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循环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监测及智慧管理中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552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循环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监测及智慧管理中和系统,首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构件进行分析,计算出每一装配式循环建筑的实际碳排放量,实现对装配式循环建筑碳排放的精准监测。其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管理及监控构件的碳排放使用量等信息,在具体装配式循环建筑之前,向用户推荐碳排放值以及类型与建筑使用周期适配的构件,使得构件能够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也实现碳排放智慧平衡管理。再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负碳智慧推荐模块向用户推荐负碳模组数量、安装位置及角度等,以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的碳排放量,实现负碳平衡管理。最后,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能找出影响碳排放量的关键薄弱部位,精确提出改进工艺,提高建筑构件使用寿命和降低建筑碳排放。构件使用寿命和降低建筑碳排放。构件使用寿命和降低建筑碳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循环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监测及智慧管理中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循环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监测及智慧管理中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其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装配式建筑可多次循环使用。
[0003]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建筑领域的能耗分析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面对当前建筑产业低碳减排的转型目标,循环装配式建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轻型装配式建筑具有运输便利、建造迅速、灵活多变的特点,在轻型装配式建筑中引入循环共享的运营模式,有助于实现建筑的降能减排。
[0004]目前虽然出现了一些简单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情况的检测工具和方法,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循环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智慧管理中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管理中和系统包括碳排放智慧监测单元和智慧推荐单元,所述碳排放智慧监测单元包括构件管理模块、碳排放计算模块、建筑碳排放监测模块;所述智慧推荐单元包括构件智慧推荐模块和负碳智慧推荐模块;所述构件管理模块,用于存储建筑构件的构件信息,该构件信息包括构件编号、构件生产时的碳排放值、构件生产时的设计拆建次数、构件生产时的设计使用寿命、使用状态、碳排使用量、类型以及使用情况,所述使用状态包括使用中以及待用两个状态;所述使用情况包括构件的使用次数以及每次使用时的建筑编号以及相应的碳排放值;构件管理模块中存储有多个构件的构件信息,每一构件具有唯一的构件编码;所述构件包括墙体构件、地面构件、屋面构件和门窗构件;所述建筑碳排放监测模块,用于存储建筑信息,该建筑信息包括建筑编号、建筑安装基本信息、建筑碳排放值、用于装配该建筑的构件的构件编号以及其碳排放值;建筑碳排放监测模块中存储有多个建筑信息,每一建筑具有唯一的建筑编号;每一建筑均由墙体构件、地面构件、屋面构件和门窗构件装配得到;所述碳排放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使用中的构件的碳排放值以及建筑碳排放值,该建筑碳排放值为该建筑的墙体构件、地面构件、屋面构件和门窗构件的碳排放值总和减去建筑构件的单纯负碳平衡量,建筑构件的单纯负碳平衡量即为负碳模组的碳中和量;所述构件智慧推荐模块,根据本次装配式建筑的信息在配件管理模块中选择使用状态为待用,且类型相匹配的构件,并呈现给用户,供用户从中选择;所述负碳智慧推荐模块根据装配式循环建筑的建筑地址,从数据库中获取该建筑地址对应的经纬度、气候数据信息、气候分区信息;该智慧管理中和系统根据建筑地址的经纬度、气候数据信息、气候分区信息推荐负碳模组的使用数量、安装位置、安装朝向、和倾斜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循环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智慧管理中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排放计算模块计算构件碳排放值如下:所述墙体构件的碳排放值为为装配过程碳排放值,,其中,为墙体构件生产时的碳排放值,为墙体构件生产时设计的使用次数;所述