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火线调光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15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LE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火线调光器电路。包括单火线供电端、调光控制电路、整流滤波电路、交流转直流电路、直流转直流电路、负载灯、旁路负载电路、过零检测电路、第一光耦隔离、第二光耦隔离和微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实用性强,解决安装需要重新布线的问题,是传统机械调光器的直接替换,并且,由于增加了旁路负载电路,当大部分LED灯作为负载的时候都能够正常工作,不会出现闪烁。不会出现闪烁。不会出现闪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火线调光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LED
,尤其涉及一种单火线调光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LED照明灯亮度调光方式主要有三种:模拟调光、PWM调光和可控硅调光。可控硅调光就是通过改变导通角的大小,从而改变负载的平均电流,以此达到调光的目的,PWM调光是把电源改成脉冲恒流源,用改变脉冲宽度的方法来改变其亮度,模拟调光只需调节LED正向电流的大小就可以达到调光的目的。
[0003]由于可控硅本身的特性,需要一定的维持电流保持导通后的可控硅继续处于导通状态,否则可控硅将处于截止状态。维持电流的大小由可控硅的型号所决定,大功率的可控硅需要的维持电流也就越大。导通角的大小会受维持电流的影响,如果维持电流过小,会出现带有尖峰和抖动的波形,用这种不均匀的波形来驱动LED照明灯,就会使得LED照明灯出现闪烁的情况,严重影响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火线调光器电路,能有效地解决可控硅调光方法的上述缺点,提高调光器的负载灯兼容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火线调光器电路,包括单火线供电端、调光控制电路、整流滤波电路、交流转直流电路、直流转直流电路、负载灯、旁路负载电路、过零检测电路、第一光耦隔离、第二光耦隔离和微控制器,所述调光控制电路与所述单火线供电端连接,对所述负载灯进行开关和调光控制;所述过零检测电路为所述调光控制电路提供市电过零点数据,为所述调光控制电路输出精确的PWM控制信号;所述微控制器依据所述过零检测电路输出的电压检测值调整PWM的占空比;所述旁路负载电路为所述负载灯提供稳定电流;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和所述第二光耦隔离用于防止因有电连接而引起的干扰。
[0006]优选的,所述调光控制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3、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降压电压的二极管D4、稳压管DZ1、稳压管DZ2、单向瞬态二极管TVS1和光耦三极管DC1,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同时接火线进入端、二极管D1的阳极、电阻R3和压敏电阻RV1的节点后输入火线L,场效应管Q1的源极同时接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串联的电阻R1和电阻R2的节点、串联稳压管DZ1和稳压管DZ2的节点、单向瞬态二极管TVS1的阳极、电阻R6后接地,单向瞬态二极管TVS1的阴极同时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2的阴极的并联接口,极场效应管Q1的栅极同时接电阻R1、稳压管DZ1、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保护电路的并联接口,场效应管Q2的漏极同时接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3和压敏电阻RV1后输出火线L1,电阻R3和电容C3串联,光耦OC1的引脚3同时接保护电路和电阻 R6的并联接口,光耦OC1的引脚4通过电容C2接地,光耦OC1的引脚1通过电阻R7和电容C1接地,光耦OC1的引脚2接场效应管Q3的栅极,场效应管Q3的源极接电阻R9后接
地,场效应管Q3的漏极同时接电阻R8和下拉电阻R9后接地,电阻R8输入PWM1信号。
[0007]优选的,所述保护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4和二极管D3和与之并联的驱动电阻R5。
[0008]优选的,所述交流转直流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滤波电路和输出电路,所述主控芯片U1引脚8的一端连接电力变压器TR1的第3输入端,另一端通过缓冲电路和滤波电路且输入Uin1信号,缓冲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电力变压器TR1的第5输入端,所述主控芯片U1引脚1同时接电容C4的正极、电容CE4的正极和电阻R13,所述主控芯片U1的引脚4和引脚5之间串联电容C5后接引脚6后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引脚3的一端连接电阻R15,另一端连接电阻R16后接地,所述主控芯片引脚2同时连接电容C4的负极和电解电容CE4的负极和电阻R16后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VCC电源与变压器TR1的第1输入端。
[0009]优选的,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解电容CE1、电感L1和电解电容CE2,所述电解电容CE1的正极同时接电感L1和二极管D4的阴极且输入Uin1信号,所述电感L1同时接缓冲电路和电解电容CE2的正极,电解电容CE1和电解电容CE2的负极相连接后接地。
[0010]优选的,所述缓冲电路包括电阻R10、电阻R11、二极管D5和电容C10,所述电阻R11同时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引脚8和电力变压器TR1的第3输入端,另一端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同时接所述电阻R10和电容C10的并联接口,电容C10同时接电力变压器TR1的第5输入端和电阻R10的并联接口。缓冲电路 用于降低漏源极电压尖峰。
