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用玻璃纤维复合聚碳酸酯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打印丝材技术

技术编号:373514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复合的3D打印用聚碳酸酯改性材料及其打印丝材。所述聚碳酸酯改性材料包括65~80份聚碳酸酯、20~35份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和1~30份玻璃纤维共聚物,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得到聚碳酸酯共混改性料,后经单螺杆挤出拉丝设备制备得到可用于3D打印的丝材。所述聚碳酸酯改性材料在3D打印喷头温度220~270℃、底板温度70~110℃条件下样条的翘曲曲率小于0.85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用玻璃纤维复合聚碳酸酯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打印丝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用玻璃纤维复合聚碳酸酯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打印丝材。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快速成型加工技术,可以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代表(王毓彤,章俊,司玲等,3D打印成型材料[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D打印技术应用广泛,包括工业、民用、航空、军事、医疗等领域,被称为“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具有制造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的优势,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满足不断增强的个性化需求。
[0003]3D打印技术发展到现在,技术最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五种工艺技术,包括立体光刻(Stereo LithographyApparatus,SLA)、叠层实体制造(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LOM)、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复合聚碳酸脂改性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1)65~80份聚碳酸脂,优选65~75份聚碳酸脂;(2)20~35份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优选25~35份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3)1~30份玻璃纤维,优选5~20份玻璃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碳酸脂选自脂肪族聚碳酸脂、脂环族聚碳酸脂、芳香族聚碳酸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选自芳香族聚碳酸脂,更优选为双酚A型聚碳酸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为线性的、或者带有支链的共聚酯,优选地,所述的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分子链段中含有脂肪族二元醇、脂肪族二元酸、脂肪族二酸酐、脂肪族二酰卤、脂肪族二酰酯中的至少一种和芳香族二元酸、芳香族二酸酐、芳香族二酰卤、芳香族二酰酯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选自聚对苯二甲酸

co

草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

co

丙二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

co

丁二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

co

戊二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

co

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

co

辛二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

co

草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

co

丙二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

co

丁二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

co

戊二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

co

己二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

co

辛二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

co

癸二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

co

草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

co

丙二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

co

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

co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铮王洪学白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