地面构件的碳排放值为为装配过程碳排放值,,其中,为地面构件生产时的碳排放值,为地面构件生产时设计的使用次数;所述屋面构件的碳排放值为为装配过程碳排放值,,其中,为屋面构件生产时的碳排放值,为屋面构件生产时设计的使用次数;所述门窗构件的碳排放值为为装配过程碳排放值,,其中,为门窗构件生产时的碳排放值,为门窗构件生产时设计的使用次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循环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智慧管理中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排放计算模块计算构件碳排放值如下:所述墙体构件设有定位模块,或者温度模块和湿度模块,所述墙体构件的碳排放值为为使用过程碳排放值,的计算如下:通过墙体构件的定位模块对建筑所在的地
理位置进行定位,然后根据地理位置获取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数据,或者利用温度模块、湿度模块,直接获取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数据,所述气候数据至少包括温度和湿度;再通过气候数据对墙体构件的老化进程进行评定,得到该构件寿命损耗在其总设计寿命中的占比;最后推算得到使用碳排放值为,其中,为墙体构件生产时的碳排放值,为该墙体构件在此次使用过程中的寿命损耗;为该墙体构件的总设计寿命;所述地面构件设有自发电压力感应模块,地面构件的碳排放值为为使用过程碳排放值;的计算如下:系统通过地面构件的自发电压力感应模块获取地面构件在使用过程中被踩踏压力,得到地面构件的寿命损耗在其总设计寿命中的占比;最后推算得到使用碳排放值为,其中,为地面构件生产时的碳排放值,为该地面构件在此次使用过程中的寿命损耗;为该地面构件的总设计寿命;所述屋面构件设有定位模块,或者温度模块和湿度模块;所述屋面构件的碳排放值为为使用过程碳排放值,系统通过屋面构件的定位模块对建筑所在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然后根据地理位置获取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数据,或者利用温度模块、湿度模块,直接获取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数据,所述气候数据至少包括温度和湿度;再通过气候数据对屋面构件的老化进程进行评定,得到该屋面构件寿命损耗在其总设计寿命中的占比;最后推算得到使用碳排放值为,其中,为屋面构件生产时的碳排放值,为该屋面构件在此次使用过程中的寿命损耗;为该屋面构件的总设计寿命;所述门窗构件设有微动开闭计次模块;门窗构件的碳排放值为为使用过程碳排放值,的计算如下:系统通过微动开闭计次模块对门窗构件的开合次数进行计次得到,而门窗构件的设计使用寿命为开合次,得到该门窗构件的寿命损耗占其总寿命的,再通过推算获得单次门窗构件使用过程碳排放值为,为门窗构件生产时的碳排放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循环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智慧管理中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排放计算模块计算构件碳排放值如下:墙体构件的碳排放值为为墙体构件装配过程碳排放值与墙体构件使用过程碳排放值中的最大值;墙体构件装配过程碳排放值计算如下:,其中,为墙体构件生产时的碳排放值,为墙体构件生产时设计的使用次数;所述墙体构件设有定位模块,或者温度模块和湿度模块,的计算如下:通过墙体构件的定位模块对建筑所在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然后根据地理位置获取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数据,或者利用温度模块、湿度模块,直接获取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数据,所述气候数据至少包括温度和湿度;再通过气候数据对墙体构件的老化进程进行评定,得到该构件寿命损耗在其总设计寿命中的占比;最后推算得到使用碳排放值为,其
中,为墙体构件生产时的碳排放值,为该墙体构件在此次使用过程中的寿命损耗;;为该墙体构件的总设计寿命;地面构件的碳排放值为为地面构件装配过程碳排放值和地面构件使用过程碳排放值的最大值;地面构件装配过程碳排放值计算如下:,其中,为地面构件生产时的碳排放值,为地面构件生产时设计的使用次数;所述地面构件设有自发电压力感应模块,的计算如下:系统通过地面构件的自发电压力感应模块获取地面构件在使用过程中被踩踏压力,得到地面构件的寿命损耗在其总设计寿命中的占比;最后推算得到使用碳排放值为,其中,为地面构件生产时的碳排放值,为该地面构件在此次使用过程中的寿命损耗;为该地面构件的总设计寿命;屋面构件的碳排放值为为屋面构件装配过程碳排放值和单次屋面构件使用过程碳排放值中的最大值;装配过程碳排放值计算如下:,其中,为屋面构件生产时的碳排放值,
i
为屋面构件生产时设计的使用次数;所述屋面构件设有定位模块,或者温度模块和湿度模块;计算如下:系统通过屋面构件的定位模块对建筑所在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然后根据地理位置获取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数据,或者利用温度模块、湿度模块,直接获取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数据,所述气候数据至少包括温度和湿度;再通过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敏张若曦胡冠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