面板或钢屋面板,其中
优选采用铝镁锰屋面板。在双层金属屋面围护系统有两块金属屋面板1,分为上金属屋面板(位于外侧)和下金属屋面板(位于内侧),两者之间通过龙骨2实现支撑。在下金属屋面板的下表面固定有檩条组,檩条组搁置于屋架或斜梁上形成支撑,檩条组又可分为主檩条6和次檩条5,其中,如图3所示,主檩条6设置一根,与下金属屋面板侧边平行的由左向右的设置于下金属屋面板的中间,次檩条5间隔设置四根,各次檩条5相互平行,并且次檩条5以垂直于主檩条6的形式由主檩条6向下金属屋面板侧边延伸。在下金属屋面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夹具4,该固定夹具4采用铝合金夹具,并且以4
×
4的阵列形式排布于下金属屋面板的上表面(各固定夹具4均固定于下金属屋面板上表面的造型凸出位置)。龙骨2的下侧与固定夹具4相夹紧配合,使龙骨2固定于下金属屋面板上侧,龙骨2的上侧与上金属屋面板之间可通过如支座及自攻钉相配合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使上金属屋面板、龙骨2、下金属屋面板和檩条组形成一体,如图4所示。龙骨2采用铝合金龙骨,其采用四纵两横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起支撑的骨架采用合适造型的铝合金条,连接各骨架之间的连接角码采用角铝3。
[0037]在其他实施例中,龙骨2和固定夹具4也可以选择其他材质,只需要避免金属屋面板1、龙骨2和固定夹具4所选用的材质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金属屋面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屋面板(1)、龙骨(2)和檩条组;所述的金属屋面板(1)包括上金属屋面板和下金属屋面板,上金属屋面板与下金属屋面板之间通过龙骨(2)固定支撑,形成双层金属屋面;所述的龙骨(2)下层通过固定于下金属屋面板上表面的固定夹具(4)与下金属屋面板夹紧固定,所述的龙骨(2)上层与上金属屋面板固定;所述的檩条组固定设置于下金属屋面板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金属屋面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屋面板(1)为铝镁锰屋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金属屋面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屋面板(1)为不锈钢屋面板或钢屋面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金属屋面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骨(2)为铝合金龙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恒金颖奚凤新胡逸伦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