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喉快速接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09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喷喉快速接嘴,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接嘴本体、喷喉连接空腔、开口槽及定位凹位构成,其中,在接嘴本体上设有喷喉连接空腔及开口槽,在开口槽的尾端一侧设有供喷喉上的小圆柱顶位的定位凹位。(*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线路板电镀设备中的一个组件,涉及一种喷喉快速接嘴
技术介绍
一般的塑胶喷喉(包括PVC、PP、CPVC、PE、PVDF材质制作的喷喉)通常都会用胶水或烧焊等连接方法直接地跟牙嘴或枢结等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造成安装、拆卸和清洗喷喉时费时费力,加大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维修喷喉也很不方便。理论上,在套紧喷喉后,喷孔应垂直对准如线路板的电镀元件,但以牙嘴连接的形式,往往因收牙嘴时的松紧不一致,造成喷喉的角度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人积多年从事本领域工作的经验,经不断的设计改进,反复研究论证,终得本技术的产生;本技术提供一种喷喉快速接嘴。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喉快速接嘴,其主要由接嘴本体、喷喉连接空腔、开口槽及定位凹位构成,其中,在接嘴本体上设有喷喉连接空腔及开口槽,在开口槽的尾端一侧设有供喷喉上的小圆柱顶位的定位凹位。在接嘴本体上的喷喉连接空腔的端头位置还设有防漏胶圈。上述开口槽为L形。一种与上述喷喉快速接嘴连接的喷喉,其上有很多喷孔,喷孔和喷喉的空腔连通,在喷喉的尾端设有尾盖连接于喷喉的尾端,在喷喉上还设有连接接嘴的小圆柱。本技术达到的效果和具有的优点1、可以快捷安装和拆卸清洗喷喉,方便进行维修。2、节约了安装和拆卸清洗喷喉的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3、在安装的喷喉时,使用本技术安装角度容易控制,可避免维修人员拆卸清洗后重新安装时安装角度发生改变的情沉。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喷喉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用于图1所示的喷喉上,如图1所示,喷喉1上有很多喷孔2,喷孔2和喷喉1的空腔连通,在喷喉1的尾端设有尾盖3连接于喷喉1的尾端,在喷喉1上还设有连接接嘴的小圆柱4。通过小圆柱4和本技术喷喉快速接嘴连接和定位。如图2、3所示,本技术喷喉快速接嘴主要由接嘴本体21、喷喉连接空腔22、开口槽23及定位凹位24构成,其中,在接嘴本体21上设有喷喉连接空腔22及开口槽23,开口槽23为L形,连接时喷喉上的小圆柱可以沿L形开口槽23移动,在开口槽23的尾端一侧设有供喷喉上的小圆柱顶位的定位凹位24,在接嘴本体21上的喷喉连接空腔22的头端位置26还设有防漏胶圈25;防漏胶圈25的作用是防止使用时管内药液的流出。使用时,本技术喷喉快速接嘴头端位置26和一般的方盒式总喉连接,并以預设的角度固定在总喉上,而尾端则与喷喉连接,连接时,喷候向本技术喷喉快速接嘴内部深入,然后再旋转一角度再向左拉,喷喉上的小圆柱会定位在接嘴的顶位凹位上。综上所述,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喷喉快速接嘴,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接嘴本体、喷喉连接空腔、开口槽及定位凹位构成,其中,在接嘴本体上设有喷喉连接空腔及开口槽,在开口槽的尾端一侧设有供喷喉上的小圆柱顶位的定位凹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喉快速接嘴,其特征在于在接嘴本体上的喷喉连接空腔的端头位置还设有防漏胶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喉快速接嘴,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口槽为L形。4.一种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喉快速接嘴连接的喷喉,其特征在于喷喉上有很多喷孔,喷孔和喷喉的空腔连通,在喷喉的尾端设有尾盖连接于喷喉的尾端,在喷喉上还设有连接接嘴的小圆柱。专利摘要一种喷喉快速接嘴,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接嘴本体、喷喉连接空腔、开口槽及定位凹位构成,其中,在接嘴本体上设有喷喉连接空腔及开口槽,在开口槽的尾端一侧设有供喷喉上的小圆柱顶位的定位凹位;本技术安装拆卸方便,定位准确,使用时减少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H05K3/10GK2659555SQ20032012796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7日专利技术者魏家辉 申请人:宝龙自动机械(深圳)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家辉
申请(专利权)人:宝龙自动机械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