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式压缩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叶片滑动地插入旋转的滚子的叶片式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旋转式压缩机可以分为叶片滑动地插入缸筒以与滚子接触的方式,以及叶片滑动地插入滚子以与缸筒接触的方式。前者称为偏心旋转式压缩机,后者称为叶片旋转式压缩机(或同心旋转式压缩机)。
[0003]在偏心旋转式压缩机中,插入于缸筒的叶片在弹性力或背压力的作用下朝滚子引出,从而与该滚子的外周面接触。另一方面,在叶片旋转式压缩机中,插入于滚子的叶片与滚子一起进行旋转运动,并且在离心力和背压力的作用下朝缸筒引出,从而与该缸筒的内周面接触。
[0004]滚子每旋转一圈,偏心旋转式压缩机独立地形成与叶片的数量相应的压缩室,各个压缩室将同时实施吸入冲程、压缩冲程、吐出冲程。另一方面,滚子每旋转一圈,叶片旋转式压缩机连续地形成与叶片的数量相应的压缩室,各个压缩室依次执行吸入冲程、压缩冲程、吐出冲程。因此,叶片旋转式压缩机将形成相较于偏心旋转式压缩机更高的压缩比。因此,叶片旋转式压缩机更适合于使用诸如R32、R410a、C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中,包括:外壳;缸筒,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以形成压缩空间;旋转轴,可旋转地贯穿所述缸筒;滚子,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以能够在所述缸筒的内部空间旋转,并且相对于所述压缩空间的中心偏心地配置,以具有所述滚子的外周面与所述缸筒的内周面接触的接触点;叶片,滑动地插入所述滚子上设置的叶片槽以与所述滚子一起旋转;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配置在所述缸筒的轴向两侧,以与所述缸筒一起形成压缩空间;以及排出通路,供制冷剂从所述压缩空间向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排出,所述排出通路的一部分通过贯穿所述滚子而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中,所述排出通路随着所述滚子的旋转而周期性地开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中,所述排出通路沿所述滚子的周向按等间隔设置有复数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中,在所述滚子沿周向形成有复数个叶片槽,所述排出通路的一部分分别形成在复数个所述叶片槽之间。5.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中,包括:外壳;缸筒,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以形成压缩空间;旋转轴,可旋转地贯穿所述缸筒;滚子,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以能够在所述缸筒的内部空间旋转,并且相对于所述压缩空间的中心偏心地配置,以具有所述滚子的外周面与所述缸筒的内周面接触的接触点;叶片,滑动地插入所述滚子上设置的叶片槽以与所述滚子一起旋转;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配置在所述缸筒的轴向两侧,以与所述缸筒一起形成压缩空间;以及排出通路,供制冷剂从所述压缩空间向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排出,所述排出通路包括:第一排出引导部,设置在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中的一个轴承;第二排出引导部,贯穿所述滚子的轴向两端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排出引导部连通;以及第三排出引导部,设置在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中的另一个轴承,并通过所述第二排出引导部与所述第一排出引导部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二排出引导部随着所述滚子的旋转而与所述第一排出引导部和所述第三排出引导部中的至少一个排出引导部周期性地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第一排出引导部和所述第三排出引导部根据所述滚子的旋转角而通过所述第二排出引导部来彼此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二排出引导部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一排出引导部的数量或所述第三排出引导部的数量。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排出引导部和所述第三排出引导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排出引导部设置有复数个,并且沿周向按预设定的间隔形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中,面向所述第二排出引导部的所述第一排出引导部和所述第三排出引导部形成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二排出引导部在轴向上被贯穿。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中,面向所述第二排出引导部的所述第一排出引导部和所述第三排出引导部形成在彼此不同的轴线上,所述第二排出引导部相对于轴向倾斜地被贯穿。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排出引导部包括:第一引导槽,与所述压缩空间连通;以及第二引导槽,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引导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出引导部连通,所述第二引导槽以比所述第一引导槽更靠近所述滚子的旋转中心的方式延伸。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中,在所述主轴承或所述副轴承形成有至少一个吐出口,...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