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缝式模式选择型传输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42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缝式模式选择型传输线,包括圆柱形介质,在所述圆柱形介质的外侧圆周面上设有金属外层,所述金属外层上设有两条沿传输方向的缝隙,所述传输线在低频处以准TEM模传输,在高频处为准TEM模和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缝式模式选择型传输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模式型金属介质波导传输线。

技术介绍

[0002]太赫兹波是频率在0.1~10 THz之间的电磁波,介于微波与红外之间,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安检、高速通信、分子光谱等领域,然而,由于太赫兹波长较长,使得现有的太赫兹光学元件体积较大,不易集成。因此,迫切地需要研发高性能的太赫兹集成器件,而小尺寸的高性能介质波导是集成器件的关键。无论是纯介质波导或介质填充的金属圆波导,都存在截止频率,工作频宽受限,尤其是低频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小尺寸双缝式的模式选择型传输线,解决小尺寸的亚太赫兹传输线在频带内存在截止频率的问题。
[0004]技术方案:一种双缝式模式选择型传输线,包括圆柱形介质,在所述圆柱形介质的外侧圆周面上设有金属外层,所述金属外层上设有两条沿传输方向的缝隙,所述传输线在低频处以准TEM模传输,在高频处为准TEM模和HE
11
模传输。
[0005]进一步的,所述缝隙的宽度小于圆柱形介质的四分之一周长,两条缝隙的圆心角小于120
°

[0006]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形介质采用低介电常数的介质材料。
[0007]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外层的材料为纯铜。
[0008]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外层金属缝隙的结构,双缝结构金属介质圆波导延展了低频极限,实现多模式金属介质波导在整个频段内的传输。该双缝型多模式金属介质波导传输线在结构上尺寸小,在性能上不存在截止频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缝式模式选择型传输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001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缝式模式选择型传输线,包括圆柱形介质1,圆柱形介质1采用低介电常数的介质材料,如聚四氟乙烯,保证整个传输线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同时所使用的介质材料损耗角正切小,为低介质损耗提供基础。
[0012]在圆柱形介质1的外侧圆周面上设有金属外层2,金属外层2的材料为纯铜。金属外层2为非完整包裹圆柱形介质1周侧,在金属外层2上设有两条沿传输方向的缝隙,缝隙的宽度小于圆柱形介质的四分之一周长,两条缝隙的圆心角小于120
°
,以确保在低频保持准TEM模式有效传输。
[0013]该双缝式模式选择型传输线在低频处传输准TEM模式,不存在截止频率;高频处除了传输TEM模式,还传输HE
11
模,传输过程中电场主要分布在介质区域,金属缝隙处有少量电场辐射。
[0014]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损耗仿真图,本实施例中,传输线的直径为3mm,工作频段可覆盖0

200 GHz,在低频处主要以准TEM模式传输,即为图3中的模式1,高频处两种模式均能传输,但模式2传输损耗更低,为HE
11
模。因此双缝型多模式金属介质波导传输线可以实现整个频段的传输。
[0015]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缝式模式选择型传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介质(1),在所述圆柱形介质(1)的外侧圆周面上设有金属外层(2),所述金属外层(2)上设有两条沿传输方向的缝隙,所述传输线在低频处以准TEM模传输,在高频处为准TEM模和HE
11
模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缝式模式选择型传输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凌燕施金刘栩徐凯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