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状态同步方法、装置及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状态同步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跨设备链路聚合组(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M
‑
LAG)是一种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机制,将一台设备通过双活方式与另外两台设备进行跨设备链路聚合,不仅增加带宽、提高链路可靠性、负载分担,还把链路可靠性从单板级提高到了设备级。例如图1所示,设备1双归接入设备2和设备3,设备2和设备3之间可以通过对等链路(peer
‑
link)通信,设备2和设备3之间也可以通过隧道通信。设备2和设备3完成M
‑
LAG设备之间的配对后,设备2和设备3分别连接设备1的端口被称为M
‑
LAG端口,又称为M
‑
LAG成员口。其中,设备2与设备1连接的端口为M
‑
LAG成员口1,设备3与设备1连接的端口为M
‑
LAG成员口2。在M
‑
LAG正常工作后,设备2和设备3之间通过peer
‑
link链路实时同步对端的信息。
[0003]当M
‑
LAG正常工作时,自设备1发往网络侧的组播、广播和未知单播(broadcast、unknown unicast and multicast,BUM)流量在设备间泛洪(如图1所示的虚线)。为了避免造成环路,可以利用单向隔离机制避免通过peer
‑ />link链路向M
‑
LAG成员口发送流量。同理,当网络侧发往设备1的BUM流量在设备间泛洪时,也可以利用单向隔离机制避免由peer
‑
link链路向M
‑
LAG成员口发送流量。其中,单向隔离机制是指,在peer
‑
link链路与M
‑
LAG成员口之间设置单方向的流量隔离,当M
‑
LAG设备收到通过peer
‑
link链路发送的BUM流量后,不会再从M
‑
LAG成员口转发出去。
[0004]当M
‑
LAG成员口故障时,网络侧不感知故障,依然可能向该故障的M
‑
LAG成员口所在的M
‑
LAG设备发送流量。该情况下,为保证流量不丢失,需要放开设备2或设备3的M
‑
LAG成员口的隔离。然而,目前在一个M
‑
LAG成员口故障后,两个M
‑
LAG设备之间需要进行M
‑
LAG成员口状态的协商,该协商过程所消耗的时长较长,影响故障收敛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状态同步方法、装置及设备,以在M
‑
LAG端口故障的情况下缩短协商过程,提高故障收敛速度以及报文转发效率。
[0006]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状态同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其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构成跨设备链路聚合组M
‑
LAG,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包括主处理器和下级处理器。当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器将感知发生的状态变化,并生成第一同步报文,该第一同步报文中包括发生状态变化的M
‑
LAG端口的状态信息。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器将第一同步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的下级处理器,该第二设备的下级处理器在接收到第一同步报文后,通过解析第一同步报文去更新第二设备的M
‑
LAG端口的隔离状态,从而确定业务报文的转发过程,提高业务报文的转发效率。即,在该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状态发生变化时,由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器以及第二设备的下级处理器进行状态同步协商,无需各自主处理器协商后再通知给对应的下级处理
器,缩短协商路径,提高业务报文的转发效率。其中,下级处理器用于协助主处理器完成其无法执行或执行效率、效果低下的处理工作。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器在感知到本地的M
‑
LAG端口状态发生变化时,也将更新自身的M
‑
LAG端口的隔离状态,以便根据更新后的隔离状态确定是否对特定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提高报文转发效率。
[0008]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的形态依赖于第一设备的形态。当第一设备仅包括一个印刷电路板时,例如盒式设备,则第一设备的主处理器和下级处理器均部署在印刷电路板上。当第一设备的包括主控板和接口板时,第一设备的主处理器部署在主控板上,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器部署在接口上。同理,当第二设备仅包括一个印刷电路板时,例如盒式设备,则第二设备的主处理器和下级处理器均部署在印刷电路板上。当第二设备的包括主控板和接口板时,第二设备的主处理器部署在主控板上,第二设备的下级处理器部署在接口上。
[0009]进一步地,当第一设备包括主控板和接口板上,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器为接口板上的中央处理器CPU、网络处理器NP或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状态发生变化可以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正常状态变化为故障状态;另一种是由故障状态恢复为正常状态。当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状态由正常状态变化为故障状态时,第一同步报文包括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故障信息,从而使得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同步报文后可以获知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处于故障状态,进而更新本地M
‑
LAG端口的隔离状态。当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状态由故障状态恢复为正常状态时,则第一同步报文包括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正常信息,从而使得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同步报文后可以获知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恢复正常,进而更新本地M
‑
LAG端口的隔离状态。
[0011]当第二设备的M
‑
LAG端口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第二设备的下级处理器在感知到本地的M
‑
LAG端口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也可以生成状态同步报文,即第二同步报文,并向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器发送第二同步报文。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器在接收到第二同步报文后,根据第二同步报文更新本地M
‑
LAG端口的隔离状态,进而在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转发的业务报文时,根据该M
‑
LAG端口的隔离状态来确定是否对该业务报文进行转发。即,在第二设备的M
‑
LAG端口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无需第二设备的主处理器和第一设备的主处理器参与协商,直接由两个设备的下级处理器直接协商并更新M
‑
LAG端口的隔离状态,提高协商速度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状态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属于同一个跨设备链路聚合组M
‑
LAG,所述第一设备包括主处理器和下级处理器,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器生成第一同步报文,所述第一同步报文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状态信息;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同步报文,以使得所述第二设备的下级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报文更新所述第二设备的M
‑
LAG端口的隔离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器更新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隔离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仅包括一个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设备的主处理器和下级处理器均部署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包括主控板和接口板,所述第一设备的主处理器部署在所述主控板上,所述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器部署在所述接口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器为所述接口板上的中央处理器CPU、网络处理器NP或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6.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状态发生变化为由正常状态变化为故障状态,所述第一同步报文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故障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状态发生变化为由故障状态变化为正常状态,所述第一同步报文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正常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1
‑
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二设备的下级处理器发送的第二同步报文,所述第二同步报文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M
‑
LAG端口的状态信息,所述第二同步报文由所述第二设备的下级处理器在所述第二设备的M
‑
LAG端口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生成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同步报文更新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隔离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路径与所述第二设备通信,所述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同步报文更新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隔离状态,包括:在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处于正常状态且所述第二设备的M
‑
LAG端口处于故障状态时,所述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器删除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隔离规则;或者,在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和所述第二设备的M
‑
LAG端口均处于正常状态,或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处于故障状态时,所述第一设备的下级处理器下发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隔离规则;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隔离规则包括不向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转发通过所述第一路径接收的报文。9.一种状态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
备属于同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M
‑
LAG,所述第一设备包括主处理器和所述装置,所述第二设备包括主处理器和下级处理器,所述装置包括: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生成第一同步报文,所述第一同步报文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状态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同步报文,以使得所述第二设备的下级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报文更新所述第二设备的M
‑
LAG端口的隔离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更新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的M
‑
LAG端口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更新所述第一设备的M
‑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