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传输结构、介质波导连接结构、车辆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15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结构、介质波导连接结构、车辆及电子设备,用以降低信号的损耗,提高信号传输质量。信号传输结构包括连接器、金属波导及介质波导,其中,连接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器设置有由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具有金属内壁;金属波导具有第二通孔,金属波导的一端与连接器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介质波导包括芯体和包覆于芯体外周的包层,介质波导具有由连接器的第二端插接于第一通孔内的插入端,在介质波导的插入端,芯体具有超出包层的延伸段,延伸段的端部延伸至第二通孔内并与第二通孔的内壁间隔设置,由第二端指向第一端的方向,延伸段的端部部分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积逐渐变小。积逐渐变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号传输结构、介质波导连接结构、车辆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信号传输
,尤其涉及到一种信号传输结构、介质波导连接结构、车辆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被应用于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中,如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这些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回传至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由电子控制单元进行处理后进行相应控制。为了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通常可将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之间的信号可调制为毫米波/太赫兹波频段的电磁波,并以介质波导作为载体进行传输。具体来说,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可通过毫米波/太赫兹发射模块调制为毫米波/太赫兹波信号,调制后的毫米波/太赫兹波信号,并通过介质波导传输至毫米波/太赫兹接收模块,经接收模块解调后再传输到电子控制单元。
[0003]现有技术中,毫米波/太赫兹发射模块及接收模块与介质波导之间一般通过金属连接器连接,在连接过程中金属连接器会直接与介质波导或者介质波导芯体接触,由于介质波导的电磁场主要集中在介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金属波导及介质波导,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连接器设置有由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具有金属内壁;所述金属波导具有第二通孔,所述金属波导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介质波导包括芯体和包覆于所述芯体外周的包层,所述介质波导具有由所述连接器的第二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插入端,在所述介质波导的插入端,所述芯体具有超出所述包层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内并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间隔设置,由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所述延伸段的端部部分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结构具有第一截面和第二截面,所述第一截面位于所述包层的端部与所述延伸段的端部之间,所述第二截面位于所述连接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包层的端部之间,所述第一截面处的等效介电常数ε
eff1
与所述第二截面处的等效介电常数ε
eff2
之间满足: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为锥形结构;或者,所述延伸段包括依次远离所述包层的端部设置的均匀段和渐变段,所述渐变段为锥形结构。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连接器的一端具有第一孔段,由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逐渐增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λ0,λ0为待传输信号的工作频率的自由空间波长。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波导的端部由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具有金属表面;在所述介质波导的插入端,所述包层的端部与所述凸起朝向所述连接器的第二端的一侧接触,所述渐变段的周侧与所述凸起间隔设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波导的端部与所述凸起朝向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的一侧接触或者间隔设置。9.如权利要求7或8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环形结构。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波导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端部,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与所述凸起的内径相等。11.如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延伸段为锥形结构时,所述第一截面位于所述包层的端部与所述凸起朝向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的一侧之间;
当所述延伸段包括均匀段和渐变段时,所述第一截面位于所述包层的端部与第一平面之间,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均匀段与所述渐变段连接的一端所在的平面、以及所述凸起朝向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的一侧所在的平面中,更靠近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的平面。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结构还包括套筒,所述介质波导的插入端固定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的外壁具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套筒由所述连接器的第二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与所述连接器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金属波导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端部与所述套筒的端部抵接。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波导的外壁具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第二限位台阶与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金属波导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端部与所述包层的端部抵接。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延伸段为锥形结构时,所述第一截面位于所述第一孔段的两端之间;当所述延伸段包括均匀段和渐变段时,所述第一截面位于所述包层的端部与第二平面之间,所述第二平面为所述均匀段与所述渐变段连接的一端所在的平面、以及所述第一孔段靠近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的端部所在的平面中,更靠近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的平面。15.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波导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接触并固定连接。16.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层包括至少一个层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层结构沿远离所述芯体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包层包括一个层结构时,所述包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低于所述芯体的相对介电常数;当所述包层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层结构时,至少一个所述层结构的相对介电常数低于所述芯体的相对介电常数。18.一种介质波导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器组件、第二连接器组件和第一金属波导,其中:每个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一介质波导,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由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具有金属内壁;所述第一介质波导包括第一芯体和包覆于所述第一芯体外周的第一包层,所述第一介质波导具有由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插入端,在所述第一介质波导的插入端,所述第一芯体具有超出所述第一包层的渐变段,由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所述渐变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小;所述第一金属波导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金属波导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余李昆龙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