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表及其信号传输的光耦隔离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3928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表及其信号传输的光耦隔离电路,其中光耦隔离电路包括光耦以及与光耦输出端连接的整形支路,光耦的控制端用于连接智能电表控制单元的脉冲输出端,以将智能电表控制单元的脉冲信号输入光耦隔离电路,整形支路包括第一开关管以及控制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稳压支路,第一开关管的导通端用于连接智能电表对外通信的通信电路输入端,稳压支路的控制端连接光耦输出端,以通过光耦输出端控制稳压支路的有无电压来控制第一开关管的通断状态来实现信号传输,并在有电压时为第一开关管提供导通压降来控制第一开关管导通,且控制第一开关管处于非饱和状态,进而保证了光耦隔离电路的传输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表及其信号传输的光耦隔离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表及其信号传输的光耦隔离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电能计量领域,智能物联电能表是一种新型的电能计量仪表,其整机由计量模组、管理模组和扩展模组构成,扩展模组的通信波特率由最高达460800bps,比前一代智能电能表的通信速率9600bps有48倍的提升,原智能电能表实现通信传输的LTV

816普通光耦隔离电路,已经不能满足隔离通信的要求,智能物联电能表亟需研究新的电路,以低的成本实现数据460800bps高速通信的要求。
[0003]为了提升通讯速率,现有技术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现有的技术方案在光耦P1的初级有T1三极管驱动,脉冲输入经过C2和R3、R6组成的信号驱动电路,光耦输入信号提供驱动。P1的次级经过C1、R2和R4、T2组成的接收信号整形电路,完成对光耦输出信号的整形,整形后的信号通过T2的集电极输出。
[0004]此电路的R4电阻为T2提供工作的基准电压,当光耦初级有信号时,光耦P1的次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表信号传输的光耦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耦以及与光耦输出端连接的整形支路;所述光耦的控制端用于连接智能电表控制单元的脉冲输出端,以将智能电表控制单元的脉冲信号输入光耦隔离电路,并通过脉冲信号控制光耦的通断来实现脉冲信号的传输;所述整形支路包括第一开关管以及控制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稳压支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导通端用于连接智能电表对外通信的通信电路输入端,以通过第一开关管的通断状态来进行信号传输;所述稳压支路的控制端连接光耦输出端,以通过光耦输出端控制稳压支路的有无电压来控制第一开关管的通断状态来实现信号传输,并在有电压时为第一开关管提供导通压降来控制第一开关管导通,且控制第一开关管处于非饱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表信号传输的光耦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支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分压支路以及第二分压支路;光耦输出端经第一分压支路接地,以在光耦导通时为第一分压支路提供电压,并通过第一分压支路两端的电压来控制第二分压支路两端的电压;所述第二分压支路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分压电阻与第二分压电阻,其中与接地端相连的分压电阻两端还与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并联,以在与接地端相连的分压电阻两端有电压时为第一开关管提供导通压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表信号传输的光耦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三极管;第一分压支路包括第三分压电阻以及与第一开关管相同的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基极连接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二开关管的基极与第三开关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第三分压电阻的两端,以通过第二开关管与第三开关管控制第一分压支路两端的电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表信号传输的光耦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与接地端相连,第一分压电阻两端还并联电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表信号传输的光耦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光耦的负极输入端为光耦的控制端,光耦的正极输入端经过并联设置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限流电阻后连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建设都正周张志颖姜洪浪钱波李勇李想李如坤陈淼孙应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