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516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该椎间融合器包括支撑主体,支撑主体包括蜂窝网状结构,蜂窝网状结构包括多个元胞单元,元胞单元包括圆环主体以及沿圆环主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圆柱,圆环主体与多个连接圆柱位于同一竖向面内,多个连接圆柱的第一端均与圆环主体的外侧壁连接,相邻的两个元胞单元通过连接圆柱的第二端连接,多个连接圆柱均与圆环主体的外侧壁相切设置。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椎间融合器在进行置换后受到上下椎骨的压力,容易导致椎间融合器下沉造成椎间高度丧失的问题。下沉造成椎间高度丧失的问题。下沉造成椎间高度丧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间融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0002]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后,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单独或者连同纤维环、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综合征。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退变的进展,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是诊疗终末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式。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通过切除部分或全部病变椎间盘,从而缓解由神经根压迫和炎症所引起的症状。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常出现腰椎管狭窄或髓核组织过大,术中需同时减压处理。因此,临床上通常采用椎间融合手术治疗终末期腰椎间盘突出症。
[0003]在相关技术中,将椎间融合器安装在椎骨之间,将椎骨之间的椎间盘置换成椎间融合器,使得椎间融合器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进而避免椎间盘突出造成挤压腰椎管,缓解神经根压迫和炎症所引起的症状。
[0004]但是,相关技术中椎间融合器在进行置换后受到上下椎骨的压力,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包括支撑主体(10),所述支撑主体(10)包括蜂窝网状结构(11),所述蜂窝网状结构(11)包括多个元胞单元(12),所述元胞单元(12)包括圆环主体(121)以及沿所述圆环主体(12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圆柱(122),所述圆环主体(121)与多个所述连接圆柱(122)位于同一竖向面内,多个所述连接圆柱(12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圆环主体(121)的外侧壁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元胞单元(12)通过所述连接圆柱(122)的第二端连接,多个所述连接圆柱(122)均与所述圆环主体(121)的外侧壁相切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0)包括:多个所述蜂窝网状结构(11),多个所述蜂窝网状结构(11)沿横向间隔设置;连接件(13),相邻两个所述蜂窝网状结构(11)通过所述连接件(13)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3)包括连接柱(131),所述连接柱(131)沿横向延伸,所述连接柱(13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蜂窝网状结构(11)连接;和/或,相邻两个所述蜂窝网状结构(11)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件(13),相邻两个所述蜂窝网状结构(11)通过多个所述连接件(13)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3)和所述蜂窝网状结构(11)为一体成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0)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能够与椎骨连接的锁定结构(2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20)包括第一棘状凸起(21)和第二棘状凸起(22),所述第一棘状凸起(21)和所述第二棘状凸起(22)均沿横向延伸,所述第一棘状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王亚松武润龙李雨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