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包铜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536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4
一种银包铜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先向铜溶液中按照所需比例依次加入分散剂、pH调节剂、成膜剂、缓冲剂,在室温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加入到电解装置中,将银丝、碳棒浸入到混合溶液中,并将银丝、碳棒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负极相连接,开始边搅拌边电镀,最后对电镀后的混合溶液依次进行离心、洗涤,以获得银包铜核壳复合粒子。本方法通过电镀,结合特殊的电镀溶液,使最终制得的银包铜核壳复合粒子不仅镀层致密、均匀,而且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可作为导电浆料、EMI屏蔽材料、导热材料以及降解某些特定环境污染物的催化剂使用。化剂使用。化剂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包铜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银包铜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适用于使镀层表面光滑致密,提高制得银包铜核壳复合粒子的导电性能。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导电浆料主要以银为导电填料,银浆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和高导电性的特点。但银作为贵金属材料,价格高,浆料的生产成本增加,且存在银迁移现象。作为贱金属的铜,自身的导电性与银相近,对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加工简单,但存在易被氧化且氧化后导电性下降等问题。
[0003]银包铜粉作为一种新型的导电功能材料,具有良好晶体结构、阵列性质和机械性能。银包铜粉有铜的物化性能和银的高导电性,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较低的银离子迁移、生产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在计算机、集成电路、电器设备、电子医疗器械、电子仪器仪表等产品中都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0004]目前银包铜粉最为普遍的制备方法为化学镀法,现利用硝酸银溶液或者银氨溶液与铜粉接触反应,通过铜粉直接将溶液中银离子还原,虽然该方法工艺简单,但是镀层较为疏松且不均匀,制得的银包铜粉导电性较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包铜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依次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向铜溶液中按照所需比例依次加入分散剂、pH调节剂、成膜剂、缓冲剂,在室温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S2、先将混合溶液加入到电解装置中,然后将银丝、碳棒浸入到混合溶液中,并将银丝、碳棒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负极相连接,开始边搅拌边电镀;S3、对电镀后的混合溶液依次进行离心、洗涤,以获得银包铜核壳复合粒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包铜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分散剂、pH调节剂、成膜剂、缓冲剂分别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氨水、酒石酸钾钠溶液、硫酸铵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银包铜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溶液、分散剂、pH调节剂、成膜剂、缓冲剂的体积比为0.1

1:0.2

1:0.1

1:0.02

1:0.06

0.6。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银包铜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溶液、分散剂、pH调节剂、成膜剂、缓冲剂的浓度分别为0.1

1mmol/mL、10

55mg/mL、0.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正许浩包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