[0011]优选的,所述VCC电源包括二极管D6、电阻R13、电解电容CE4和电容C4,二极管D6的阴极同时接电阻R13、电解电容CE3和电阻R12的并联接口,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解电容CE3的负极连接后接地,二极管D6的阳极同时接电阻R15和电力变压器TR1的第1输入端。
[0012]优选的,所述输出电路包括二极管D7、电解电容CE5、电解电容CE6、电容C6、电感L2和电阻R17,二极管D7的阴极同时接电容C11和电力变压器TR1的第9输出端,二极管D7的阳极同时接电阻R14和电力变压器TR1的第7输出端,电阻R14和电容C11串联,变压器TR1的第10输出端同时接电感L2和电解电容CE5的正极,电感L2的另一端同时接电解电容CE6的正极、电容C6的负极和电阻R17的并连接口,电力变压器TR1的第6输出端分两路,一路通过电容CY1与电力变压器TR1的第2输出端连接后接地,另一路同时与电解电容CE5的负极、电解电容CE6的负极、电容C6的正极和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
[0013]优选的,所述旁路负载电路包括三极管Q5、三极管Q6、场效应管Q4、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压敏电阻RV2、整流桥BD1、二极管D8,其中,所述整流桥BD1的第2输入端同时接压敏电阻RV2和电阻R21输入火线L1,所述整流桥BD1的第3输入端同时接压敏电阻RV2和电阻R22输入零线L,所述整流桥BD1的第4输出端、二极管D8的阳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阻R28和电阻R29共接地,所述整流桥BD1的第1输出端同时接电阻R23和场效应管Q4的漏极的并联接口,电阻R23和电阻R24串联,电阻R24同时接电阻R25和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三极管Q6的基极同时与电阻R25、二极管D8的阴极和电阻R26的节点,三极管Q6的集电极同时接三极管Q5的基极和电阻R27,三极管Q5的集电极同时接电阻R26和场效应管Q4的栅极的并联接口,场效应管Q4的源极同时接电阻R27、电阻R28和电阻R29。
[0014]本技术结实用性强,解决安装需要重新布线的问题,是传统机械调光器的直接替换,并且,由于增加了旁路负载电路,当大部分LED灯作为负载的时候都能够正常工作,不会出现闪烁。
附图说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火线调光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火线供电端、调光控制电路、整流滤波电路、交流转直流电路、直流转直流电路、负载灯、旁路负载电路、过零检测电路、第一光耦隔离、第二光耦隔离和微控制器,所述调光控制电路与所述单火线供电端连接,对所述负载灯进行开关和调光控制;所述过零检测电路为所述调光控制电路提供市电过零点数据,为所述调光控制电路输出精确的PWM控制信号;所述微控制器依据所述过零检测电路输出的电压检测值调整PWM的占空比;所述旁路负载电路为所述负载灯提供稳定电流;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和所述第二光耦隔离用于防止因有电连接而引起的干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火线调光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控制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3、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降压电压的二极管D4、稳压管DZ1、稳压管DZ2、单向瞬态二极管TVS1和光耦三极管DC1,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同时接火线进入端、二极管D1的阳极、电阻R3和压敏电阻RV1的节点后输入火线L,场效应管Q1的源极同时接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串联的电阻R1和电阻R2的节点、串联稳压管DZ1和稳压管DZ2的节点、单向瞬态二极管TVS1的阳极、电阻R6后接地,单向瞬态二极管TVS1的阴极同时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2的阴极的并联接口,极场效应管Q1的栅极同时接电阻R1、稳压管DZ1、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保护电路的并联接口,场效应管Q2的漏极同时接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3和压敏电阻RV1后输出火线L1,电阻R3和电容C3串联,光耦OC1的引脚3同时接保护电路和电阻 R6的并联接口,光耦OC1的引脚4通过电容C2接地,光耦OC1的引脚1通过电阻R7和电容C1接地,光耦OC1的引脚2接场效应管Q3的栅极,场效应管Q3的源极接电阻R9后接地,场效应管Q3的漏极同时接电阻R8和下拉电阻R9后接地,电阻R8输入PWM1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火线调光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4和二极管D3和与之并联的驱动电阻R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火线调光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转直流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滤波电路和输出电路,所述主控芯片U1引脚8的一端连接电力变压器TR1的第3输入端,另一端通过缓冲电路和滤波电路且输入Uin1信号,缓冲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电力变压器TR1的第5输入端,所述主控芯片U1引脚1同时接电容C4的正极、电容CE4的正极和电阻R13,所述主控芯片U1的引脚4和引脚5之间串联电容C5后接引脚6后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引脚3的一端连接电阻R15,另一端连接电阻R16后接地,所述主控芯片引脚2同时连接电容C4的负极和电解电容CE4的负极和电阻R16后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VCC电源与变压器TR1的第1输入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火线调光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敏付兴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基业长芯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